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症状的讲解--流涎

 四哥7qkoszbzyl 2018-09-18

流涎症是指小儿唾液过多而不自觉外流的一种常见症状,早期推拿调理效果良好。



【病因病机】

该症多由于过食辛辣肥甘,脾胃积热,或后天不足,脾气亏虚所致。

脾胃湿热:食母乳过热或嗜食辛辣之物,以致脾胃湿热,熏蒸于口而致流涎。

脾气亏虚: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气亏虚,固摄不及,以致唾液外流。

【临床表现】

1. 脾胃湿热:流涎黏稠,口臭,不思饮食,腹胀,大便秘结或热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2. 脾气虚弱:涎液清稀,口淡无味,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懒言,饮食减少,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



【调理方案】

1.脾胃湿热

治则:清脾胃湿热

推:清脾,清胃,清大肠,清小肠,揉曲池,取天河水,补肾阴,运水入土,掐四缝,推四横纹,关一腑三,顺摩腹,倒捏脊,下推七节骨,揉龟尾。

贴:便秘贴或消食贴(神阙),便秘配合畅爽油

灸:灸10~15分钟

2.脾气虚弱

治法:健脾益气,固摄升提

推:补脾,补肾阳,二马,顺运内八卦,推三关,摩揉百会,逆摩腹,足三里,正捏脊。

贴:健脾贴(神阙),遗尿贴(关元或命门)

灸:灸15~20分钟

【注意事项】

1. 不宜用手刺激患儿腮部。

2. 患儿下颌部及前颈、胸前部宜保持干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