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多年前日军强掳盛泽平民, 四年多岛国苦役仅一人生还

 吴越尽说 2018-09-18

七十多年前日军强掳盛泽平民,

四年多岛国苦役仅一人生还

 

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施方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200812月底,一位北京网友发出《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的帖子,称在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了中国抗战将士的遗骸,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纷纷发出接抗战英魂回家的呼吁,从而揭开寻找烈士的序幕。

 
巴新中国军人墓碑

 

    在找寻“四行保卫战”烈士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披露,侵华日军在60年前强征中国平民、战俘充当劳工并加以迫害早已不是新闻,但万里之外的南太平洋小岛竟也曾浸染中国劳工的血泪,却是于近日才被揭露出来。

1999年,纪念馆开设了关于'被强征到日本的中国劳工调查’的课题研究,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一位巴新劳工幸存者。”李宗远副馆长介绍说。

     幸存者施方舟老人,原籍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于1943年夏季被日军掳走,在巴新度过了4年多悲惨的劳工生活。据抗战馆编研部唐晓辉介绍,在征集被日军强征到海外劳动的资料过程中,他们在上海意外找到了一位被日军强掳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国劳工施方舟,这位已经82岁的老人,19438月在家乡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被日军抓捕,该镇有780人同时被抓。随后施方舟等1500名中国人被掳至巴布亚新几内亚服苦役,日本投降后,仅存700多人。1947年,施方舟在国际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回到广州,是盛泽镇唯一一位幸存回国者。据了解,二战期间被日军强征的中国劳工曾远至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此次调查的最新发现。

 
被日军强征的中国劳工

 

    “施老的讲述令我们非常惊讶,原来日本不仅在中国占领区、日本本土使用中国劳工服苦役,还把劳工运送到了万里之外的南太平洋。”李宗远说。

为建设海空军事基地和防范澳大利亚进攻的屏障,侵华日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修筑了大量工事,其间强征千余名中国劳工上岛。为掩盖罪行,日军在战败后将有关南洋劳工的档案资料销毁殆尽,数千名中国劳工的血泪就此湮没60余年。巴新的劳工有两批,一批来自华北,为日军饲养战马;一批来自江浙一带,为日军修筑工事。后者除强征的平民外,还有大量中国战俘。在巴新前首府拉包尔发现的中国“四行保卫战”抗战将士遗骸,就是这批战俘劳工中的遇难者。

“八百壮士”,是193710月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524团官兵。当时号称八百壮士,实际只有400余人。将士们顽强阻击日军四天五夜,击毙日军200多人,成功掩护大部队撤退。抗战期间,“八百壮士”成为国人同仇敌忾、誓死报国的一面旗帜。完成任务后,官兵们奉命撤退到租界集中营,被软禁长达4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孤军”将士被移交给日本,先被押至上海宝山营房,后又被押往南京老虎桥监狱。1942年,日军从老虎桥调出1000余名战俘到南洋做苦工,据说其中就有数十名孤军官兵。

 
战后日本千方百计销毁这批档案

 

施方舟老人曾向李宗远描述,中国劳工在南洋过的是“刺刀下的生活”。“劳工被塞在装牲口的舱底,从上海到巴新,漂泊了整整45天。”船上分给劳工的淡水非常少,一些人口渴难忍,只好喝自己的尿液。有位劳工悄悄去厨房找淡水喝,被日军岗哨发现,对方用刺刀逼着他跳进大海,葬身鱼腹。

 
被强征的中国平民

 

大批劳工在途中就被迫害致死,活着登上小岛的劳工,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生活。日军分配的劳役异常繁重,居住条件又极差,许多劳工因水土不服而患病。为了节省供给,日军竟逼迫劳工自己挖坑,把生病的劳工活埋。不少人因为忍受不了迫害而跳海自杀。同批1500名劳工,最后只有一半生还回国。与施方舟一同被抓的780名盛泽镇同乡,只有施方舟一人生还。

按照1999年施方舟老人已82岁计算,如今已101岁,不知这位受尽日军折磨、死里逃生的老人是否还在世?

(根据新闻报道编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