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周年 | 中铁电气化局里程碑工程之高速铁路篇

 碎羽轩 2018-09-18
    中铁电气化局走过了60年发展历程,承建了全国60%以上的电气化铁路、60%以上的高速铁路、70%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四电工程,为中国跃居世界电气化铁路第一大国、高铁第一强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60周年之际,中铁电气化局评选了30项里程碑工程。这些工程反映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历程,是我国电气化铁路的里程碑。
    中铁电气化官方微信今天向您展示高速铁路领域的10项里程碑工程。


1

广深线准高速铁路
广深线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第一条时速200公里电气化铁路,首次采用钢柱大跨度硬横梁、自动过分相、无交叉线岔等装置,采用接触网一次到位超拉技术,标志着中国铁路已向高速化迈进。线路西起广州东站,东至深圳罗湖桥站,正线全长140公里,1993年12月9日开工,1998年7月22日建成开通。


2

秦沈客运专线
秦沈客专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中国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客运专线。首次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快速铁路建设技术与装备,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度”312km/h。线路南起秦皇岛,北至沈阳,正线全长292公里,2001年10月15日开工,2002年12月31日建成开通,彻底打破了国外高铁技术的垄断。


3

京津城际铁路
京津城际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系统集成总承包模式,施工测量依据CPⅢ数据,使接触网安装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采用V/X变压器组AT供电,试验速度394.3km/h,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线路北起北京,南至天津,正线全长115.2公里,2007年6月3日开工,2008年8月1日建成开通。


4

武广客运专线
武广客专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中国第一条牵引供电核心设备国产化、时速350公里的客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技术体系,接触网零配件国产化技术性能全面提升,创造了双机重联动车组时速394.2公里世界纪录。线路北起武汉,南至广州,正线全长968.52公里,2008年3月5日开工,2009年12月9日建成开通。


5

哈大客运专线
哈大客专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中国第一条高寒地带的350km/h客运专线,建立了严寒地带牵引供电关键技术标准,形成了一套适应严寒地区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系列化设备、施工机具、技术标准。线路北起哈尔滨、南至大连,正线全长896.4公里,2009年10月27日开工,2012年12月26日建成开通。


6

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铁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世界上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标准最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实国产化的350km/h高速铁路,是中国运输能力和运输密度最高的客运专线。动车组试验创造了486.1km/h的速度。线路北起北京,南至上海,正线全长1318公里,2009年12月1日开工,2011年6月30日建成开通。


7

沪昆客运专线
沪昆客专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第一条分段建成里程最长的主干线客运专线。由沪杭、杭长、长昆客专组成,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铁,是国家“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252公里,沪杭段2009年10月10日开工,长昆云南段2016年12月28日建成开通,标志全线开通。


8

兰新客运专线
兰新客专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第一条高原、高寒、大风区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首次采用330kV等级的牵引变电所;建立了高速铁路大风区域接触网技术标准。线路东起兰州,西至乌鲁木齐,正线全长1776公里,2013年3月23日开工,2014年12月26日建成开通。


9

宝兰客运专线
宝兰客专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铁路总公司客专建设“一次达标”示范线工程。采取“规范工艺标准,加强现场检查考核,强化物资进场检验,落实工序签认”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全过程受控。该线是横贯西北与中、东部地区的客运主通道,东起宝鸡,西至兰州,正线全长341.83公里,2015年8月26日开工,2017年7月9日建成开通。


10

京沈客专辽宁段
京沈客专辽宁段是中铁电气化局承建的中国高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标准示范线,以“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为支撑,示范引领了中国高铁四电工程新标准。该线采用新型牵引供电技术及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的水平提升。线路北起沈阳,南至辽宁与河北省交界处,正线全长406公里, 2016年7月19日开工,2017年12月30日主体建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