分享

《针灸真髓》第一回见习笔记之二:泽田派的要穴

 霏嫣@ 2018-09-17


泽田派的要穴

 

第一回见习时,将先生常用要穴统计分类,记入笔记簿。其中主治的记载,尚未完备,为了保存真相,大体均依当年笔记的原来形式。


身柱  (常用灸穴,与肩胛骨内上角等高。参阅第2图。)小孩之第三椎。

[主治]  肺之要穴。治长年头痛、眩晕、喘息、癫痫、小儿疳病、大肠突出。

 

肝俞  (灸的时候很多,但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灸。部位在在第九椎下两旁一寸五分。参阅图2。)

[主治] 肝脏要穴。灸此穴可使身本健旺,治失眠、神经衰弱、眼病、颜色苍白等。

脾俞  (大都取为灸穴,在第十一椎下两旁一寸五分。参阅图2。)

[主治]  此为脾脏要穴,兼胃之要穴。(脾为胃之本。)

脾肾是易于致病之处,现代医生不大重视,古时医生则非常重视。脾肾如有疾病,肝脏也要被波及的,会成为记忆力减退、精神颓丧的人。脾是司理意和智的,有“智慧袋”之称。

三焦俞  (是重要的穴位, 但不是人人都用的,在第十三椎下两旁一寸五分处,灸时伏卧。参阅图2。)

[主治]  此为三焦的要穴,主治因乳糜管所致之疾病,使乳糜管流通。患糖尿病时取用。

泽田先生说:“从前对三焦的解释,诸说纷歧,不易了解。根据我的研究,认为三焦与乳糜管有关。下焦是小肠的乳糜管,乳糜管如流通不畅,即会淤血,而发生血病,所以治理血

道,耍灸左手阳池和腹部中脘,使下焦调和,乳糜管自然畅通。血行不畅的人,因下焦阻滞,会患左肩凝症。左肩凝时,  取阳池、中脘,因中脘和乳相连,与乳的出向有关,下焦调和,乳即易出,带下亦可停止,因为带下也是由于乳糜管的停滞。中脘处有中焦府,胰脏亦名中焦府,发生变调时,即起糖尿病,主要是调和中焦府,须灸中脘、阳池及三焦俞,使三焦调和,这是很重要的。”

肾俞  (差不多的人都要灸此穴,是最重要的穴, 在第十四椎下两旁一寸五分处。参阅图2。灸时伏卧。)

 [主治]  此为肾脏要穴。肾脏有病时,会缺乏精力(中医称心脏、肾脏为精神),古时非常重视。

肾脏病的征侯,立即会在皮肤上显现,尤其是面色会变黑,而且生白色斑点,灸肾俞后,斑点即会消失,有惊人的疗效。

    次髎  (差不多的人都要灸此穴。在第二骶骨孔,肠骨后上棘内下方三分处。参阅图2。)

    [主治]  妇人病 、男子生殖器病、关节炎、偻麻质斯。

    次髎是膀胱经的经穴,故与后头部凝症有关。后头部天柱附近发凝时,针次髎立即可以活动。但是经络确是微妙的。有时常灸次髎,反会影响到后头部一侧发凝。——先生医治后头部凝症,即取此穴针治。


中脘  ( 常用灸穴,小孩则以不灸为宜,在鸠尾与神阙之中央。参阅图3。)

    [主治]  此为胃肠病及子宫病之要穴。胃痉挛、胃加答儿、胃下垂,均须灸此穴。子宫前后屈、子宫左屈、疝癪,均宜灸此穴;与手阳池同灸(阳池穴,参阅第4图)。

胃扩张、胃下垂、子宫后屈,灸中脘即愈。疝气和疝癪是由于乳糜管停滞诸病所引起的,腹中肠结,不能自由转动。——先生即名之为疝气、疝癪。

气海  (常用穴,但并非人人需用,在脐下一寸五分,参阅图3。又名丹田,是原气之海,故名气海。)

[主治]  此为肠疾患之要穴。腹膜炎也可取用,是治阑尾炎的名穴。治阑尾炎时,此穴灸二、三十壮,阑尾部的疼痛即可消散。


阳池  (常用灸穴,也有不用的时候,多用左手阳池。部位在腕关节横纹中央。参阅图4。)

[主治]  此为调整下焦的要穴,又为治子宫左屈之妙穴(与中脘同灸)。能使乳糜管流通,治子宫痉挛、睾丸炎、疝癪、小儿疳病等。灸左阳池和中脘后,则左直腹肌之挛缩弛缓。虽原感压痛之处仍有压痛之感,但灸后立即有显效,诚为灵妙。此穴能治子宫左屈之理由即在此,能很巧妙的使左腹直肌的痉挛立即弛缓,腰痛立止,所以能治子宫左屈。


曲池  (常用灸穴。在肘关节横纹外端,此横纹外端有时出现两个,取对着肘尖外端的一个。参阅图5。)

[主治]  此为皮肤病、预防化脓及眼病要穴。灸此穴可使眼目明亮。此穴对各种病症均可取作全体治疗的调节配穴。

足三里 (此为常用的灸穴,只有胃酸过多的人不宜用。握着笔管向上移至胫骨前面之角,在停止地位约外一寸距离的筋中,试以指掐之,则足甲有震动的反响处。参阅图6。)

[主治] 此为胃病要穴。古书上也说:“肚腹三里求”,为去胃热及鼻病的要穴。灸此穴可通鼻塞,治鼻管干燥,明目,愈头痛。古人常说:“不灸足三里,勿为旅人,”故为健足灸,也治脚气。古时又称之为长寿灸。民间称为八日灸,即月初灸一次,每隔八日再灸一次。


太溪 (常用灸穴。在足内踝前下五分处,当内踝下部和舟状骨结节下部连结线的中央部,即一般针灸书上所说的照海穴处,是泽田先生的独创穴。参阅图7。)

[主治] 此为肾脏要穴。治喉痛、扁桃腺炎、中耳炎、喘息、妇人病等。

心俞 (不多用,在第五椎下两旁一寸五分处。参阅图2。)

[主治] 此为心脏要穴。有心脏病的人,因心华外显,所以面色发红。心为
藏神之所。强度的神经衰弱症,灸心俞有效。

手三里 (用于特殊情况下,在曲池下二寸肌肉陷中。参阅图5。)

[主治] 此为颜面神经麻痹之要穴,也是疖、疔、痈的要穴。初灸觉热的要灸到觉热止,初灸不觉热的要灸到觉热止。多灸几壮,没有化脓的可以消散;将化脓的可以早化脓,好得快些。治痈时,与养老同灸,更易收效(养老是小肠经的郄穴)。

孔最 (用于特殊情况下,在前臂前面桡侧,尺泽下二寸,与手三里隔肌相对,是泽田先生的独创穴。参阅图8。)

[主治] 此为痔疾要穴,能治痔痛。


二间 (食指第一第二节关节部横纹内角屈指取穴。参阅图9。)

  [主治] 此为小儿疳疾要穴(与身柱同用或加隐白),也治眼之麦粒肿。

臑俞 (腋窝横纹后端与肩峰突起后侧的中央,横纹直上约一寸处,是泽田先生的独创穴。参阅图2。)

[主治] 此为血压亢进之要穴,为治后头部凝重、寿命痛(即老年肩背痛——译者)、肩胛关节炎的名穴。

筋缩 (在第九椎下,肝俞中央。参阅图2。)

[主治] 此为不眠症、神经衰弱之要穴,治头痛气急。因为能缓解筋的紧缩,故名筋缩。也是治颜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脑溢血后之半身不遂等症的要穴。

天髎 (常用穴,在肩胛骨内上隅之上五分处。参阅图2,)

[主治] 此为血压亢进之要穴,治肩凝、头痛、头重。

肺俞 (不大用,在身柱两旁一寸五分处。参阅图2。)

[主治] 此为肺之要穴,与大肠相连。患肺结核、喘息和易感冒的人,宜灸此穴及风门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