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基础知识——书法术语(二)

 cocosyl 2018-09-19

王兴之夫妇墓志
    立于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为同一块墓石两面分别刻夫妇两志,分别刻于340年和348年,字迹相同,出土于南京栖霞区燕子矶人台山。其墓志笔画挺直,棱角方整,如刀削状,有稚拙厚重之书风,与北朝碑刻有相近之处。
    王妃王慕韶墓志
    天监十三年(514年)刻。楷书,书体严谨,工整典雅,清劲妩媚,笔法劲健,结体谨严。

    王居士砖塔铭
    正书,十七行,行十七字,上官灵芝撰文,敬客书。此塔铭刻于唐高宗显庆三年。此砖铭瘦劲秀逸,淳雅整饬,婉润秀整,笔调轻重咸宜,酷似褚遂良书,为唐砖中佼佼者。

    天亡殷

    又称大丰殷,高24.2厘米,口径21厘米,昌周武王时期的器物。内底有铭文八行七十七字。铭文大意是记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举行大封典礼并文王和上帝,天亡辅助武王举行祭祀受到赏赐,因铸此殷,以记荣宠。和一般商代铜器不同,它是传世较为可靠的最早的典型西周铜器。其铭文“丕县王则省,丕王则赓。”对偶工整,用韵协调,为商代卜辞和金文所未见,它不仅开创千古词赋的先河,同时也看出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
   天发神谶碑
    又名《天玺纪功碑》、《三断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苏江宁,已毁。传为华核文、皇象书。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
    元书纸
    古称赤亭纸。采用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书写用纸。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在古代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

    元羽墓志
    立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其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苍劲不足《张猛龙碑》而凝链端整足以并驾,浑脱北朝粗犷之风。

    开通褒斜道石刻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的摩崖石刻。为现存东汉石刻的最早一种,是备有篆字笔法的隶书,无波磔,字形大小错落有致,别具天趣,古意盎然。清杨守敬评其:“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之谓神品。”。

    云书

    1.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2.称佛道的典籍。

    云峰刻石
    云峰山摩崖石刻在山东省莱州市东南。与天柱山石刻一起统称“云峰刻石”。现存北魏刻石16处,共40余种,北齐刻石一处。山腰以上有《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等碑刻。山顶有《云峰之山题字》《九仙之名题字》《赤松子》等题字。东西两侧峰亦有题字、碑记。山口南端巨石上有《当门石坐》及《右阙题字》。其中最珍贵的碑刻当属《郑文公下碑》。 《郑文公碑》系北魏光州刺史(后转青州刺史)郑道昭所书。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之一。书法风格以自然美见长,上承篆隶,下开隋唐,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空和尚碑
    全称《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唐严郢撰,徐浩书。唐建中二年建于长安。《金石萃编》载: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广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八字。

    五十六种书
    唐韦续撰。系由五易、八体、十二时书、三十三体相加,去其五易、八体中重复述及之大小篆二种书,而得五十六之数。
    五指执笔法
    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瓦当文

    瓦当上所刻的文字。多用吉祥语,如“延年益寿”、“千秋万岁”之类。字体多用小篆,随势诎曲,间有方整者。清王昶《金石萃编》收有秦汉瓦当文字。
   艺舟双楫
   清代书法理论著作。包世臣著。该书内容包括论述作文、作书两部分,是《安吴四种》之一,对中国近代书坛影响很大。作者论书一反清代书坛对赵孟頫、董其昌的偏爱,对改变清代书法风气具有重要影响。其书法理论的立足与方法,都与前人有所不同。
   戈法
    永字八法以外的笔法之一。戈法可分两种:一种是横画较长,斜竖笔下笔时逆笔上行停顿回峰往右斜下行,至停顿收峰挑出。其斜右竖画和横画相交处为横画的二分之一处。下笔时逆峰斜向左上方,回峰停顿向下行时出现第一个小弧度,再向右下行至停顿收笔跳出,又出现一个小弧度,形成向左向右上下两个小弧度,另一种横画短的字,其戈的斜竖画则靠近横画的末端处交错,只有一个弧度。
   中锋
    又称“正锋”。书法术语。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以区别于偏锋。它是各种笔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笔在运行中,主峰在笔画中间,这叫中锋行笔。这样写出的线条才圆浑而有质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宋徐铉善小篆,映日观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其中,无有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
    中堂
    是悬挂在中式房屋的厅堂上首墙壁的中间,两旁往往配有一副对联,其画幅比较大。
    中秋帖
    又名《十二月帖》。晋王献之尺牍,草书。原五行三十二字,后裁去二行,现三行二十二字。明董其昌刻入《戏鸿堂法帖》,所佚二行以《淳化阁帖》补入。此帖运笔爽利,如公箸画灰,连续无端末。清代作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中岳嵩高灵庙碑
    北魏著名碑刻之一。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一说太延年间(435~440)立。楷书,23行,行50字。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书体。康有为评此碑书为“体兼隶楷,笔互方圆。”他把此碑碑阴书法和《正道昭碑》并论,称为“高美”。由于它脱胎于魏晋隶书,所以隶书森严;又因为是尚未成熟的楷书,故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

   内拽 
    指意在收敛的笔势。近人沈尹默认为:“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拽所成。”又说:“要用内拽法,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的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心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毫摄墨,不令溢出画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
   内擫外拓
    内擫,指意在收敛的笔势;外拓,指意在纵放的笔势。近人沈尹默认为:“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擫所成;反是,必然是外拓。后人用内擫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说大王(羲之)是内擫,小王(献之)则是外拓。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而实增。”并指出:“内擫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
    冗笔
    诗文书画中多余的笔墨。
    月仪帖
    传为西晋书法家索靖所书,是章草名帖。我们今天见到的是《邻苏园法帖》拓本,纵32厘米。《月仪帖》为书信文例,按月令书写。但传至今日,该拓本已缺四至六月,计18页。
    手卷

    也称长卷,在比较狭窄的横条纸上书写,内容大多是较长的文学作品。这种长卷可以一气往后写下去,故书体大多是楷行草书。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手笔
    1.亲手所写或所画的东西。犹笔迹。指所写的书信或指所写的诗文。
   2.指所设计或所办理的事。
    3. 谓执笔写作。
    4. 排场;手面。
    5. 指办事的气度。
    毛边纸
    宣纸的一种,也称“毛太纸”,一种用竹纤维制成的手工纸。原产我国江西 、 福建等省。色浅黄,质细,适合毛笔书写和印刷古籍。为我国旧时用途最广的纸。虽质地较紧密,但韧性差,色也不洁白,不宜长期保存。

    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笔致谨严,字形整齐有致,相异于一般金文的豪放逸纵,结字略带长形,显得劲挺瘦劲,全文布局气象温和,历来被视为周代篆文的正宗。
    长卷
    见“手卷”
    长款
   题款字数多的叫作长款。参“款书”。
    长毫
     1.锋颖较长的毛笔。唐张怀瓘《隶书赞》:“长毫秋劲,素体霜妍。”
    2.细长的毛。唐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诗:“主人东溪老,两耳生长毫。”

    升元帖
    法帖名。南唐后主李煜出所藏古今法帖刻石,有“升元二年三月建业文房模勒上石”字样,故称。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书碑帖》:“江南后主,尝诏徐铉以所藏古今法帖入之石,名‘升元帖’。此刻在淳化之前,当为法帖之祖也。”

    分书

    1.汉字书体名。即八分书。清周亮工《宋比玉临董文敏各体十九首跋》:“比玉,人知其善分书,不知其行楷俱登峰造极。”清捧花生《画舫馀谈》:“孙渊如分书,亦在赵廷桂家。”参见“ 八分 ”。

    2.子孙分家析产的凭据。

    分布法

即“分行布白”法。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在“分布法”一则中所讲的书法分行布白的技法。
    分行布白
    书法上指安排字体点画和布置字、行之间关系的方法。字体的点画有繁简,结构也有大小、疏密、斜正。分行布白的要求,是使字的上下左右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以达到整幅分布稳称。
    分隶偶存
    清代康熙年间进士万经的作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论文之一。

    公卿将军上尊号奏
    又名《劝进碑》,碑文内容为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刻立。高3.32米、宽1.02、厚0.32米,有穿。额题篆书阳文“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文隶书,32行(后10行刻于碑阴),行49字,有不少字残毁。传为王郎文、梁鹄书、钟繇携刻,世称三绝。是东汉晚期成熟的隶书,也是隶书发展末期,极为工整划一,精妙平稳,但无灵和雍荣之态。有向楷书转变的痕迹。

    丹墨
    朱墨和黑墨。古人用于书写与点校书籍。宋苏轼《送刘道原归觐南康》诗:“朅来东观弄丹墨,聊借旧史诛姦彊。” 宋黄庭坚《与徐彦和》:“所寄诗文,久乃得。熟观之,极见琢磨之功。奉想丹墨之暇,左右经史时,以古人用心处,一浣刀笔之尘也。”
    凤眼
    书法术语,执笔法的指法名称,握管时,大拇指节骨挺直,里侧呈微凸伏,与内弯的食指构成狭长形的缝隙,因美其名为“凤眼”。大指骨外凸,虎口空圆者称“龙眼”,是另一种执笔法。
   今隶
    正书的古称。正书 由汉隶发展演变而成,在唐代仍把正书沿称为“隶书”。如《唐六典》载:“校书郎正字,掌雠 校典籍,刊正文字。其体有五:……五曰隶书,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此“隶书”即指当时通用的正书。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又别称正书为“今隶”。明代李贽《疑耀》称:“唐以后之楷书称为今隶,因谓汉隶为古隶。”陆深《书辑》所称”钟王变体,谓之今隶”,则又泛指魏晋以来之楷书而言。
   今草
    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唐代张怀瓘《书断》载:“(王)献之尝对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仓颉篇
    秦李斯著。原是教育学童识字的字书,秦始皇帝统一文字时又成为小篆书体的样板。《仓颉》、《爱历》、《博学》3篇,断 60字以为一章,凡 55章,统称《仓颉篇》。参'爰历篇"。
   殳篆
    也称“殳书”,秦书八体之一。是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特别是武器上的一种篆书,是一种适应器形需要的装饰性极强的书体,类似现代的美术字。从秦“大良造鞅戟”和“吕不韦戈”上的文字看,结构不脱小篆,书法作风和秦权、秦诏版上的一样,草率省便而近于隶书。徐锴《说文系传》:“殳体八觚,随其势而书之也。”现代有的学者认为秦代若干觚形的权上较方整的书体,如“栒邑权”,也是殳书。
   乌丝栏
    指在纸或绢素上画或织成的黑色界格。亦泛指有这种黑色界线的书法用纸。唐界墨浓而细,宋界墨淡而理粗。北宋黄庭坚服膺五代杨凝式书法,有诗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前人也有把其解释成书法用笔的,《书法三昧》称:“乌丝栏者,锋正则两旁如界。”
   方圆
    指字的用笔和形体上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从用笔上讲究方圆之术的,如元代刘有定《衍极·注》称:“执笔贵圆,握管不可不直,直则方。字贵方,得势不可转,转则圆。篆圆也,圆其用而方其体;隶方也,外虽方而内实圆。”从字的形体上讲究方圆之术的,如南宋姜夔《续书谱》称:“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方中寓圆,圆中有方,既有矛盾,又能统一,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若“舍方求圆,则骨气莫全,舍圆求方,则神气不润;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此书之大病也”。(《变通异诀》)故方圆也可用来评价书法艺术的优劣。

    方法
   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在“方法”一则中所讲的书法学习的技法。
   方笔 
   指书法上的方形笔画用笔技法。笔画的起笔处棱角,收笔与转折处成方形的用笔。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
   六书
    1. 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
    2. 亦称“ 六体 ”。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 汉 许慎 《<说文>叙》:“及亡 新 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 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 秦始皇帝使下杜人 程邈 所作也。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六体”。
   六体
    1. 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2. 指六书。《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唐贾公彦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参见“ 六书 ”。
    3. 《尚书》的六种文体。
    4. 《易》卦的六爻。
    5. 人的头、身和四肢。
    6. 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秀图今不传,《晋书·裴秀传》录《图序》全文。
    六体书论
    唐代张怀瓘所写的关于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六种字体的创始的相关历史和字体的形状描述。对中国早期书法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评价。

    六体千字文
    相传是元代赵孟頫书写的。全卷布局纵横成行,将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六种书体组合在一起,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字体整齐匀称,明快清晰,体现出作者高度的书法造诣。
     六分半书
    清代郑燮(板桥)法书的别称。郑燮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自成面目,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送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世人也称为“板桥体”。
     斗方
    1.书画所用为方形或近于方形的形式,幅面不大,如旧时的斗口大小一尺见方的纸,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亦指一尺见方的册页书画。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2.现在已不局限于斗口大小,形式已多样,如“四尺斗方”等。
    3.方形。
   计白当黑
   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务需有疏密虚实,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清代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凡作书,既要注意黑的部分——字形笔画的密(实)处,也要注意到字画间及行间之白的疏(虚)处。黑处要精心结撰,而白处——字里行间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使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

    心成颂
    著名书法论文,隋僧智果著。

    书画

    1.书法和绘画。《隶释·汉张平子碑》:“音乐书画之艺,方技博弈之巧。”

    2.书坛。

    3.书法界。
    书艺
    1.书计;书数。《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 闞泽 教以书艺。”
    2.指书法。唐黄庭坚《跋李康年篆》:“余尝论二王以来,书艺超軼絶尘,惟颜鲁公、杨少师相望数百年,若亲见逸少 。”
    3. 即四书文(明清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

    书林藻鉴
    是一部历代书法评论资料汇编,按时代顺序和人物编次。初次付梓在一九三五年。上起传说仓颉造字的时代,下止清沫,共收人物二千八百一十七人。引用文献除大量文集与方志以外,尚列三百六十七种,蒐辑详备。在每一朝代之前,都有一篇绪论,对各朝书法的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论,并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资料书,同时也是一部书法史。《书林纪事》是编辑《藻鉴》时的副产品。这部书蒐辑了有关书法家的掌故史实七百余则,亦按时代和人物编次。《藻鉴》和《纪事》实际上可视为一部著作的两个组成部分。
   书口
   书籍上跟脊相对的一边。线装书通常在这地方标注书名、卷数、页数等。
   书品
    1. 评论书法优劣的书。历代以“书品”为题名的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南朝梁 庾肩吾《书品》、明杨慎《书品》和清杨景曾《书品》等。
    2. 书法的风格造诣。唐张又新《东林寺建碑记》:“ 北海守李公,文人之雄,书品之能者也。”
    3. 册命的官品。唐杜牧《战论》:“夫战輒小胜则张皇其功……凯旋未歌,书品已崇,爵命极矣……焉肯搜奇外死勤於我矣。”

    书估
    唐代书论家张怀瓘于天宝十三年(754)所作,它的出现反映了唐代法书市场交易的繁荣。
   书法
    1. 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左传·宣公二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捨者矣。”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论语》书法之严,即《春秋》书法也。” 明刘基《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盖与郑伐许、郑伯伐许之书法同矣。”
    2. 文字的书写艺术。亦指书法作品。《南齐书·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宋钱愐《钱氏私志》:“元章书法之妙,今日可谓第一。”
    3. 指汉字形体。清叶名沣《桥西杂记·壹贰叁肆等字》:“至如秦汉碑,惟一二三书法不同。”
    4. 措辞方式。吕叔湘《<通鉴>标点琐议》:“《通鉴》书法,‘夜’一字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字连下读,‘夜’字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字不断,意为‘趁夜里’。”
    书法正传
    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冯武编。冯武,字窦伯,号简缘,江苏常熟人。《书法正传》10卷,均收录前人著述。卷一至卷四为技法部分,包括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无名氏的《书法三味》、李溥光《永字八法》、明代李淳进《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卷五至卷七为纂言及汉至元人论书,包括《梁武帝观锺繇书法十有二意》、《萧子云十二法》、《颜鲁公传张旭十二意笔法》、《徐浩书法论》、《虞永兴笔髓》、《欧阳率更三十六法》、《玉堂禁经》和《四体书势》、《书谱》、《续书谱》、《丰道生笔诀》;卷八、卷九为《书家小传》、《名迹源流》;卷十为冯班《钝吟书要》。
   
书法雅言
     明代书法理论著作。项穆著。项穆,万历年间书法理论家,字德纯,号贞元、无称子。书画收藏家、鉴赏家项元汴之子。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书法雅言》1卷,共17篇,包括: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

    书法约言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宋曹著,1卷7篇,集中的阐述了作者的书法理论。

    书学

    1.犹典籍。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慈 ……少与从弟俭共书学,谢凤子超宗尝候僧虔,仍往东斋诣慈。慈正学书,未即放笔。”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

    书评

    1.书法评论。

    2.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

    书滴

    1.储水供磨墨用的水盂。《西京杂记》卷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清朱琰《陶说·说今》:“文房砚屏、墨牀、书滴、画轴、秘阁镇纸,司直各适其用。”

    2.指磨墨时用的水滴。
   书谱
    唐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书谱卷上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法名迹、著名书法理论著述。此卷为纸本,草书,纵26.5厘米,横 900.8厘米。《书谱》原为2卷6篇,现存其草书真迹一卷,题为《书谱卷上》。其内容论述正、草二体书的章法及学习和创作的经验,议论精辟,文章宏美,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

   书诀
     弇州四部稿作。中国明代书法理论著作。明代书法家丰坊撰。
   书格
    1.一种文具。亦称臂搁,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不著纸,以防墨污。《南齐书·高逸传·庾易》:“ 安西长史袁彖钦其风,通书致遗。易以连理机、竹翘书格报之。”
    2.书法的风格。明徐树丕《识小录·李嗣真》:“李嗣真论右军书格不同:《乐毅论》、《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顺孙之象。”
     3.供摹写用的范本。因常以方格为界,故名。俗又称仿格。清厉鹗《悼亡姬诗》序:“影搨书格,略有楷法。”
   书概
    清代书法理论著作。刘熙载著。刘熙载,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另著有《古桐书屋六种》、《古桐书屋续刻三种》等。《书概》是其所著《论艺汇抄》中的一部分。《书概》作于同治十二年(1873),共245条,涉及书法理论十分广泛,在许多问题上都有独到见解。他论书强调文如其人,论气韵以士气为上;还提出书重用笔;认为行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对许多书法家的造诣和得失,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书筏
    清代书法理论著作。笪重光著。笪重光,字在辛,号君宣、蟾光、江上外史、郁冈扫叶人,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除《书筏》外,还著有绘画理论著作《画筌》等。现存《书筏》计文28则,综论笔法、墨法、布白、风韵等几个方面,论述都较重要,文辞简明扼要,
    书迹
    亦作“书蹟”、“书跡”。笔迹;墨迹。
   书帖
    1.书写简帖。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於鄴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
    2.指书札、柬帖。唐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 曾益等注:“ 唐李绰《尚书故实》:‘ 王内史书帖中有与蜀郡太守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元丰中, 王荆公居半山 ,好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
    3.字帖;墨迹。 宋梅尧臣《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诗:“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士大夫家,亦有爱其书帖者,皆藏去,以为清玩。”
   书体
    1. 字体。《晋书·卫恒传》:“ 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2. 文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
   书呈
    书信,信函。
    书家
    1.书法家,善书者。宋董逌《广川书跋·徐浩<开河碑>》:“书家贵在得笔意。”清俞樾 《茶香室丛钞·百纳碑》:“韩魏公作昼锦堂,欧阳文忠为记,蔡忠惠书之。忠惠每一字,必写数十赫蹏,竢合作而后用之,以故书成,特精絶世……然唐以前书家,恐未屑为此也。”
    2. 侍书家的省称。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
    书圣
    指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书奴
     1.比喻学书墨守成规而不能创新者。唐代亚栖《论书》:“凡书通即变。王(羲之)变白云体。欧(阳询)变右军体,柳(公权)变欧阳体,......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
     2.有书法嗜癖者,寄兴书学,也往往自称为"书奴”。
   书床
    1. 犹书架。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其二人并持囊,囊大如小柱,似有文书。挟席人舒置书牀上。”
    2. 临帖习字的文具。用染黑的绢,紧绷于长方形木框中,以笔蘸清水写在绢上,既不伤笔,又省纸张。类似现在市场流行的一种万次水写布,现其名曰“文房第五宝”。
   书丹
    碑刻术语。古时刻碑,先用朱笔在石上写所要刻的文字,称“书丹”。后泛指书写碑志。《后汉书·蔡邕传》:“﹝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 许之,邕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
   书具
    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宋王安石《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书刀
    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古称削,汉人称书刀。《释名·释兵》:“书刀,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
   书幌
    书帷。亦指书房。南朝梁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犹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
   书翰
     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书断
     中国唐代品鉴、评论书法家和书法的著作。张怀瓘著。上卷叙述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10种书体的源流和发展概况,每体都有一编赞,比较系统地论述字体的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卷和下卷分神、妙、能三品,每品又各以书体分论。神品25人(除各体重复外,得12人),妙品98人(除各体重复外,得39人),能品107人(除各体重复外,得35人)。前列姓名,后为小传,传中又附录38人。各品诸小传以时代为次序,全书最后有《总评》一篇,创稿于开元甲子(724),脱稿于丁卯(727)。
   
书后品
     唐代品鉴、评论书法家和书法的著作。李嗣真著。评述了秦至初唐的81名书家,按十品分十个等级加以评述,依次为逸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共3等9品。在品评中亦有理论阐述,条理中然。每品列书法家姓名,接着是叙录,论述书艺的源流、作家的特色以及优劣。而每等后有”评”和”赞”。还著有《续画品》、《诗品》、《明堂新礼》等。

    书小史
    (宋)陈思撰,是书为书法家传记,所载上自伏羲、神农,止于五代徐铉、郭忠恕。南宋谢愈修称此书“征订名帖,饱窥探异书,趣尚之雅,编类之勤,可谓不苟于用心矣”
   书史会要
    明代辑录历代书法家传记和技法的著作。元末明初陶宗仪编著。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黄岩(今浙江省黄岩县)人,后居松江。《书史会要》9卷,书成于明洪武九年(1376)。择100余种书籍,编录上古至元代的书法家传记,评论简洁、允当,系统而较详尽。补遗1卷,收录400余人,绝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书法家。

    书尺

     1.尺牍,书信。

    2.文具名。即书镇。

    书眉

    1.书页的上端,又称“眉额”也叫“天头”。清陈鳣《对策》卷四:“至於部次州居,展书眉而可得。”

    2.指书封面所题的标签。

    3.横排书印在版心之外上端空白处的书名、篇名等。其作用为便于翻检。
    尹宙碑
    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又名《尹宙碑额》。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14行,行27字。额篆书“汉豫州从事尹公铭”8字,仅存“从、铭”二字。《尹宙碑》结体内紧外拓,笔画细瘦圆健,整篇碑文为隶书,体势近似楷书,元明以来书家多称之。字体风格俊逸洒脱,颇具秦小篆之遗风。清王澍评其书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约多以古劲方拙为尚,独《尹宙碑》笔法圆健,于楷为近。”(《虚舟题跋》)后世每多以此碑与《孔宙碑》并称“二宙”。
    孔宙碑
    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汉延熹七年(164)立,隶书。15行,行28字。存山东曲阜 孔庙。额篆书(阳文)“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有穿。碑阴额篆书(阳文)“门生故吏名”五字,下隶书题名三列。是碑自欧阳修《集古录》收载之后,代有著录,对后世影响较大。其书风属方整秀润一路,与《史晨》《乙瑛》、《华岳庙》诸碑相近。结字中宫绵密,左右开张,横画甚长,波磔分明,用笔圆转遒丽,有篆书意味。

    双款
    书画题款的一种形式。即有“上款”,也有“下款”。在单款(即“下款”)的基础上,再加包括受书者姓名等内容的题款(即“上款”),如××嘱书、雅正、斧正、正腕等。参“单款”、“上款”、“下款”、“款书”、“穷款”。
    双钩
    1.复制法书的技法。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
    2.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据载:宋代蒲元,尝以双钩字写河上公注《道德经》,笔墨精细,若游丝萦绕,孤烟袅风,连绵不断,或一笔而为数字,分布匀稳,风味有余。
    3.执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北宋黄庭坚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已意左右。”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尺一书
   1. 指诏书。
   2. 指书信。

     孔羡碑
     建于魏黄初元年 (220),原碑在山东曲阜孔庙。碑额篆书 2行“鲁孔子庙之碑”,碑文隶书22行,行40字。书法结字方正宽绰,骨力健劲,气势瑰伟,用笔方齐质拙,茂密雄强,如斩钉截铁,开六朝分楷先河。
   
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事而立。虞世南撰书,贞观七年(633)刻成,无撰写年月。
    邓太尉祠碑
    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南北朝时期碑刻。公元367年(前秦建元三年)刻,隶书,19行,行字不等。《八琼室金石补正》评此碑说:“隶法略涉放纵,仍不失汉人矩矱。”其实,说它接近汉隶,还不如说它更多魏隶气息。有些字的结体同“爨宝子”有相近处。

    水墨
    1.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元汤垕 《画鉴·唐画》:“董元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著色,皴纹甚少,用色穠古。”
    2.水墨画的简称。唐张碧 《题祖山人池上怪石》诗:“我闻吴中项容 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
     3.浅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烟云。
   引牵
   见“牵丝”。
   引带
   见“牵丝”。
     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