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配不配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老师?

 冬竹456 2018-09-19

10

09-2018

国学君按

他,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老师

孔子 来自国学一刻 08:12


作者:问心浅笑   主播:佳萌


有人说,如果让孔子来过现在的教师节,他是个不合格的老师!

 

因为他的升学率太低。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杰出者十人。也就是说三千学生里,考上重点大学的才十个人,即2.4%的升学率。

 

因为他不热爱岗位,动不动就去出国开讲座,一有机会就想跳槽去从政。

 

他还违反师德规范,公然向学生索要钱物:“交十条干肉,我就给你教知识。”

 

甚至还辱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老师。


有教无类  

                               

春秋末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紧缺的时代。

 

孔子在这样的时期,提出了“有教无类”。选择了传授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就是孔子的弟子。

 

孔子弟子还分别来自不同的阶层。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而孔子所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这便是孔子对“有教无类”的实践。

 

同时,孔子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

 

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

 

你说,孔子配不配被称为中国的第一个老师?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先是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再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


同样是一个“仁”。不同的弟子在孔子这里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孔子对得意弟子回颜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


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对子贡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利口巧辩,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


孔子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訒。


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是在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


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回答的,学生可以具体到自身。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你说,孔子是不是个有教育方法的好老师?



我非生而知

 

孔子从来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错误。

 

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


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所以他通过《诗》《书》《礼》《乐》等文献来教育学生。

 

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

 

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一起坐车回乡,一个小孩在路上用砖石泥土做了一个城池,挡住了去路。

 

孔子要小孩给他让一下路,小孩却说:“先生,车应该给城池让路,而不是让城池给车让路,你说是吗?”孔子听了,大吃一惊,感慨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你说,孔子是不是学到老的好老师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

 

“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

 

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

 

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

 

孔子默然沉思,良久后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

 

师襄子离开座席连行两次拜礼,说:“我老师说这乐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这就是孔子对学和思的实践。你说,孔子不是个好老师吗?


孔子一生所收弟子三千多人,三千多人脱盲是个什么概念?


这三千人再收弟子,弟子再收弟子呢?

 

所以尊孔子为圣人是很应该的,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孔子功不可没。


你说孔子还不是好老师吗?


国学一刻送书活动来啦

内容简介

诗学大师胡怀琛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八位诗人收入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并对他们的代表诗歌逐一进行分析、解读,引领读者欣赏中国诗歌之美。

参加国学一刻送书活动

在本篇文章底部留言点赞留言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会获得一本《中国八大诗人》的纸质书,每人每月只有一次获奖机会。(每日的点赞数截至时间到第二天文章推送早上8:00前)

*作者简介:问心浅笑,洛子帅大弟子,一个爱笑的女孩,缓慢而不后退地写作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