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缬草的根及根茎。 【性味】《新疆中草药手册》:味辛微甘,性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功能】《陕西中草药》: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 【主治】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文献】 ①《科学的民间药草》: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 ②《山东中药》:治妇女经闭,月经困难。 ③《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 ④《陕西中药志》:治心悸及腰痛。 ⑤《陕西中草药》: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克山病,心脏病(心肌炎、产后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腰腿痛,胃肠痉挛,关节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成分】 ①挥发油类:根含挥发油0.5~2%,有单萜和倍半萜两类,其中倍半萜有镇静的生物活性。主成分为异戊酸龙脑酯;还含龙脑、l-莰烯、α-蒎烯、d-松油醇、l-柠檬烯、吡咯基-α-甲基甲酮、α-葑烯、月桂烯。 ②环烯醚萜类:缬草包含的缬草三酯类是环烯醚萜类成分的混合物,具有镇静活性。 ③木脂素类:有较强的血管舒张活性。 ④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如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降低血糖、舒张血管和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减少冠心病发病率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还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具有程度不等的抑菌活性。 ⑤其他成分:生物碱、氨基酸、咖啡酸、绿原酸、鞣质、树脂、谷甾醇等。 【药理活性及作用】 ①抗抑郁活性:缬草素醇等显示强的抗抑郁作用。 ②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缬草提取物在临床上用于镇静、催眠、抗惊厥。缬草具有镇静作用,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降低反射兴奋性。缬草可减少睡眠的潜伏期,明显提高睡觉质量;缬草根提取物能提高大脑皮层觉醒波的电刺激阈值。 ③对循环系统作用:扩张冠状动脉,修复血管平滑肌,恢复血管弹性,调节血压,调节血脂,抗心律失常,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清除血管垃圾,降低血液黏度,防治血管狭窄(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过度增殖、迁移、分泌是引起血管狭窄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宽叶缬草能抑制兔VSMC的DNA合成,故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预防血管狭窄的药物)。 ④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宽叶缬草挥发油有很强的抗实验性肺水肿作用,是其强烈扩张小动脉、静脉,改善微循环,显著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流量,有效地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从而大大改善了心肌缺血状态与舒缩功能障碍;抗心律失常;降低机体氧耗;减慢心律降低心肌氧耗等综合影响的结果。 ⑤抗菌及抗病毒作用:从缬草中提出的总生物碱有抗菌作用 ,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效力较好。 ⑥细胞毒和抗肿瘤作用:环烯醚萜成分有细胞毒性,并有抗肿瘤作用。 ⑦保护肾脏:缬草油可明显减轻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肾小球体积缩小、系膜增生,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 ⑧镇痛作用:异缬草酸内的醚油及生物碱具有温和的镇静安神、抗抑郁作用。 ⑨抗老年痴呆:能明显减轻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I区神经元损伤,改善大鼠行为学的异常和空间认知障碍,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另外根及根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⑩其他活性:缬草制剂还有加速体内凝血过程、抗利尿、抗氧化、抗疲劳作用。缬草也用于变态反应病、经度辐射后遗症的治疗。 ⑪缬草组方:改善睡眠、延缓衰老(缬草助眠方);舒张血管,降脂降压(缬草心脑方) ⑫毒副作用:詹国瑛等对缬草进行了毒性及致突变性测试 ,结果表明 :小鼠经口LD50 测定属实际无毒范围;小鼠精子畸形、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 Ames 试验均为阴性,无诱变作用。说明缬草食用安全。 ![]() |
|
来自: 昵称59417526 > 《缬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