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皇帝死后倍遭唾骂,生前创建的一项业绩却造福后代上千年

 老黄说史 2018-09-17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中,真正有建树的皇帝并不多,除了武力开国的皇帝外,就只有那么几个开创了“某某盛世”的所谓明君了,其他的皇帝多是碌碌无为、躺在祖先功业上吃老本的平庸之辈。但是,在这些帝王中,也有另外一类的人物,他们历史上名声很臭,但是,他们当政期间,却也是“有所作为”的,只是由于多是“乱作为”,所以才落得身死国灭的可悲下场。

比如后世所熟悉的隋炀帝杨广,他在位期间就是个非常能折腾的主儿:刚刚即位,就开始大兴土木,兴建东都(今河南洛阳);为了便于巡游享乐,登基不久,就征发民夫修运河(隋唐运河)、造龙舟;他在位虽然只有十四年,但是,却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征讨……

这些劳民伤财之举,一是消耗了国力,二是消费了民意,最终众叛亲离,引起遍地狼烟。所以,杨广死后,被谥号为“炀”。在古代谥法中,“炀”是个恶谥,《谥法》对其的释义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按照杨广的所作所为,用一个“炀”字来评价他还是很中肯的。

虽然杨广生前穷奢极欲,他是,他主持发掘的隋唐大运河却意外地造福了后人。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非常不发达,陆路运输主要靠肩背人驮,效率非常低下,而水上运输,以其承载量大、便捷疾行,堪称古代的“高速公路”。

水上运输虽然迅速便捷,但是,由于各个水系不相连贯,因而出现了许多“断头路”,这些“断头路”就像肠梗阻一样,让古代的“高速公路”运营不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就想到了要开发人工运河,将不同的水系给连贯起来,这样,古代“高速公路”一下子就给“搞活”了。

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人工运河,是春秋时期由吴王组织开挖的联接长江与淮河的邗沟。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邗沟最初是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而建设的一条快速军事通道,后来,渐渐演变成一条适合人类宜居的生活生产经济带。北宋诗人秦少游在《邗沟》诗中就生动地描述了古代邗沟两岸的繁荣景象:“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而杨广当初组织开挖的隋唐大运河,规模远超吴王夫差的邗沟:杨广花费六年、动用百余民众,才修成现今人们所熟悉的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无论杨广当初的本意如何,但是,大运河的修建,却客观地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造福后世两年余年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如今,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