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战地服务团作者:沙飞

 田舍子 2018-09-17

西北战地服务团

 (2017-01-05 16:32:25)
标签: 

转载

分类: 晋察冀军区
原文地址:西北战地服务团作者:沙飞

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1937年8月19日创建于延安,著名作家丁玲为主任,作家吴奚如等为副主任,以抗日军政大学四大队部分学员为骨干组成。

1938年底,西战团根据中央指示,由副主任周巍峙带队,从延安出发,在一二○师掩护下突破敌军层层封锁,历时44天,于1939年1月辗转来到抗日最前线——晋察冀边区。随着工作任务加重,西战团不断扩大,1940年底达到200多人,机构也有了很大变动,由过去单纯的文艺宣传组织扩建为包括军事、组训、出版、宣传、演出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团体。

1940年演出根据高尔基小说改编的大型话剧《母亲》剧照。右:丁里饰儿子伯惠尔,中:崔嵬饰父亲米哈依尔,左:胡朋饰母亲米哈洛夫娜。

1939年上半年,西战团一直活跃在平山、五台及保定的阜平、曲阳、唐县、易县、完县、涞水一带,深入到区、乡、村、部队、机关、学校进行文艺演出。5月份,在易县为大龙华战斗中负伤的伤病员演出了3场晚会,李劫夫还创作了歌曲《我们的铁骑兵》。在边区首届艺术节上,西战团与联大文工团、抗敌剧社联合演出了根据高尔基小说改编的大型话剧《母亲》,受到热烈欢迎。1939年冬,日军开始对边区进行冬季“扫荡”,西战团根据敌情的变化,化整为零,分成了3个大队,深入到易县、完县、曲阳等地,帮助地方开展对敌斗争和文艺活动。

西战团来到晋察冀,正是边区处在最艰苦的时期,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粮食紧缺,团员就以树叶糠菜充饥;没有棉衣就咬紧牙关坚持;没有演出用的化妆品就用锅灰掺颜料自己配制;没有乐器,他们自己制作了小提琴、月琴、三角琴等。生活上的困难,丝毫没有动摇西战团

为边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广泛开展宣传演出活动,与边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0年5月至年底,西战团工作重点转移到有计划地进行边区文化干部的组训工作上来,帮助各地组织脱产与不脱产的地方剧团开展活动,帮助政权机关和群众团体建立业余宣传队,

文艺学院的教学活动推动了根据地农村的文化建设。图为某村举办的儿童歌咏比赛。

到乡村建立广泛的、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组织,如救亡室、娱乐小组、歌唱队、戏剧小组、文艺小组等,使之能独立开展文艺宣传活动。

期间,西战团圆满完成了两期“乡艺”的学习和训练,第一期在唐县业里村,第二期在完县北神南村,共训练培养乡艺干部700多人。这些“乡艺”学员回去后,都成了所在文艺组织中的骨干或组织领导者。仅据完县的统计:“乡艺”学员成为村剧团领导的有18人;成为戏剧站领导的有11人;成为联合戏剧站领导的有5人;成为县戏剧分站领导的1人。1941年春节期间,边区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文娱活动,有2000多个村剧团参加了县、区的文艺竞赛,涌现了上百个模范村剧团,参加了乡艺训练班的学员在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5月,西战团返回延安,同年10月撤销。西战团在7年战斗历程中,演出300余场,帮助学校、部队、剧团排戏945次,教学讲课600余次,创作曲艺作品50个、歌曲500首,组织村剧团宣传队540个,组织戏剧站76个,组织歌咏队、乐队76个,写诗1154首、通讯187篇、小说30篇、论文290篇、歌谣80首,讲授写作知识55次,创作各种绘画作品500余幅,讲授美术知识700余次,举办展览15次,出版剧本60部,出版《歌创造》、《诗建设》、《战地》、《诗与画》等刊物共107期。西战团在边区广泛建立文化文艺组织,对传统戏剧进行改革创新,掀起街头诗运动,对边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