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室黄瓜管理要点---病害易发生的原因

 菜园小镇 2018-09-17

黄瓜喜热、怕冷,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在0-2℃条件下植株即冻死,5-10℃时有遭受冻害的可能。

若经低温锻炼,可忍受3℃的低温;10-12℃以下生理活动失调,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生育。光合作用最适宜温度为25-32℃,35℃左右时其同化产量与呼吸消耗处于平衡状态。高于35℃时其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产量,40-45℃时其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停止;50℃温度条件下1小时呼吸作用几乎停止,再高则原生质凝聚,出现日烧;60℃时仅5-6分钟组织被破坏而死亡。整个生长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

------------------------------------------------------------------------------------------------------------

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1片真叶出现(露真)为发芽期,适宜条件下约5 ~10d。

幼苗期 从“露真”到植株具有4~5片真叶(团棵)为幼苗期,约20~30d。

抽蔓期 又称初花期,从植株“团棵”到根瓜坐住为止,约15 ~25d。

结果期 从根瓜坐住到拉秧为结果期。露地夏秋黄瓜只有40d左右,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长达120~150d。

---------------------------------------------------------------------------------------------------------------

育苗期

 

1、第一阶段,从播种到开始出苗,应控制较高的床温,一般床温为25℃~30℃,约2天就开始出苗。

    2、第二阶段,从出苗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即破心 此期要及时降温,控制较低的温度,一般白天20℃~22℃,夜间12℃~15℃。

    3、第三阶段,从破心到定植前7~10天,白天要保持在20℃~25℃,夜间在13℃~15℃,有利于雌花分化且降低雌花节位。

    4、第四阶段,即定植前7~10天进行低温锻炼 为提高黄瓜秧苗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一般白天在15℃~20℃,夜间l0℃~12℃。


 黄瓜根伸长最适宜温度为32℃,最高温度为38℃,低于12℃时根系生理活动受阻,最低的地温应不低于15℃为宜。

  低夜温、大温差有利于雌花分化。苗期白天30-32℃,夜温10-14℃,可降低雌花形成节位,增加雌花数量,减少雄花形成。





幼苗期

 

 

 分苗或嫁接后至缓苗白天28~30℃,夜间16-18℃,从缓苗后至定植白天20-25℃,夜间12-16℃。床土发干时可喷水调节。 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4~6d  相对湿度90%左右,日温25℃,夜温16~18℃,可见弱光。

嫁接后7~10d 相对湿度85%左右,不再遮荫。

嫁接后10~15d  大温差管理。去除砧木萌蘖,靠接者断根。

嫁接育苗是防止土传病害、克服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最有效措施。此外,嫁接苗与自根苗相比,抗逆性增强,生长旺盛,产量增加,尤其是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地温较低的情况下,增产效果突出。

 

棚内10cm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最低气温5℃以上。

定植后管理:

 

缓苗:

缓苗期密闭保温,尽量给予苗子与先前的环境尽可能相似的温度、光照、湿度,缓苗期越短对以后的生长越有利。移栽之后的3~7天视土壤墒情浇缓苗水。


蹲苗:

蹲苗:从分苗之后以控制水分、适当降低温度、遮光来改变环境条件,适当造成逆境控制苗子生长的措施。

蹲苗的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水分的供给。

蹲苗结束的形态学指标:叶片由黄绿变成深绿。而且叶片明显变厚。群体形态学指标是大部分植株(70~80%)已经坐果。


水肥管理:

 

临界水:蹲苗结束后的第一水 。

灌水方式:

①地表灌水 50~60T,需肥量是50~60斤尿素

②采用滴灌需水量大约在20T,需肥量是5~7.5

在临界水之后的5~6天浇第二水 ,隔一天浇一水,一清水一肥水,

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次用量5/亩。磷肥以根外追肥为主,用浓度是0.2%的 KH2PO4 ,隔7~10天在太阳落山之后进行叶面追肥。


 


 

抽蔓期

 

 

 初花期要控制水分,黄瓜进入抽蔓期以后,应根据黄瓜一天中光合作用和生长重心的变化进行温度管理。即上午为26—28℃,下午逐渐降到20—22℃,前半夜再降至15—17℃,后半夜降至10—12℃。白天超过30℃从顶部放风,午后降到20℃闭风,天气不好时可提早闭风,一般室温降到15℃时放草苫,遇到寒流可在17—18℃时放草苫。这样的管理有利于黄瓜雌花的形成,提高节成性。

结果期

 

 

 

生育适温范围为10~32℃,最适温度24℃;

最适地温    20~25℃;

最适气温    25~30℃(日)/13~15℃(夜) 。结果期需水分较多。

需要及时冲施水肥,建议使用恩泰克速溶冲肥。


棚室冬春黄瓜生产在早晨8h温度应为10℃~12℃,如湿度超过90%可放小风排湿,然后盖严提温,到温度上升到30℃时,应放风降温排湿,保持相对湿度在80%以下。当棚室温度达26℃时关风保温,到盖苫时逐步下降到18℃。为了防止夜间湿度大结露,应在放苫后放风1h~2h,降低湿度,保证棚室最低温度不低于10℃。达不到要求温度时,苗小时可加盖小拱棚,苗大时加盖天幕;日光温室加盖双苫或保温被,大棚四周可加盖裙苫。连续阴天温度低时要控制放风开门,有沼气的可点燃补温;短时揭花苫补充散光;防治病虫害用烟雾剂或粉尘。天气骤晴时,要及时叶面喷水或加0.5%的葡萄糖,以免因根吸收滞后造成植株萎蔫。

 

高温管理:较高的温度管理可以促进光和产物的转化,但同时加速茎、叶的早衰。晴天(光照充足的情况)、CO2浓度很高的环境条件下,可以采用高温管理,温度比平常高几度,可以使温度达到35~42℃,如果CO2特别充足的情况下,短时间的50℃高温对黄瓜的生长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环境的湿度也必须达到80%以上。但前提是:壮苗,要高湿、光照充足、CO2含量高,而且要尽可能缩短下午的放风时间


Co2 施肥

在晴天日出2小时之后,可以在设施内进行CO2施肥;或者在下午3~4点使用CO2,同时保证使用后的2小时不放风,尽可能使黄瓜植株制造多的光合产物,并进行高温管理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转运和积累。除进行CO2施肥之外,还可以通过大量使用有机肥来补充温室内的CO2含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种类:猝倒病、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等。

防止原则:预防为主,防止为辅。

在保温的前提下,注意通风降湿。预防病害发生。

化学防止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病虫害防治详细内容见下文

黄瓜病害识别及防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E5MDI0Ng==&mid=402624266&idx=1&sn=0e4e207cca9c42335b3bd10f8fdb0d2f#rd

---------------------------------------------------------------------------------------------------------------


如果您有建议和意见,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和我们联系。 


【苍山蔬菜交流群】539599731

交流种植技术、分享市场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