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光蒲公英”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

 健康慢走 2018-09-18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内容

共青团西安市新城区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农民工子女、贫困家庭子女、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按照“1名志愿者+1名帮扶对象”的方式,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开展关爱行动。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帮扶结对人数达1121人,累计开展活动12060余次。目前,该项活动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校地互动式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了“蒲公英”的品牌效应。

(二)实施地域、受益对象

帮扶活动以各街道建立的“阳光蒲公英”志愿服务工作站为对接工作的地点,以“重点青少年”所在社区建立的“阳光蒲公英之家”为活动场地。起初来自3所高校的100名志愿者队伍目前发展到来自12所高校的1121名志愿者队伍,帮扶的对象由之前单一的“农民工子女”扩大到贫困家庭子女、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残疾人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

(三)项目解决的问题与社会效益

针对这些“重点青少年群体”认知偏差、情感失落、自我封闭、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以及提高学习质量等内容展开帮扶。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了一个家庭,激励重点青少年积极地面对人生,增强对美好道德生活的向往和创造未来幸福生活的信念,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活动以结对帮扶“重点青年群体”的形式开展,一方面为青年志愿者与这些群体关爱帮扶、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另一方面开展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令他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这些“重点青年群体”深切感受社会关爱,健康成长。

二.亮点及成效

1.通过“爱心卡”和“帮扶卡”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次数,每年底进行综合评定,为帮扶活动打志愿服务分,此分数可以作为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学分,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有效的开展。

2.在帮扶活动中,志愿者们根据帮扶对象的性格特点、学业状况、家庭现状,制定不同的帮扶策略,设计开展的“完美主角”、“走进心灵”等特色的针对性活动,帮扶活动效果显著。

3.通过“阳光蒲公英·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我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注册管理,切实推动新城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规范化开展。

4.把“阳光蒲公英·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活动当作我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阵地和落脚点,以建立社区阳光蒲公英工作站、街道阳光蒲公英工作点为依托,不断推动我区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树立新城区“蒲公英”效应。

三、项目周期

“阳光蒲公英”项目作为长期性志愿帮扶活动,每年定期开展活动,按照逐年上升帮扶人数与结对人数,逐步深化活动力度推算,项目周期为永久型项目。

四、规划方案

“阳光蒲公英·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活动开展以来,近千名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超过千余人次的农民工子女得到了长期性、全方位的帮扶,丰富了留守及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课外活动及业余生活,畅通了农民工子女与亲人的亲情联系渠道,构建了建设地社会动员和社会筹资的工作平台,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有形载体。

我们通过对比“阳光蒲公英”活动近年开展的实际情况,由前期针对重点青少年的全覆盖向对重点青少年的深层次帮扶转型,促进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发展,今后将进一步规范对志愿者的管理考评奖惩机制,细分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扶项目,不断创新和设计载体,创造新的有效的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机制和方法,创造新的经济社会变革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创造当代中国青少年所喜爱和接受的新的精神时尚,不断传播志愿服务文化,有效推动活动切实帮助重点青少年群体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五、管理制度

“阳光蒲公英·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项目由共青团新城区委直接管理,高校志愿者与重点青少年群体均受团区委的指导与监督,团区委通过对每名志愿者发放“阳光蒲公英爱心卡和帮扶卡”,签订结对协议,年底对全年累计与帮扶对象开展活动次数进行监督考核等形式,持续深化多层次的帮扶和志愿服务。

六、运营模式

“阳光蒲公英”活动以各街道建立的“阳光蒲公英”志愿服务工作站为对接工作的地点,以“重点青少年”所在社区建立的“阳光蒲公英之家”为活动场地,坚持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全团一盘棋和各街道自身创造相结合,按照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推进的模式,实现上下联动、横向联合、资源整合,以团组织主导、高校配合、街道社区摸排、志愿者参与、重点青少年受益的运营模式,全年有计划、经常性的开展帮扶活动,扎实推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