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文华:蓝衫团与苏区文艺建设的繁荣

 梦想童年594 2021-06-18

蓝衫团与苏区文艺建设的繁荣

■黄文华

蓝衫团是苏区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创办的唯一戏剧社团组织。其创办及运营,尽管如“昙花一现”,但其艺术活动也如流星在中国革命文艺发展史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并呈现主题突出,旗帜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果丰硕,社会效益上乘等艺术特征。它不仅生产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真正成了苏区革命的“战斗号角”,有些至今还响遍祖国南北,而且为苏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骨干人才,尤其为苏区文艺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今天文艺社团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值得今人好好珍惜和学习。

[关键词]蓝衫团;戏剧社团组织;苏区文艺;文艺繁荣

黄文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江西赣州 341000)

苏区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根据地政权建立的同时,也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真可谓是“百业俱举”。而作为苏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苏区文艺,正如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所指出,因其是“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的重要工具,从一开始就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因而也获得了快速地成长发展。蓝衫团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个苏区文艺团体。

由于当时革命斗争残酷等原因,致使蓝衫团成立存在发展的时间不到两年,但“从有关资料记载和苏区至今健在的老红军、老演员回忆,我们现在记录下来的节目,大多数都是当时蓝衫团所演出的歌舞节目”①,所以,尽管它称不上是苏区文艺的“半壁江山”,但是苏区文艺的重要“一翼”当不为过。因为它不仅作为苏区歌舞的 “顶梁柱”而对苏区文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更在苏区革命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今天的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就此作一简单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蓝衫团及其活动

蓝衫团正式创建于1933年4月4日。

1931年秋,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30万大军的第三次“围剿”,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文艺宣传活动空前活跃。1931年11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当年底,苏区第一个正式剧团——“八一剧团”成立,这标志着苏区文艺活动由业余走向专业,由初创走向全面繁荣发展。1932年9月,在“八一剧团”的基础上,全苏性质的“工农剧社”正式成立。接着,各部队、地方先后纷纷成立了分社和支社。而作为“工农剧社”属下最重要的蓝衫团和蓝衫团学校,于1933年4月4日正式开学的同时,也宣告它们正式成立。[1]

蓝衫团,主要是因为演员演出时每人身穿蓝布衫(上襟缝有一块三角旗状、外红内白的夹层布,红色代表革命人物,翻出白色的一面代表反动人物),头戴一顶中间镶嵌红五角星的蓝布帽而得名。也是因袭苏联的称呼。正因此,1934年根据瞿秋白同志的建议,蓝衫团更名为苏维埃剧团,蓝衫团学校改名为高尔基戏剧学校。后者不仅是中央苏区唯一的戏剧学校,也是我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首所艺术学校。

蓝衫团成立的同时,就积极践行“提高工农劳苦群众政治和文化水平,宣传鼓动和动员起来积极参加民族革命战争,深入土地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建立苏维埃新中国,激发群众革命的热情,介绍并发扬过去无产阶级的艺术”的宗旨,主动担当“组织各地晚会,培养苏区普罗戏剧干部,尤其是担负起敌后的宣传鼓励,充分运用活动的宣传工具,来深入我们的政治影响……”的任务,公开宣称“我们是工农革命的战士,艺术是我们的武器,为苏维埃而斗争”。正因此,尽管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残酷,随时都有牺牲生命的危险,但演员们个个视死如归频繁地深入到根据地各地演出,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剧团的“战斗号角”作用。[2]

比如,蓝衫团成立不久,即同年“五一”前夕,便受工农剧社的派遣,“出发博生、兴国、于都等地举行公演,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爱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蓝衫团在这次旅行的流动公演中,已经把普罗戏剧的火星散在各地了”②。

6月25日,蓝衫团学生在瑞金壬田老虎塘冈上举行的有六、七千人参加的庆祝瑞金师成立大会上表演的《海军舞》等节目,“都获得了观众热烈的喝彩和掌声”③。

7月30日,工农剧社举行纪念“八一”晚会,蓝衫团成了当然的演出单位,观众人山人海,“没有票的只有望洋兴叹了”④。

9月,蓝衫团奉命为江西省第二次党代会演出《巩固苏维埃》等节目,受到与会领导的接见。

12月23日,蓝衫团为兴国县教育部文化教育建设大会表演了新剧,“来庆祝这个大会的成功”⑤。

翌年1月22日,蓝衫团学生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开幕当晚演出了《国际歌舞》等节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特别是“三大赤色跳舞明星李伯钊、刘月华、石联星的《村女舞》,他们为着庆祝二苏大会的开幕,表演极为精彩,……再加上美丽的背景更为出色”⑥此类晚会在此会议期间就组织了七、八次,并且每次都获得数千名观众喝彩。

1934年春天,李伯钊亲自率领由蓝衫团改名后的中央苏维埃剧团赴赣南的梅冈、西江、洛口、社埠、朱兰埠、会昌、踏冈、武阳等地,创作、表演了《小脚妇女积极参加生产》等多部歌舞和戏剧,真实反映了苏区生产运动的矛盾和斗争,调动群众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劳动,努力支援前线,军民同心齐力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等等。

由此可见,蓝衫团成立后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这主要是当时苏区革命迫切需要它成为“战斗号角”,还因它是苏区戏剧人才和文艺骨干培养最主要的实习基地。正因蓝衫团既是剧团又是学校的“双重身份”,所以它在成立时便从红军大学抽调了一大批有创作才能、能歌善舞的艺术人才,如沈工庚、石联星、沙可夫、崔音波、刘月华、“施家四姐妹”(施月英、施月娥、施月霞、施月仙)等任专职教员。[3]

从现有的资料看,蓝衫团学校的教学活动还是很正规的。首先是办学思路清晰。校长李伯钊借鉴苏联的办学经验,结合苏区斗争的工作实际,明确提出蓝衫团学校的办学思路是:让学员掌握戏剧运动及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常识,有组织地分配到各地的俱乐部、剧社、剧团去实习,组织研究会,培养学员创造性;学习时间4个月,实习时间还可适当增加。前一个月学习唱歌、舞蹈、活报、文字课和政治,后三个月学习俱乐部问题、戏剧理论等;坚持课外教育,每天早晚练习唱歌、跳舞和军事操,参加群众工作及各种突击运动。[4]

其次,办学原则鲜明坚定。在李伯钊的倡导下,蓝衫团学校教学始终坚持艺术常识普及教学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艺术创作教育与革命现实需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习演出相结合的“教学三原则”。因此,在紧张有序认真教学的同时,还经常排演活报剧、小话剧、歌舞节目而作为实习演出,真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说到蓝衫团学校的教学,校长李伯钊曾发表的《蓝衫团学校学生生活片段》等文章,真实地记录了学生们感人的学习场景:只要上课铃声一响,大家争先恐后奔向教室,听课非常认真,上课没有一点嘈杂声,只要教员一声口令:“排活报”,马上一片清脆生动的歌声。在明月当空的晚上,他们就利用月光在草场上练习白天学习的歌舞课程。在化妆室的镜子前,常常有学生呆呆地在那里出神,用尽他们的智慧在练习面部表情。

当时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但没有教室,他们就在破庙里上课;没有排练场地,就在空坪上练习;没有道具,就自己制作;没有教材,就老师自己编写;演出服装就自备一套蓝衫;所用的剧本,几乎都是李伯钊校长和老师们“信手拈来”创作的红色题材;专职老师缺乏,红军中具有“艺术天赋”或一技之长者都自告奋勇做“义务教员,如沙科夫、胡底、钱壮飞等。整个教学工作,真的是因地制宜,群策群力,热火朝天。[5]

再次,教学质量好,成果明显。如蓝衫团(学校)成立不久,即1933年八一建军节,蓝衫剧团在一方面军的运动和游艺赛大会上,演出了《战斗的夏天》等作品。当时在一军团政治部工作的童小鹏看了演出后在日记上写道:“由千里而来前方的苏区工农剧社'蓝衫团’表演《查田运动》的新剧,剧情复杂曲折,人物逼真,演得绘声绘色……剧中的富农婆因暗中破坏查田,用毒药毒死贫农的牛,装好装歹,更使观众看得恨不得要咽其肉。”作为话剧来说,可说是人物刻画表演达到了入木三分的艺术水平,这在当时环境下是很不容易的。

又如,在1933年9月14日蓝衫团学校第一期学员毕业晚会上,师生表演了歌舞和话剧,“每个节目中都表示出蓝衫团学生有了新的成就……表演技术也相当纯熟”⑦。这足可证明蓝衫团学校的教学质量好。

与此同时,据当时的《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等报道、介绍,蓝衫团(学校)创作演出的节目丰富多彩,可以连演三个晚上也不重复。因此,蓝衫团(学校)的办学成果也可谓是丰硕的,至少是“丰年”。这在当时,实属不易,更有“革命战斗意义”!

二、蓝衫团文艺活动的主要特征

其一,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效益好。

蓝衫团的文艺活动,主要包括文艺(作品)创作、文艺(知识)教学、文艺作品排演(排练和演出)三方面,而且这三方面互为关联,连成一条线,即真正实现了“流水线生产”,不像现在许多文艺产品的生产,多是创作、排演、教学相对独立承担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文艺产品的生产周期,也更有利于在排演实践中及时发现理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修改完善。归根结底是在有利于提高艺术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固然这与当时苏区革命形势对苏区文艺生产的客观要求休戚相关,但艺术产品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效益好,也自然而然地成了蓝衫团艺术产品生产的重要特色。

其二,主题突出,旗帜鲜明。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蓝衫团成立的宗旨方面,也在“我们是工农革命的战士,艺术是我们的武器,为苏维埃而斗争”的庄严宣告中得到了充分张扬,更通过其丰硕而频繁的艺术创作表演活动所产生的“战斗号角”威力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证。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来细细品味蓝衫团当时创作表演的节目,我们都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都是直奔“鼓舞民众闹革命,勇往直前求翻身,头可断来血可流,甘为胜利垫脚路”的革命主题,而毫无“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韵味,也无“情意绵绵”之作。其导向十分鲜明,没有一点藏着掖着,或模棱两可,也无含蓄之迹,观众看了,往往一清二楚,但又不是一览无余,而是让人激情澎湃思绪万千的火热情感,结果是真正起到了“启迪革命思想,激励革命行动”的教育作用。[6]

其三,艺术产品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灵活多样。

蓝衫团(学校)的艺术产品(节目),总的来说,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苏区革命战士的战斗生活和扩充红军等革命队伍的建设发展情况,还真实地反映了苏区人民耘田、收割、砍柴、挑担等日常普通的劳动场景和尽力支援红军闹革命等军民团结一条心的情况。

诸如,有表现战士操练、演习等生活的《马刀舞》《军事演习舞》《海军舞》《我——红军》等,反映工人斗争的《工人舞》等,反映农民积极生产的《农民舞》等,弘扬民众团结战斗的《国际歌舞》《团结舞》等,高歌扩大红军的《扩大红军》《送郎当红军》《武装上前线》等和苏区人民积极生产支援红军的《劳动舞》《大生产舞》等,以及反映妇女、儿童的《村女舞》《儿童舞》和揭露坏人坏事的《惰工嫂不努力耕田》《奸商富农破坏苏维埃经济》《不识字的害处》《上了他们的当》,等等。总之是节目内容几乎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因而内容实在又丰富,在深得战士们喜欢的同时,也广受劳动人民群众的欢迎。

不仅如此,蓝衫团的艺术节目广受苏区革命战士和劳动人民群众欢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虽然歌舞是蓝衫团演出的“主导节目”,但它也创作表演了大量的小话剧、小歌剧、活报剧、说唱音乐、歌唱表演,尤其是对兴国山歌进行了大胆的推陈出新,使不少红歌不仅当时响遍苏区大地,至今仍是流传于大江南北的“响亮节目”。

当然,最著名的还数《海军舞》《新海军舞》《军事演习舞》《耘田花鼓》《葡萄仙子》《可怜的秋香》《庆祝红军胜利》《工农团结起来》《台湾草裙舞》《黑人舞》,以及每场必演的《国际歌舞》和反映苏区查田运动的话剧《战斗的夏天》等节目,因此也可看出,歌舞节目始终都是蓝衫团的“主食”,这与它是中央苏区唯一的戏剧学校也不无关系。

其四,演出活动频繁,演员阵容强大。

从前面介绍蓝衫团的文艺活动情况可知,仅在它成立的同年,就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演出活动,有时还要天天演,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连轴转”。这在现在的文艺团体演出生涯中,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对当时蓝衫团的艺术创作演出而言,又是最真实的写照。

不仅如此,因蓝衫团植根于赣南客家人聚集地,而客家人又擅长吹、唱、拉、打等艺术,同时他们又是饱受饥寒交迫而勇于“揭竿而起”的“反民”,并早早成了苏区革命队伍中的战士。这样,客家民间艺人也就成了蓝衫团演员队伍中的主体,而且他们大都是来自本地的工人、农民,少数是手工业者,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有着天然而又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大都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主要是拜师学艺而成者。所以,蓝衫团往往可以根据演出任务的多少,征调选调演员数量。正因演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蓝衫团可谓是演员阵容强大。

其五,艺术成果丰硕,演出区域甚广,社会影响大而好。

据现有的有关资料看,尽管蓝衫团成立活动时间不到两年,但前后创作演出的节目 (作品),种类繁多,共有一百多个,这在同类剧团的创作演出史上是罕见的。如此丰硕的艺术成果,既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蓝衫团所有演员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更充分彰显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政治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而这,也是更重要的“艺术成果”。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靠着这种“艺术成果”,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最终彻底地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 “三座大山”,而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由于革命任务的需要,蓝衫团还经常深入苏区各个战场、乡村、街道等地演出,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很多地方成立的蓝衫团分社还成为当地乡苏维埃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并在自觉承担起宣传任务、文艺尖兵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自卫队的使命。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苏区根据地的各个角落,让红色文艺尽可能地占领苏区人民的头脑,装进苏区人民的心里,使苏区革命的种子真正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使“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火”。正因此,蓝衫团的艺术活动区域不仅非常广大,而且演出成效十分显著,真正起到了“打击敌人,鼓舞士气,唤醒民众,壮大力量(队伍)”的作用。换句话说,蓝衫团的艺术活动,不仅社会影响大,而且社会影响好。也就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三、蓝衫团对苏区文艺建设繁荣的影响

正因为蓝衫团是中央苏区唯一的戏剧学校,其文艺活动承载着苏区精神所以蓝衫团的成立发展,对苏区文艺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

蓝衫团演出的节目,戏剧有《建立苏维埃》《打土豪》《暴动前夜》《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不开小差》《肃清反革命》《送郎参军》《兴国模范师》《优待红军家属》《赤卫队真正好》《红军是亲人》《粉碎敌人乌龟壳》《志愿当红军》《土地还家》,歌舞有《国际歌舞》《老海军舞》《新海军舞》《军事演习歌》《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农民舞》《妇女翻身歌》《马刀舞》《团结舞》《可怜的民众》《大生产舞》《新小放牛》《三只蝴蝶》《蜜蜂做工》《竹片歌》,等等。[7]

还有丰富的民歌、小调。如《各地建立苏维埃》《拥护全苏代表会》《山歌唱来句句真》《十二月革命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十送我郎去当兵》《同志哥和同志嫂》《欢送兴国师出发》等。据不完全统计,仅山歌就有一百多首。有些山歌如《送郎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苏区干部好作风》等,不仅当时响遍了整个苏区,至今也唱遍了祖国南北,成了经久不衰的歌曲“名牌”。[8]

在当时,这些山歌像阳光一样照亮人民前进的道路,似利剑一样插进敌人的胸膛,如泉水一样洗净人们的心灵,如美酒一样陶醉人们的心神。一句话,它点燃了人民的信念,树立了人民的理想,撑起了人民的旗帜,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9]

(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

蓝衫团成立后,受当时革命形势、办学条件和办学时间极短等影响,尽管前后只从地方、红军队伍中选拔(调)了为数不多的“艺术苗子”(实是工农青年和红军战士)来蓝衫团学校参加培训学习,但因学员们个个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虽然他们经常是野菜充饥,天地当床,溪水冲脸,古庙为(教)室,枪林弹雨为伴,木炭代墨,红纸代(胭)脂,被单为幕(布),但学员的学习热情还是胜似火炉高涨不息,常常是只要上课铃声一响,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奔向教室,生怕失去每一节,甚至每一次极短暂的听课机会,所以听课时大家都是尽量凝神屏气,不发出一点嘈声,只准教员的讲课声撞击着自己的心灵,加之教员倾囊而教,恨不得把自己的才艺全部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并没有一点师者的架子,主张平等,倡导民主,强调相互学习,所以同学们进步都迅速,毕业后大都很快成了苏区工农剧社、苏维埃剧团、文艺宣传队和各级俱乐部的文艺骨干。其中,不少学员还成长为苏区文艺界的领导干部,为苏区“红色戏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0]

总之,蓝衫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所文艺学校,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建设发展培养了首批最宝贵的艺术人才。

(三)促进了苏区文艺的发展繁荣,丰富了红军战士和苏区人民的文艺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精神文明都反馈出了这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它俩都属于社会主义精神层面。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发源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阵地。进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要过程,要加强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和相互发展的作用。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在进行文明建设的同时它也会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价值,只有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才能得以不断完善和建设〔3〕。

这从当时《红色中华》等革命宣传刊物的“都获得了观众热烈的喝彩和掌声”、“没有票的都望洋兴叹了”、“没有走掉一个”、“戏扮(演)得蛮好”、“大大兴奋了全体队员上前线的情绪”等报道,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蓝衫团文艺演出的那种火热场面,尤其是蓝衫团艺术演出对促进苏区文艺发展繁荣所作出的真实贡献。[11]

注释:

①《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赣南卷》,赣州市文化局、民舞集成赣南卷编辑部编1996年出版。

②《红色中华》1933年5月20日第4版。

③《红色中华》1933年7月15日第91期。

④《红色中华》1933年8月4日第95期。

⑤《红色中华》1933年12月17日第4版。

⑥《红色中华》1934年1月24日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第2期。

⑦《红色中华》1933年9月24日第112期。

[参考文献]

[1]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石雅娟,钱贵成,肖毅.苏区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李启福,张晓燕.中央苏区文艺活动简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4).

[4]钟俊昆.赣南苏区文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李振.苏区文艺的组织化过程[J].文史哲,2014,(7).

[6]李上,李启福.中央苏区戏剧舞蹈在革命战争中的重大作用[J].文史杂志,2010,(5).

[7]赣南行署文教处.赣南苏区革命山歌[C].赣州:赣南人民出版社,1958.

[8]赣南行署文教处.赣南苏区民歌[C].赣州:赣南人民出版社,1959.

[9]肖灵.论苏区歌舞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1).

[10]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编审委员会.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

[11]张维,柯黎.江西苏区红色歌舞的艺术特点及时代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10).

责任编辑:宋 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