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话说得如此准确精当,恰到好处,你不能不服。是说,不符合义理原则底线的富贵,不值一提,不屑一顾,一时炫目居高,终无任何意义。等于说,如果义且富贵,成为成功者,可以首肯,却毋庸赘言。 没有说太多太重,说多了说重了反而显得过分在乎富不富,贵不贵了,反而俗了。再说,说的是不义,是道义问题尚不是作奸犯科,社会上总是难免有不义者钻空子占便宜的可能,通过不仁不义的手段富且贵了,却又不好齐之以刑。痛斥之为渣滓、罪恶、公敌、妖孽,也没什么意思。孔子嘲之曰,浮云而已。轻视之可也,并不红眼与仇富。 今天的贪腐分子,则不仅是不义了,是违纪,更是犯法,他们可没有高悬在浮云上的飘飘然,他们必须接受应有的惩处。 孔子称赞的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给义而贫贱的高士唱赞歌。 孟子还引用曾子的言论,专门分析说:“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就是说,要以仁义道德自豪,根本用不着羡慕富贵,无需在豪门大款面前自惭形秽。孟子又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道德品质(应该加上才干)是天赐爵位,公卿大夫,不过是人间爵位。如此这般,怀才不遇之类的言语其实没劲。至于会不会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当真不义者常富贵,义者却动辄贫贱狼狈,捉襟见肘,那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摘自《组工文萃》2018年第七期) 稿件来源:《读书》 责任编辑:井宁 新媒体编辑:宴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