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复越来越精准!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挂牌一年,新增7个亚专科

 qpalzmxmcbv 2018-09-18

平时大家都关心就医治病,觉得找到了好医院好医生病就能治好了。

但事实上,很多病就算是医术再高明的医生来治,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还需要很长的康复期。

比如脑血管疾病、器官功能衰退、肌骨关节疼痛等慢性疾病,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存质量,不可能说好就好,这就需要康复医疗的帮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再加上慢性病人、术后患者、残疾人....康复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

北京市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北京市为了承接康复医疗日渐庞大的需求,从2016年开始就着手搭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由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

其中,康复医院的建设尤为重要。康复医院一般由二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而来,是辖区内康复患者转接诊的枢纽,对上承接三级医院急性期转下来的病人,对下要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康复进行业务指导。

北京市分批次进行康复医院转型,目前,已有15家医院开展康复转型工作。

2016第一批6家康复转型医疗机构: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兴区红星医院,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平谷区金海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第二批6家康复转型医疗机构:西城区广外医院、海淀区羊坊店医院、丰台区铁营医院、通州区马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州区第二医院)、怀柔区汤河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怀柔区第二医院)、房山区韩村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拟继续推动3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转型: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老年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康复护理处)处长郗淑艳表示,以上这些公立医疗机构限期3年完成转型的同时,一些医院的部分治疗床位还要转换为康复床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护理能力建设也要加强。

到2020年,实现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每张康复床位至少配备医师0.15名、康复治疗师0.3名和护士0.3名的建设目标。

从“被动康复”到“精准康复”的跨越

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就是第一批转型的康复医院,去年提前完成转型,挂牌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

康复越来越精准!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挂牌一年,新增7个亚专科

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康复医学学术论坛上,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院长王雪松介绍说,西城区展览路医院转型成为康复医院以来,运行模式、结构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综合医院,病房以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的患者为主,有些甚至是长期卧床病人,资源使用效率低下,虽然病床使用率为80%,似乎很高,但其实周转效率很低。转型康复医院后,康复病人的平均住院率为25-26天,床位使用率明显提升'。

此外,医院的药占比也从以往的60%下降为35%左右,医院更多的收入来自于康复医疗服务,更加体现出康复医疗技术的含金量和价值。

王雪松透露,随着康复医院的推进、患者康复理念的提升,越来越多患者意识到康复医疗的重要性,目前,医院每月门诊及住院康复患者达到6000人。'以前来做康复的患者基本上都是三级医院推荐转来的,现在主动来做康复的患者已经占到了40-50%。'

康复越来越精准!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挂牌一年,新增7个亚专科

今年,北京第一康复医院将原来笼统的'大康复'进行细分,成立了七个亚专科,包括骨科康复、老年康复、妇科盆地康复、儿童康复、心脏康复等。明年还准备开展重症康复,比如心脏移植的病人术后如何康复。'这反映出康复作为一种专业,正在走向纵深,提高康复效果和质量',王雪松说。

另外,北京第一康复医院还加强了与三级医院的业务对接,让患者享受到更加完整专业的康复服务。以心脏康复为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永健每周四会到北京第一康复医院来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医院建立起心脏康复病历及管理体系,每周二康复医院医生跟随吴永健在阜外医院进行查房,了解患者急性期情况。'这样患者再转到康复医院的时候,康复医生已经很了解患者的前期治疗,可以形成术前、手术、术后全程管理的模式',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曹建忠介绍说。

“上门康复”正在实践中

目前,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已经能够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上门康复”服务。目前主要的上门康复服务模式还是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的康复师带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去患者家里进行康复评估和指导。

“上门康复的需求一直有,需要我们的康复师带着社区的医生去做,但因为我们的康复治疗师数量有限,上门康复耗费时间长,所以,提供的服务量也有限,” 王雪松透露,上门康复服务最终还是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做,目前西城区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的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康复师就是由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培训出来的。据了解,2017年,北京第一康复医院入户康复治疗231人次。

王雪松表示,虽然耗费时间长,但上门服务还是会坚持做下去,“一般需要上门康复的患者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样做能让他们收获切切实实的获得感,而且康复知识也得到了普及。”

采写/编辑:lynn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