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經方一百首

 Kimtsai 2018-09-18
       [組成用法]
       吳茱萸6~10g、當歸10~12g、芍藥10~12g、川芎6~10g、麥門冬15~20g、半夏10~15g、人參10~15g、阿膠10~15g、桂枝10~12g、丹皮10~12g、生薑6~10g、甘草3~6g。水煎二次,溫服,每日二次。
       [方證]
       1.月經不調、血色暗淡或有血塊。
       2.自覺手足心熱而又惡風、自汗,午後有發熱感,或有頭痛、惡心。
       3.腹壁薄而無力,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腹脹感。
       4.口唇乾燥,舌質暗淡,脈澀。
       [現代應用]
       1.婦科疾病如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發育不全、子宮内膜增殖、子宮内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痛經、閉經等以月經異常爲特征的疾病多見本方證;更年期綜合症、卵巢囊腫、不孕症、習慣性流産、附件炎、胎動不安、老年性陰道炎、外陰瘙癢症、輸卵管不通等婦産科疾病也有陡用的機會。
       2.男科疾病如陽痿、精少不育症、睾丸冷痛、前列腺增生、副睾炎,精液不液化症也一樣可以參考使用。
       3.其他疾病如疝氣、血吸蟲性肝病、濕疹、手掌角化症、冠心病、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等。
       [經驗參考]
       溫經湯是中醫婦科的一張調經良方,後世多用于月經病。如《備急千金要方》載“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斷,或月經來過多,或過期不來”。《古方藥囊》記載了溫經湯的運用範圍:婦人腹脹,手足發熱,唇燥或裂者;或因下利數日不止者;或有月經不凋,或閉經,或月經量過多者;或因寒症久不妊娠者;寒症頭痛,月經不調者.皆宜。因此,溫經湯的“溫”當理解爲“和”,足—張溫和經水的方子。大塚敬節治療一35歲婦女,形瘦貧血。主訴鼻塞、頭痛。曾流産一次,其後不孕。手掌乾而粗糙,擦之沙沙作響,皮變厚而表皮剝落.其處有煩熱。月經不調,無帶下。大便一日兩行,略有下利感,小便頻。左腹直肌硬,且有壓痛。口唇乾。與溫經湯,服用七日鼻塞有好轉,手掌見潤。冉服七日,鼻塞、頭痛、手掌皸裂基本痊癒。經期嗜睡亦消失。據說體重增加2千克。希望有子,至得子而用藥中止(《漢方診療三十年》)。矢數道明治一26歲女子。結婚二年未孕,據基礎體溫表判斷爲無排卵。患者每年僅行經3次,月經量極少。在1年半前開始發生雙手指端粗糙,裂口而疼痛,常全身冷而手心、足心及口唇發燒。診後給予溫經湯,服藥後首見指端粗糙好轉,發燒感消失。繼服5月後,指端之指紋完全恢復正常。1年後妊娠,産一健康女嬰(《漢方辨證治療學》)。王占玺治療李某,女,51歲。患月經淋漓不斷已有月餘,少腹疼痛較重,漏下血塊,并伴上腹痛,飲食不佳,腹脹滿不適。切脈弦細,左關尺較弱,舌胖黯淡,苔薄白,上腹部有壓痛,肝在劍突下三指,此患者素有肝郁脾虛疾患,血瘀氣滞,血不循經,故致漏下不止。治療應先救急,遂投溫經湯加減:吳茱萸6g,丹皮12g,半夏10g,阿膠10g,麥冬10g,炮薑10g,太子參12g,當歸10g,白芍10g,川芎6g,香附10g,小薊30g,甘草6g。服藥2劑後月經已淨,腹脹痛亦減,納增。又投以清肝健脾之劑而癒(《張仲景藥法研究》)。從這些醫案可以看出本方主治月經異常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孕症,同時對于皮膚營養障礙所造成的粗糙狀態也有改善作用。因此,除了用于婦科病外還可治療濕疹、手掌角化症等皮膚病。
       本方是經方中的大方子,從方劑的組成來看,不難發現有桂枝湯、麥門冬湯、膠艾湯、桂枝茯苓丸、吳茱萸湯、炙甘草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的痕迹。可以認爲本方是山這些方劑相合并化裁而來.基于此,我們町以通過這些方劑的方證來加深對本方證的理解。比如,本方證的瘀血證可以看作桂枝茯苓丸證之輕者,故去桃仁;月水過多,此膠艾湯證也;“唇口乾燥”乃麥門冬湯證也;“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此又是“内有久寒”的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證;并由此推測出其人當脈細欲絕,至少脈象不會很充實。從炙甘草湯證來理解,則其人當瘦弱可知;“病下利數十口不止”,有人認爲應當是下血而不足下利。但若爲下血,則方後所言“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這句話豈不是多餘之言?這也不符合仲景惜墨如金的寫作風格。其實,下利不止也并不爲錯,吳茱萸湯即可治療下利。以方測證,病人還可以出現一些或然證,如吳茱萸湯證的頭痛,當歸四逆湯證的凍瘡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溫經湯可作用于下丘腦,促進促性腺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具有調節性激素、改善子宮及周圍組織的生理效應、促進新陳代謝等藥理作用。張紹舜以本方治療子宮發育不良引起的不孕症(新中醫,1988;12:33),也說明子宮是本方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不過,再結合上述治驗中對手指皮膚粗糙、皸裂的治療效果來看,說明本方對末梢循環有改善作用,從而說明其血液調節作用是全身性的。對于婦科應當是通過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來間接改善子宮新陳代謝的,激素調節的參與又使得血液循環對子宮具有選擇性和趨向性。同樣也可以改善腸道循環狀態促進病竈的脩復而治療下利。本方的作用機理是多靶點的,不止作用于循環繫統和内分泌繫統,對于造血繫統、凝血和抗凝繫統的調節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使用本方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把握體質。其人形瘦面色白,營養狀況不佳,多見貧血貌,平素怕冷,大便溏,尿頻而清長,皮膚粗糙或皸裂,或肌膚甲錯,或面部黃褐斑,毛發易于脫落或無光澤,手足多涼,脈象細而無力,舌體多胖大,舌質嫩,邊多有齒痕。二是本方證有手足煩熱、口唇乾燥、暮即發熱等瘀血證,不可誤認作熱證。三是辨别腹證。本方腹證當有腹滿,腹直肌緊張而腹壁按之軟而無力的特點。似乎類似于桂枝湯證的“燈籠腹”。腹雖脹滿卻無包塊可及,總體來看當屬于虛弱性的腹證。四是靈活調整方中藥物的劑量。血虛明顯者,加大當歸白芍阿膠的用量;瘀血甚者,加大川芎、丹皮用量;寒症明顯者,加大吳茱萸桂枝生薑用量。劉渡舟根據臨床經驗,提出凡用溫經湯,必須重用麥冬以滋肺胃之津液、又能通心肺而養營血,同時還能監制吳茱萸桂枝等溫燥而避免耗陰,可以減少服藥後引起的頭暈、咽乾、心煩等副作用(劉渡舟主編《經方臨症指南》)。溫經湯的加味藥多爲香附艾葉、熟地、桃仁等。五是本方應用範圍廣泛,但不是包治一切婦科病的通治方。其證以寒證和血瘀證爲辨證要點,出現發熱時要與丹梔逍遙散證相鑑别。後者的體質狀態比較好,而且情誌因素所占的成分比較大,其證下血多鮮紅或紫紅,質地多粘稠。膈下逐瘀湯證也可見到血瘀證表現,但其寒象則不及本方證。
       [原文點睛]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敷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裏急,肢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産,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 當以溫經湯主之。(《金匱要略》第;二十二篇第九條)
       吳萊萸三兩、當歸二兩、芎勞二兩、芍藥二兩、人參二兩、桂枝二兩、阿膠二兩、生薑二兩、牡丹皮(去心)二兩、甘草二兩、半夏半升、麥門冬一升(去心)。上十二味,以水一鬭,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注論精選]
       程雲來:婦人有瘀血,當用前證下瘀血湯,今婦人年五十,當天癸竭之時,又非下藥所宜,故以溫藥治之,以血得溫即行也。經寒者溫以茱萸薑桂,血虛者益以芍藥歸芎,氣虛者補以人參甘草,血枯者潤以阿膠麥冬半夏用以止帶下,牡丹用以逐堅癥。 十二味爲養血溫經之劑,則瘀血自行,而新血自生矣。故亦主不孕崩中,而凋月水(《金匱要略直解》)。
       吳謙等:婦人年已五十,衝任皆虛,天癸當竭,地道不通矣。今下血數十日不止,宿瘀下也。五心煩熱,陰血虛也;唇口乾燥,衝任血傷,不上榮也;少腹急滿,胞中有寒,瘀不行也。此皆曾經半産崩中,新血難生,瘀血未盡,風寒客于胞中,爲帶下,爲崩中,爲經水愆期,爲胞寒不孕。均用溫經湯主之者,以此方生新去瘀,暖子宮補衝任也(《醫宗金鑑》)。
       尤在涇:婦人年五十所,天癸已斷而病下利,似非因經所致矣,不知少腹舊有積血,欲行而未得遽行,欲止而不能竟止,于是下利窘急,至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者,血結在陰,陽氣至暮不得人于陰,而反浮于外也。少腹裏急腹滿者,血積不行,亦陰寒在下也。手掌煩熱,病在陰,掌亦陰也。唇口乾燥,血内瘀者不外榮也,此爲瘀血作利,不必治利,但去其瘀而利自止。吳茱萸桂枝、丹皮人血散寒而行其瘀,芎、歸、芍藥、麥冬阿膠以生新血,人參甘草、薑、夏以正脾氣,蓋瘀久者榮必衰,下多者脾必傷也(《金匱要略心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