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快速导航项伯早年任侠,秦时曾与张良有旧。曾杀人,张良匿其于家。及项梁起事,项伯亦与其事。后随项梁北上,与立怀王,为楚左尹。秦二世三年,参与北伐救赵,又随项羽入关。 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向楚将沛公刘邦投降,秦亡。刘邦利令智昏,听从谋士建议,据函谷不纳诸侯。[2]十一月,项羽率联军至函谷关,有人守关,不得入,又闻刘邦已先破咸阳,大怒,使当阳军等击关,遂入关,至戏西。
在大战即临,霸上将玉石俱焚的时刻,项伯想到了跟随刘邦的张良。张良曾有恩于他,两人关系极好。项伯不愿弃张良而不顾,连夜赶至霸上,找到张良,告以实情,要张良和他一起离去。张良借口说,危难时弃人而逃是不义的,遂将此事告诉了刘邦。
在次日的鸿门宴上,范增不断地暗示项羽,让乘机杀掉刘邦,项羽因在事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定刘邦为忠诚有功之将,因而对范增的暗示默然不应。当范增召来项庄即席舞剑时,项伯一定看出了其中要杀刘邦的真意,立即拔剑对舞,常用身体遮护刘邦,使项庄一直难于下手。 汉二年,项羽征伐齐国,征兵于九江。九江王英布仅遣将将数千人行。及刘邦下彭城,九江王英布亦不称病不佐楚。项羽由是怨英布,使使者责布,召之。英布恐,不往。而项羽亦因北方有齐、赵之忧,西方有汉为患,而自己盟友仅九江王一个,故没有发兵击英布。 汉三年,汉使随何至九江,成功策动九江王英布助汉,项羽派项声、龙且攻淮南,数月,淮南悉平。英布至荥阳刘邦后,也派人至九江招徕其散卒。而项羽则派项伯至九江,收九江兵。项伯至九江,尽杀英布妻子。英布只好收兵北上。 项羽败亡后,刘邦赦项氏皆不诛,赐姓刘氏。项伯于秦时起随诸侯灭秦,鸿门宴又护过刘邦,因此被封为射阳侯。其封国位于今江苏宝应县东部射阳湖镇。 在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项伯去世,其嗣子项睢有罪,不得袭爵,国除,地入于汉。
项伯深知项羽刚愎自用,嗜杀成性,弄得天怒人怨,尽失民心,虽然作战勇猛,却无谋略,往往是西驰东突,疲于奔命。眼下的态势是汉军越战越强,诸侯归附,而楚军却越战越弱,前景暗淡。如果贸然把太公(刘邦的父亲,刘邦彭城兵败后被项羽所俘)杀掉,将来刘邦坐了天下,项氏就是罪及九族。项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减轻项羽的罪过,以便保全项氏的后代。 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以后,刘邦对项氏的枝属果然一个不杀,而且还先后封了项伯等四人为侯。就是对项羽本人,也葬以鲁公之礼。 所以产生了2种观点: 1、项伯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是间接支持中华民族统一事业的功臣。 2、项伯的所作所为都是基于自己个人利益的考虑,虽然间接达到了快速统一的目的,但是完全忘记了民族大义,只能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
6词条图册参考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