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版《内科学》里的中医残迹

 昵称41082923 2018-09-18

我在大学读的《内科学》是第二版,印象中,几乎每个病的治疗中都有中医的内容。毕业后,每当新版出来,我都要看一遍。到2008年的第七版,中医内容已经很少,只剩些残迹,当时写了一篇《内科学里的中医残迹》。转眼十年过去了,《中医药法》颁布一年多了,中国大地上,中医风生水起,好不兴旺,这时,最新第九版《内科学》也出来了。我很好奇,那里面的中医是否也复兴了呢?

我们看看。

在第七版的《呼吸系统疾病》一篇里有两处提及中医,一是《上感》一节:“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一章有:“祖国医学有许多单方及配方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与西药治疗起协同作用,减少患者对放疗、化疗的反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在巩固疗效、促进、恢复机体功能中起到辅助作用。”

第九版中,仍然是这两处。《上感》:“可辨证给予清热解毒、辛温解表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肺癌》:“祖国医学有许多单方、验方,与西药协同治疗肺癌,可减少病人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促进机体机体抵抗力的恢复”语言上更为精炼一点,内容没有实质变化。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药物和方案,似乎只是要学生相信,也有中医治疗这一说。

在第七版的《循环系统疾病》中也有两处提到中医,《稳定型心绞痛》:“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以‘活血化瘀法’、‘芳香温通’和‘祛痰同络’法最为常用,此外,针刺和穴位按摩治疗也可能有一定疗效。”《心肌炎》:“近年来采用黄芪、牛磺酸、辅酶Q10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心脏功能等作用,具一定疗效。”第九版中这两处给删掉了。

第七版的《消化系统疾病》提到中医的有三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抑酸或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动力药、中药均可试用。”《肝硬化》:“中医药治疗内硬化历史悠久,一般常用活血化瘀药为主,按病情辨证施治。”《胰腺炎》“中医药,对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疗效,主要有:柴胡、黄连、黄芩、枳实、厚朴、木香、白芍、芒硝、大黄等,随症加减。”这些在第九版中全部被删除了。第七版中没有“病毒性肝炎,第六版中《慢性乙肝》有:“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对病毒的作用尚未肯定。”第九版增加了《病毒性肝炎》一章,没有提到中医。又增加了《药物性肝病》一章,定义说:“药物性肝病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这个定义把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悉数列为药肝的病因,似乎意味深长。

第七版的《泌尿系统疾病》的中医内容是全书最多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风水’,多由于感受风寒,风热及湿邪所致,疾病分两个阶段,即病变发展期和恢复期,病变发展期有外感表症及水肿、尿少、血尿等症状,次期中医治疗往往采用祛风利水、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治疗法则,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加减。恢复期主要为余邪未尽,正气虽有耗损,但临床表现虚症不明显,故治疗仍以祛邪为主。”《肾病综合症》:“单纯中医中药治疗NS疗效出现较慢,一般主张与激素和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并从“辨证施治”、“拮抗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雷公藤总甙”三个方面详细谈了具体用法。第九版的《泌尿系统疾病》删除了所有的中医内容,只在《慢性间质性肾炎》中提到“中草药,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是该病的病因之一。

第七版的《血液系统疾病》中只在《出血性疾病概述》提到:“传统医学称出血性疾病为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药中有止血作用的药物相当多,如蒲黄、重楼、柿子叶粉、血凝片等有减低血管通透性、收缩血管的作用,血余炭粗晶液、大黄等有增强血小板功能的作用,荆芥炭脂溶性提取液、赤石脂、血余炭粗晶液、党参注射液等可增强止血功能”。第九版在同样的一章中简化为:“传统医学称出血性疾病为血症,中药中有止血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也时有应用。”这个可以理解为现状描述,比如阿胶,在临床中不是“时有应用”,而是“广泛应用”,但贫血一章不提它。

第七版的《代谢和营养疾病》的总论提到:“祖国医学对营养病和代谢病早有记载。例如对脚气病、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均有论述,并提出很有价值的事饵疗法,不少沿用至今。”第九版删掉了这段话,只在《糖尿病》一章提了一句历史:“我国传统医学中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畴,早在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

《风湿性疾病》中没有中医内容。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毒蛇咬伤中毒》里仍保留了中医:“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中药在救治毒蛇咬伤中有丰富的经验和实际的效果。我国毒蛇研制的中药制剂有广东蛇药、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片)、湛江蛇药、云南蛇药、福建蛇药等。以南通蛇药为例,首次口服20片,以后每隔6-8小时服10片,同时适量药片(10-20片以能够覆盖肿胀区为宜)碾末调制成糊状于伤处肿胀区域外敷,每日一次。治疗时间根据症状缓解情况而定。”这段话在第九版中是特别的存在(另类),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写出了非常具体的用法,肯定了不同地域的蛇药都有实际效果。显然,编者对中药蛇药临床效果非常有信心,遗憾的是,这种难得的疗效作者没有给出证据和原理。

总之,第九版内科学里的中医残迹更少了,只剩下上呼吸道感染、肺癌和毒蛇咬伤。这一点残迹是必须有的,正如人体的阑尾一样。

不过,中医粉们也不必沮丧。第九版中医内容越来越少,总论里却赫然出现了'整合医学'的概念。中医在内科学里黯淡萎缩,说不定在'整合医学'里会大放异彩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