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韶关古代建筑发展史

 Sunny0cl6ltlu4 2018-09-17

随着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推进及经济文化的进步,在岭南古建系统内,纵观韶关地区建筑史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将其划分为萌发、发展、形成、成憝以及近代演变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从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早期,人类逐步从岩洞走向地面定居,构建原始房屋,开始韶关古建的萌发期,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进程。


粤北地区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远溯到12.9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的早期智人“马坝人”就生活在今曲江区马坝狮子岩的天然石灰岩溶洞里。与“马坝人”头盖骨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多达27个种属的动物化石,后又在同一地点出土了两件打制石器,研究者认为这两件打制石器应与“马坝人”的生活、生产活动相关。其后,原属韶关地区管辖的云岭牛栏洞、青塘朱屋岩等石灰岩洞也发现了距今1.2万—80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经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的人类生活遗迹,始兴县玲珑岩岩洞也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活的遗迹。这些宽敞的岩洞冬暖夏凉,水源近而充足,是远古时期“爪牙不足以自卫,肌肤不足以御寒暑,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尉缭子》)的人类赖以避风雨、挡烈日、防兽害、群居群处的最原始的居所。虽然这些岩洞多是阴暗潮湿,但这时候的人类已懂得取火和保存火种并用火在阴暗的洞穴中照明,在寒冷的冬天取暖,在危险的时刻驱赶猛兽,在饥饿的时候烤熟他们猎取到的血淋淋的食物。


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逐步走出洞穴来到地面定居。在马坝狮子岩的狮头山与狮尾山之间的峡地,考古工作者发现和发掘了石峡遗址。石峡遗址第一期文化(前石峡文化)代表了韶关地区新石器中期文化,但由于至今还未能找到这个阶段典型的较完整的文化层,因而这段时期人类居住的模式还没有实物例证。但在距今4200—4800年前的石峡遗址第三期文化即著名的石峡文化阶段,则出现了“聚落形态”意义上的房屋遗迹。在石峡文化墓地的西、南、北三面都有房址,其中有一房址面积较大、可能具有氏族部落中集会和祭祀场所的功能,为聚落中的中心建筑。另外,从石峡文化出土的多种规格的石凿联系到房址中的柱洞排列规律,这个时期以木柱支撑的房屋构架有可能已应用了榫卯连接技术。


进入青铜时代早期,在韶关地区发现的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的曲江鲶鱼转、韶关走马岗等遗址出现了半地穴形式的人类居屋模式。据发掘者称,鲶鱼转遗址之房址呈方形,其居住面距生土表面约0.13—0.3米,有门道,有火膛,房子西北角还有储藏物品 的窖穴等;走马岗遗址的房址呈椭圆形,居住面距生土表面0.20—72米,也有门道、火膛和存放物品的窖穴等,另外还发现有窖址,为竖穴窖,分有窖室、火膛、烟道三部分。


二、从战国、秦汉到南朝,考古材料中出现了较早使用砖、瓦等建筑构件的实例,主要建筑活动体现在军事、行政城堡、城池的营建及相同目的的道路、航道的修筑工程等;佛教建筑成为重要的建筑类别;从砖室墓及其出土的建筑模型明器来看,民居建筑开始糅合中国古建筑南北系统中的部分建筑模式和工艺技术,韶关古建进入发展期。


经过一段漫长的百姓杂处,到战国时期今韶关地区属楚。今始兴县白石坪战国遗址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绳纹板瓦、简瓦和素面的半瓦当。发掘者称,这些建筑构件“与外省战国时代所出者完全一样”,“这些也是不见于广秦汉时代的(其他)遗址和墓葬中”。这些绳纹板瓦、简瓦特别是半瓦当的出土对韶关地区古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至少说明在战国时期韶关地区应该已经出现了略具规模的建筑物(群)。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南海尉任器及后来的赵佗在粤北地区开始大规模修建新道(驰道),并筑关守险。距史料记载,当时在粤北地区建筑有三大关城:一是在今南雄境内的横浦关(一说即今梅关位置),一是今英德境内的湟溪关,一是今阳山境内的阳山关;还在新道的险要处另筑有万人城、如今仁化县城口的秦城、乐昌泷口附近的赵佗城。这些军事设施曾为赵佗锁关立国、割据岭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88年,人们对乐昌赵佗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其城墙基址宽2米,南墙残长13米,东西向墙至少长50米,皆为河卵石夯筑,出土有绳纹板瓦和筒瓦。发掘者据此断代为西汉早期即南越国时期,与史籍所载相合。据《乐昌县志》记载,赵佗城还曾在隋代做过乐昌县城,最后废于元代至元年旬。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平南越,在今韶关地区设曲江县隶属桂阳郡(今湖南郴州)辖,这是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今韶关地区首个行政建制,从此后韶关地区正式被纳入汉文化体系,并在生产、生活传统上逐步与岭北趋同。设曲江县后,当时曾大力营建曲江县城池于今韶关火车站附近的莲花山下,沿用至晋代,可惜已无基址可考。


1984年,在始兴县浈江与墨江交汇处的罗围犁头嘴也发现了一处史籍无考的城址,其平面呈椭圆形,面积近10000平方米。城墙系堆土夯筑,墙厚约1.5—15米,西有城门,城内南部有一平台,城址内出土有绳纹板瓦等建筑构件。据2006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试掘发现,此城堡属东汉时期,属性待考。


东汉熹平三年(174年)桂阳太守周憬曾命整治今乐昌境内的武江三泷航道以利商旅传驿。这是汉代今韶关地区有史可考的一次大规模且工程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活动。


目前所见,今韶关地区最早使用这种优质的建筑材料的实物例证是已出土的东汉砖券结构的墓葬,其平面多为长方形,也有“凸”字形、“卜”字形、“中”字形和“凸”字形双室合葬墓。规模一般较大,长达3—5米,其结构一般为单券顶和双券顶,一般分棺室、前室、通道三部分,且棺室铺底砖略高于前室和通道,有的还在铺底砖下建有三角形排水管道。所有青砖为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另还有一种可拼装的子母口榫卯砖,砌筑券顶则用楔形砖。除素面砖外,墓砖还有方格纹、复线半圈纹以及车马图吉语组合纹等,部分有年号铭文如“永平”、“阳嘉”等,表明这是特别定制的。


韶关地区东汉墓葬还出土有不少陶屋等建筑模型,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民居、畜栏、井亭、仓、灶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样式。从这些模型来观察,东汉时期民居多呈长方形、曲尺形或三合院 式,乐昌东汉墓还出土了一件曲尺形二尺陶楼模型。其时房屋构造多用承重墙结构,少数采用穿斗式,以柱头承椽,穿枋连接柱子。屋顶刻有瓦垄,多硬山顶,也有悬山、横尖、四阿等,屋顶正脊常见青鸟脊饰。有的墙体还刻有倚柱、栏杆、门窗等图样。


沿至六朝,今韶关地区设始兴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始兴郡的管辖地域几乎是整个粤北地区。当时这个地区的社会生活恐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东汉末至南北朝,中原地区长期战乱而岭南局势相对稳定,中原人民纷纷度岭南迁,从生产、生活传统上对岭南带来巨大影响;二是由于交通要道的区位优势及青山秀水的景观优势,在国内方兴未艾的佛教南传以及经海路在广州上岸译经传教的洋和尚常在本地区驻锡建寺,因此佛教大盛。所以当时始兴郡最著名的建筑恐怕就是佛教建筑灵鹫寺了。灵鹫寺由天竺僧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清同治《韶州府志》引南朝刘宋时人王韶之《始兴记》说:“灵鹫山(寺),台殿壮丽,面象巧妙。岭海佛寺此为最也。”除灵鹫寺外,见诸于文史资料的当时著名的建筑还有宝林寺(即后南华寺)、始兴道馆、三枫亭等。据记载,始兴郡城(曲江县同治一城)在这段时期也曾迁移过两次,一次是大约在西晋时期从浈江东岸之两汉故城移治于安聂邑(在今武江西岸);东晋义熙年初又筑城于浈江东岸官滩(今南郊白芒渡一带),号“玉城”。


作为古建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六朝砖室墓葬在韶关地区有广泛的分布。晋墓结构一般为长方形单券顶或双券顶,在建筑技术上引入了“承券”,即两侧墓壁又分别砌筑两个左右砖柱辅助,墓葬则多有二、三室合葬墓,且大都设有穿透墓室的直棂假窗,有的还设一二带券拱的小门。


最能反映北方移民对韶关地区社会生活影响的是六朝墓出土的涵盖居屋、院落、作坊、店铺、禽畜舍、井亭、仓、灶等建筑模型。这个时期的建筑类型明显增多,建筑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并带有较多的北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如西汊北方开始出现的囤顶建筑样式此时开始在韶关地区应用,民居区分出明次间,屋内陈设有北方暖床(即炕),仓也做成北方“囷”的样式等。


三、隋唐宋时期,以大庾岭路的开凿为代表的工程技术和以唐宋建筑云龙寺塔、三影塔等为代表的建筑工艺技术标志着韶关古建步入形成期。这个时期的建筑类别丰富,楼馆亭台等讲究景观和观景构图的建筑明显增多。


隋唐至宋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经济、文化,还是科学技术都有卓越的成就。在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岭南开发的起点之一的今韶关地区(时称韶州)的社会进一步发展,以盛唐名相张九龄和北宋名臣余靖等乡贤为代表的人文发展成就,奠定了韶关在岭南地区的重要地位。


大庾岭路是连接以广州为中心的北江(通海)航运和以扬州为中心的大运河航运及沟通岭南岭北的主要陆路交通干道,自古道路险峻。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旨主持开凿大庾岭新路,凿山劈石达30余米,筑路宽约5米,工程浩大。大庾岭新路的开凿,有力地促进了岭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于禅宗南派佛教的勃兴,唐朝时韶关地区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宝林寺(北宋初赐改南华禅寺)。禅宗六祖惠能于唐仪风二年(677年)来宝林寺开堂传法,得里人陈亚仙舍施山地,遂扩建宝林寺,筑“蓝若十三所”;神龙三年(707年)唐中宗有诏韶州刺史对宝林寺重加崇饰。惠能圆寂后,在寺内建祖师木塔,元和七年(812年)赐塔为“元和灵照之塔”。塔于五代时遭毁,至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又以木重构此塔。


散见于史籍记载的隋唐韶州标志性建筑还有始建于隋代的逍遥台、朝阳楼等。至今还能向我们呈现唐代韶关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是仁化云龙寺塔和张九龄墓。云龙寺塔建于唐代乾宁至光化年间(894年—901年),原称西山寺塔,是一座平面方形的五 层仿楼阁式实心砖塔,以黄泥膏浆黏接砖块;各层有腰檐和假平座,每层各面有砖砌仿木结构的倚柱、额枋、斗棋等,说明这时的砖塔还有刚删台于木构佛塔的样式。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这座塔至今巍峨耸立。


1960年发掘的张九龄墓平面呈“古”字形,砖室结构,分墓室、耳室、通道三部分。墓室为四注横尖顶式,高达5.35米,四角设三角形假柱,四壁绘有壁画,双券顶封门。其弟张九皋墓的结构也大致相同。另外,韶关出土的普通唐墓也有两侧以石砌成一斗三升式仿木斗拱形式的。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时年60岁的南禅再传弟子文偃领众开创云门寺,他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创建梵宇,耗时5年。据云门山当地史料记载,寺观建成之后,“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衣止者,恒逾半千”。


今韶关地区至今留存的宋代建筑当以南雄三影塔为最。三影塔,又名延祥寺塔,被认为是广东现存建成年代最早的穿壁绕乎座式砖塔。塔为平面六角形的九层楼阁,高达50.2米,塔身每层以青砖砌筑出大构样式的阑额、普柏枋和转角柱,柱上施砖砌斗拱;塔内铺设楼板,共16层;内壁四面设佛龛,外壁六面则各开门,人可穿壁绕平座直登塔顶。至今保存的其他宋塔还有南雄的回龙寺塔、许村塔,仁化的华林寺塔、澌溪寺塔,曲江的仙人塔等。乳源至今仍在使用的单拱石桥大富桥也是宋代建筑。宋代是今韶关地区建筑活动最为活跃的历史时代之一,至今留存的建筑物不少,史籍中记载的著名建筑物就更多了。


韶关地名中的“韶”字得名于舜帝南巡奏韶乐于韶石山的传说。宋代开始,人们围绕韶乐与舜帝构筑了不少著名建筑,如九成台、望韶亭、韶亭、尽善亭、虞帝祠等。纪念盛唐名相张九龄的著名建筑风度楼也是始创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时为全木构架。据余靖《韶州新修州衙记》中记述,北宋明道 元年(1032年)前后韶州还曾大举辟建衙署,高门壮栋,内分公堂、司库、兵库,两庑有小厅,庭院水池、亭台水榭等无不齐备。其时著名的官方营建建筑还有望京楼、浈江馆等。永通钱监是宋代在岭南所设两大钱监(铸钱局)之首,据余靖《韶州新置永通监记》一文,钱监建在唐时韶州古城,建监历时半年,耗资140万钱,建成房舍800余间,分为冶官衙署、储物仓库、熔铸工场和群工居地四大区,设计科学,规模庞大。


由于元代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发展迟缓,加上存在时间较短,今韶关地区留有的元代建筑只有位于南雄珠玑巷的珠玑石塔。石塔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是一座七层实心幢式塔,共用17块红砂岩石雕刻叠砌而成,通高3.36米,八角形基座,首层为覆莲座,塔身是八角形柱式,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及建塔人、建塔时间铭文,塔顶以及石叠成葫芦状收刹。全塔显示出一种不拘一格的元代幢式建筑特色,是广东地区至今保存有铭文纪年的唯一的元代石塔。


四、与岭南其他地区一样,韶关古建筑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两代步入成熟期。明清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这一时期韶关地区的建筑活动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城镇建设规模扩大;二是乡土建筑技术水平达至相当的高度。


自五代南汉时期移建韶州城于今韶关市区三面环水的中洲岛后,历宋元至明洪武三年(1370年)鸠工重修敌楼29座,复建城门5个;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又易土以砖砌筑城墙,修串楼1153间,敌楼26座;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再筑北门子城——至此韶州城周长达至4525米,墙高8.3米,基广6.7米。由于城高墙坚,清后期的广东天地会起义军屡攻韶州不下,时号为“铜韶”。于1928年全部拆毁。


五代时期的南汉国开始,原韶州所辖地域以韶州、英州(今英德)、雄州三州分治。南雄城经明成化五年至嘉靖四十三年(1469—1564年)近百年的大规模营建、扩建,不但改土城墙为砖墙,还沿河修筑了水城,城周长达至3766米,有城门11个(其中水门6个),城内街巷38条。清代沿用,至民国大部分城墙已毁,现只保留部分城墙以及正南门、皇华水门、回澜水门等城门(楼)。现存正南门为明万历时改筑,其城门楼则为清嘉庆时重修之建筑,楼高10.25米,穿斗式和抬梁式梁架结构,重瞻歇山顶,三十四柱前后廊,是今韶关地区古城门楼建筑的唯一例证。


在大庾岭路货物运输的拉动作用下,明代南雄商贸经济颇为繁荣。为适应商贩往来需要,南雄府曾扩建通济镇,增屋“百二十楹”,又建中站城,以便于南北货物的囤积、中转、运输。在梅关一路还形成“梅关七街”,著名的珠玑巷就是其中的一条街。珠玑巷现存全长1500多米,用鹅卵石铺砌的巷道宽4米多,两旁民宅、祠堂、店铺等建筑鳞次栉比,曲直有致。


与商业繁荣相关的南雄广州会馆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乾隆年间重建,以规模宏大且集中了岭南民间建筑艺术精华而著名。会馆前座大量使用连州青石,显得豪华十足;主体风火墙则以江淮地区“五岳朝天”式和岭南“锅耳”式建筑样式相结合。此外,会馆中还大量使用石雕、木雕、陶塑、壁画等建筑装饰艺术,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精巧的小品,其雕刻精致,布局严密,立体感强。


学宫属官式建筑,一般以文庙为主,学舍为辅,有一整套祭孔仪制所需要的建筑组群。从《南雄府志》所载的南雄学宫图来看,南雄府学宫以中轴线布局,分有学门、泮池、棂星门、东西庑、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尊经阁等部分,配以名宦祠、乡贤祠,还附属有学署、射圃等。今韶关、南雄两地府学官皆仅存明代修建筑大成殿的,石台基、木构架,结构复杂,庄重肃穆。


明清由韶州官方主导新建或重建的在当时名噪一时的建筑物还有风采楼、风度楼、熏风楼、九成台、省月台、遇仙桥、通天塔、古虞名郡牌坊等,这些建筑虽然大都已不复存在,但至今影响犹在。明清是岭南客家民系的重要形成阶段。聚族围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故极具防御性的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为典型的建筑形式。粤北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韶关至有“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说法,其境内隘子满堂大围可说是今韶关地区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满堂大围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上围、中心围、下围连接组成,其中中心围(楼)高达16.9米。围内有庭院4个、祠堂6个、大厅17个、天井16个、水井4口,居屋、厨房以及其他杂房770多间。围外墙一般厚约0.6米,中心围更厚达2.4米,全部用河卵石垒砌,叠角放花岗石条砌成;阶、廊沿、井台等均以花岗岩石条砌成;院的地面用河卵石铺砌成各种图案。满堂大围代表了韶关地区清代民间建筑工艺技术的较高水平。


五、清末鸦片战争后,由于钢材、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普遍引进、应用以及西洋建筑理论的输入,韶关近代建筑更多地表现出中西合壁的特色,开始步入近代演变期,留下不少优秀的建筑实例。


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大举进驻韶关地区传教布道,修建了不少教堂等中西结合的建筑。韶关现存的天主教圣约瑟堂(西河教堂),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北区以钟楼为中心错落连接三幢二、三层楼房建筑,为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窗门以罗马式拱券装饰;南区主楼正面为罗马凯旋门楼,正侧门廊及楼层廊道都是典型的券柱结合的大拱券。位于今粤北医院内的基督教循道会西教士住所亦由主、附两幢二层楼房构成。主楼歇山顶、附楼横尖顶,皆坚有壁炉烟囱,檐为卷棚檐,檐檩以抬 头梁承托。


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韶关市区1928年以后统一规划建成的今东堤中、北路沿街建筑,整体上为当时流行于岭南城镇的骑楼建筑,但其柱式和临街一面又引进了西方的券廊和柱式,其装饰手法也是中西拼合、不拘一格,如套色玻璃、卷铁窗花、瓶式栏杆、拱形门窗等。其时南雄城沿水城的街道和商铺等建筑也是如此,可惜今已全部拆毁。


横跨韶关地区风采路的风采楼,原楼为木结构,于民国十七年被拆毁,民国二十三年重建时采用了钢筋水泥仿木结构,重瞻横尖顶,觚形瓶顶饰、铺绿色琉璃瓦,三重檐皆以仿木四横两跳插拱承梁枋和昂。风采楼至今完好如初,成为如今韶关市的标志建筑。


回顾韶关地区古代建筑发展史,可知其萌发于史前时期,发展于战国秦汉至南朝时期,形成于隋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在近代开始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进入演变期,这与岭南其他地区的发展进程大体相同,但在前期又要先进于岭南其他工业区的发展。韶关古建筑从另一侧面反映了韶关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也是我们今天规划和设计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又具有韶关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的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