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的很难想象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就像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在永恒与未知的广袤之中,“我们”的不确定性,在“我”打开书本前是无从知晓的。不如打开一本书,一起聊聊关于未来的畅想。我们希望通过这份书单,帮助大家预见未来的生活图景。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 作者:Cathy O’Neil. 你能想象在未来,对于整个人类性命攸关的决定,不是掌握在三胖手中,而是掌握在算法手中吗?也许这听起来还不错,毕竟,机器做的决定可以不那么情绪化。但是,机器算法就真的那么公平公正吗?作者在本书中正是讨论了算法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 The Telomere Effec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 Healthier, Longer 作者:Elizabeth Blackburn and Elissa Epel. 2009年,分子生物学家Elizabeth Blackburn因为发现端粒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端粒和端粒酶可以保护染色体,是人类抗衰老的关键。这一革命性发现也许是人类实现长生不老梦想的重大突破。 Not in God’s Name: Confronting Religious Violence 作者:Rabbi Jonathan Sacks. 宗教是整个世界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是信徒们的精神世界和肉体寄托。但是一旦这个世界的寄托与不同声音碰撞,暴力就随之产生。Rabbi Jonathan Sacks在他的书中重新梳理了三大宗教的核心,并且研究了利他主义的影响。 点击这里阅读节选: Tools of Titans: The Tactics, Routines, and Habits of Billionaires, Icons, and World-Class Performers 作者:Tim Ferriss. 在这本书中,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蒂姆·费里斯在他的访谈节目《蒂姆·费里斯秀》中采访了200多位世界级牛人,包括象棋天才、硅谷巨子、电影明星、五星上将、职业运动员、对冲基金经理,等等。 其中不乏国内非常熟悉的凯文·凯利、里德·霍夫曼、彼得·蒂尔、马克·安德森等。蒂姆在新书Tools of Titans中总结了这些大师的思维方法、日常活动、推荐书籍。在蒂姆看来,这些大师都是普通人,唯一的不同在于:他们有着正确的理念和习惯。 The Village Effect: How Face-to-Face Contact Can Make Us Healthier, Happier, and Smarter 作者:Susan Pinker. 我们的社交方式正越来越受到技术影响,微信、微博、电子邮件,我们仿佛每天都在通过这些渠道交流,但是又仿佛从来未曾真正沟通过。虚拟社交能不能替代真实的面对面交流呢? 心理学家Susan Pinker显然认为不能。她觉得面对面交流不仅能让我们如沐春风,更能带来真正的健康提升。在本书中,她就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对生活的帮助。 Deep Thinking: Where Machine Intelligence Ends and Human Creativity Begins 作者:Garry Kasparov. 大家一定还记得国际象棋大师Garry Kasparov与超级计算机深蓝的那场对决,《新闻周刊》将这次平手称为大脑的最后一次胜利。十年之后,大师首度开口谈那次比赛:他为这位没有情感因素的对手深感不安。 在书中,他详述了智能机器的发展,并且承认自己对于深蓝的第一印象是错的。大师认为人类的未来还是光明的,因为机器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Principles: Life and Work 作者:Ray Dalio. 桥水基金老大Ray Dalio的这本小册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尤其是李笑来老师新生大学的粉丝们,应该早就读过这本书的原版和翻译版。这实际上是Ray Dalio放在桥水基金网站上给员工阅读的手册。 桥水基金始于Ray Dalio在纽约的公寓,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能做到这一点,Dalio认为是因为做对了两件事情:绝对尊重事实radical truth 以及绝对透明管理radical transparency。在这本电子小册子里,他道出了个人以及公司做决策时的不二法则。 The Checklist Manifesto: How to Get Things Right 作者:Atul Gawande 现代世界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任何一个需要从业人员掌控大量知识的领域都难逃厄运。从医疗到金融,从商业到行政,生活中的错误屡屡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比如:要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需要数十位医护人员正确实施数千个治疗步骤,任何一个步骤的疏忽都可能致人于死地;建造一栋大楼需要联合16个领域的专家,不同的专家可能做出相互冲突的决定,一旦做出错误决策建筑早晚会倒塌。 作者Atul Gawande认为:使用清单,就是为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它能够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如记忆不完整或注意力不集中。 作者在书中提出清单的4大行事原则:权力下放、简单至上、人为根本及持续改善。它们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实用的支持体系,将在复杂的世界中拯救你的生活。 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 作者:Martin Ford 自动化正严重威胁着蓝领工人,但是你觉得白领工作就安全吗?自由市场依赖于消费者,那么如果有朝一日,消费者的人数急剧下跌会怎样呢?在这本书中,Martin Ford深入剖析了这个问题,指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不过这些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我们来个思维大转换(paradigm shift)呢。怕自己十年后下岗的,赶紧去买书看看吧。 The Life Project: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70,000 Ordinary Lives 作者:Helen Pearson. 1946年,一组科学家开始跟踪研究那一年三月出生的新生儿的妈妈们,这项研究是目前人类发展史上历时最长而且尚在进行的项目。记者 Helen Pearson讲述了这项研究的故事,揭示了这项研究对于我们世界观,贫困以及母乳喂养的作用。 Hallelujah Anyway: Rediscovering Mercy 作者:Anne Lamott. Anne Lamott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能够将苦难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化解。在她的这本新书中,她讲述了慈悲为怀原谅他人的力量。她在圣经与流行文化中自由游走,最后得出结论:“Kindness towards others … buys us a shot at a warm and generous heart.” Irresistible: The Rise of Addi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Business of Keeping Us Hooked 作者:Adam Al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