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贴 乒乓技术的八大谎言

 鹩歌 2018-09-18

乒乓技术的八大谎言:

1、快搓比慢搓旋转要弱。

出自教科书。理由似乎是慢搓磨擦的充分。但在胶皮海绵越来越好的今天,仅靠小动作的台内球,并不遵循这一规则。情况似乎还是相反的。

2、拉弧圈时,擦球越薄,球越转。

最早见于某部教科书。受其害的爱好者之多,之广,之深,让人无语。

技术贴 乒乓技术的八大谎言

3、高调比前冲旋转要强。

也是教科书中的理论。其实二者都是在转上下功夫。前冲弧圈的速度也是靠摩擦得到的。二者的区别就是力在向前和向上的分配上不一样。但力都是用在了加转上。这绝对是一条没有经过检测的想当然的结论。

4、拉弧圈时甩手腕会不稳定。

见于某些书籍和一些专业人士。甩手腕是一个加转的动作。我认为球的上旋越强,球越稳定。尤其是反手位,甩手腕会弥补因为反手位身体的限制而造成的摩擦球不充分。至于稳不稳定,看你力向上和向前的分配合不合理。

技术贴 乒乓技术的八大谎言

5、反手弧圈力量小于正手,但稳定性比正手好。

经常出自某些人士的口中。错误的是后半句。如果能专门对此作一个统计,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真实情况是相反的。理由很简单:转则稳。最近有个帖子问打削球是为什么不用反手拉,其中兵器库的回答很说明问题。

6、如遇强烈下旋,牌形可稍后仰,触球中下部。

各处都能见到这个理论的影子.如果他指正胶,没问题.但可惜好多都是见于弧圈球的动作描述中.如果有人能照着这个动作高质量的拉起强烈下旋,我佩服。

技术贴 乒乓技术的八大谎言

7、拉直线比啦斜线难度大。因为斜线长,容易上台

见于某些解说员的语录.不知他从哪个权威那里得到"拉直线比拉斜线难度大"这个论断,然后又靠自己的推理得出理由"斜线长,容易上台"。真是太不负责任的想当然的东西。

8、直拍横打是王皓发明的。

最早的是真正运动员级别使用横打的人,应该是是江嘉良。90年代江嘉良好像代表新加坡队打了一阵子球,在国际比赛时使用了直拍横打,但是不理想。王皓只是把直拍横打改良,提高了!目前直拍横打最好的是王皓,王皓退役后,剩下的就只有黄镇廷打的可以了。

技术贴 乒乓技术的八大谎言

本文来自交流总结和收集汇总,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欢迎评论或私信我。

请点击关注,每天有干货和视频和大家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