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生一胎还是生二胎?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个伴吗?

 喜芽母婴 2018-09-17

本文参加了【护苗 • 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虽然出生人口量未达到预期,一孩出生数量减少,但二孩出生数量确明显增加。

你有想过生二胎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电视上看到明星胡可家的小鱼儿和安吉,贾静雯的咘咘和波妞,孩子之前的相亲相爱,让人超暖心的,真想再生一个。

来一波超有爱动图,先动摇下你丁克和一孩的心。

这些温馨的时刻多少可以抵消妈妈们心中的辛酸,每一个生育二孩的妈妈都是超人,时间、空间、精力、和金钱都必须做出让步。

然而一孩缺乏陪伴,也容易养成“为我独尊”的性格,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低。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我给不了答案。

但我可以告诉你:一孩和二孩,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何利弊?

独生子女 PK 二孩

来自纽约时报、牛津大学和NCBI的资料综述曾精辟地剖析了家庭规模的真相:

1

独生子女更易成为「人生赢家」

独生子女中的「人生赢家」比例更高,他们通常比其他家庭形式中的孩子具有更高的智商,此外,他们通常在校学业更好。

2

独生子女更具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力

在成人身边长大,在与人交流时,他们更习惯于采取富有逻辑的交流方式。既不必应付乱发脾气的手足,也不必被迫纠缠于与手足间失去理智的吵闹中,也更擅长自娱自乐,他们总能找到有意义的事来打发独处的时间。

因此,独生子女通常更富有表达力、更成熟。表现在思维模式可能更富有逻辑,更有条理。

3

独生子女发生行为偏差的情况会更严重

独生子女在T2(可怕的两岁)时的行为偏差表现会更加严重。这些行为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制衡力量。

在多孩家庭中,当发生偏差行为时(比如破坏、打人、哭闹和发脾气等),其他孩子的容忍度比父母要低很多,兄弟姐妹们会迅速上场惩罚和制止「闹剧」,这些都有利于缓解正在发生的偏差行为。

4

独生子女受欺负时能获得的支持更单薄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独生孩子在学校被霸凌,他们可能会缺乏一个重要支持人。

一项来自英国经济与社会支持委员会的研究显示,手足是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学校)被霸凌的孩子一个重要的隐性支持。

5

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差一些

尽管父母常常尽最大的努力,为独生孩子提供大量与同龄孩子社交的机会,这种交往还是相当受限的。这种交往常常是在成人的计划、限时和监督下的。

这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在没有成人为他们分配物品、给他们提供社交技巧、为他们找到分享有限的玩具和空间的条件下学习建立自己“领地”的技巧的机会,这一缺憾可能要直到青春期时才能弥补。

6

独生子女更难容忍「无序」状态

独生子女很难容忍「无序」。当他们的生活中出现混乱时,常常有成人在场,几乎会立刻把这一切恢复秩序。这意味着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极少(几乎没有)经历过处理无序和混乱情况的经历,尤其是持续的混乱和无序。

当孩子发现他们置身于混乱状况中时,他们会感觉到焦虑、害怕。他们会感觉生活失去了已习惯的可控制和可预见性。

7

独生子女的情商相对低

和多孩家庭的孩子相比,独生子女可能更具有攻击性,更容易卷入纷争,友谊持续时间也更短。他们会发现自己很难与个性不同的人相处。

和多孩家庭长大的人相比,独生子女更缺乏同理心,不擅长安慰或帮助其他的孩子,也更难于尊重别人的物权,更不擅长应对压力。简言之,他们的情商会相对更低。

8

独生子女多有些完美主义倾向

孩子自然地会把自己与周围的人相比较。因为独生子女在童年时期,身边往往是在各方面都占尽优势的、令人赞赏的大人,这意味着孩子会直接拿这些「完美成人」来作为自己的参照系。

因此,独生子女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完美主义倾向,表现为更实际、明智地想尽可能老练而面面俱到地做任何事。

9

独生子女承受更多「原生家庭」烙印

独生子女的所有方面都被密切关注,包括身心发展、学业表现、天赋、弱点、成就。父母所有的忧虑、希望和梦想都被烙印在一个孩子的身上。

一些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可能感觉压力大、被过度保护,最糟的是会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或父母的真诚,独生子女相比多孩家庭的子女来说,可能感觉自己更像是在为父母而活,而不是为自己。

选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无论你做出了何种选择,都意味着你要失去一些东西。

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有生二胎的想法,一定要再34岁之前决定,35岁之后生育所面临的高危因素会更多,你身体的恢复能力也会大不如之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