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两汉简牍的书法

 三个小布丁 2022-12-28 发布于河南
我们现在能见到出土汉简,有数万枚之多,这些汉简,是两汉各个时期留下的墨书原迹,大多能确定其准确年代,以西汉的占绝大多数。

(存世汉简分布)
西汉初期的竹简,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其年代在汉文帝时期(前179-前157)。墨写,与湖北云梦秦简体势一致。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简)
用笔上,横画落笔逆锋顿按,运行时逐渐上提,收笔不回锋,形成头粗尾细的模式,与出土的战国简牍帛书墨迹所普遍使用的笔法接近。古人对头粗尾细、弯曲婉转的笔法所书写的古文称之为科斗文,汉初人用笔,尚未脱去这种六国时的风格。而这种用笔方法又奠定了以后正规场合所写隶书,如碑铭上所写隶书,即后人称之为“八分书”的“逆入平出”的基本笔法。

(三类隶书)
隶书在书法上最大的贡献是出现了方折的写法和波磔,使笔法大为丰富,而这两个特征在汉初早期隶书中都已充分具备了。如图:

需要着重提出的:隶书并非在东汉才达到最高峰,而是在西汉中晚期就有完全成熟的隶书作品。
证据就是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四十号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古籍。墓主经考定为中山怀王刘修,卒年是五凤三年(前55年),(“五凤”是汉宣帝年号,后面还会说到《五凤二年刻石》),这批古籍用工整匀称的隶书缮写的,如图:

这些隶书,用笔逆入平出,主笔皆蚕头雁尾,中段稍提笔收束,波磔较丰肥,结构宽扁,重心安稳,形态舒和。与后世的《乙瑛碑》《张景碑》《元际残石》等东汉中晚期作品用笔结体极为相似,已完全脱尽篆书笔意。也就是说,隶书的成熟,至晚在西汉已经完成。
隶书笔法较以前书体要丰富,尤其背分的体势和波磔跌宕起伏,显示出独特的美感。
汉代人在空间较为宽裕的书写载体上,往往喜欢将一些笔画尽情地舒展开来,充分显示笔姿的飘逸。如敦煌汉简1972AB、1972C所书《急就篇》上的书法即是如此:

其用笔瘦劲,中宫紧收,横画和左右波磔尽量向两边伸展。
汉简隶书笔画纵向延伸的情况,一般是出现在一篇的结尾一字的末一笔。这一笔往往又长又粗,显得十分有力、醒目。比如居延汉简《永元器物簿》里的“年”字:

(右侧夸张的“年”字)
敦煌木简《仓颉篇》里的文字书法,则保留了篆书和汉初古隶的痕迹,笔画讹误缺失甚多。这种四不像的书风,有的是因为字体演变尚未成熟;有的是书家刻意创造;有的是因为时代隔阂,模仿古体而力不从心产生的。后世的碑刻、墨迹与之相类的也有不少,比如篆隶相参的《夏承碑》,比如吴《天发神谶碑》,比如隶楷相参的《爨宝子碑》……不胜枚举。
1959年7月,甘肃武威磨咀子六号墓出土的《仪礼》木简,整篇抄录儒家经典。书手有着高超的书法修养,其结体左敛右舒,重心偏向于字的左侧,顾盼生姿,笔画轻纤而不软弱,粗细变化,飘洒流动,有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感觉。如图:

东汉的甘谷汉简,字的主笔画伸展很长,中心结构紧密,字虽小,而逆折钩趯非常分明,刚健奔放而不草率,笔力可搏犀象,其结体和用笔,与《阳嘉残石》《孔彪碑》《曹全碑》有十分相似之处,应是东汉中后期官文书的典型书体。如图:

(甘谷汉简局部)
还有草书,汉简中不论有波磔的隶书还是没有明显波磔的隶书,都有比较简率、快捷的写法。汉简的实物证明在汉初时,草书已经出现,而到西汉后期简牍中草书逐渐增多,大多是隶书和草书夹杂书写。到了西汉晚期,敦煌、居延等地汉简上的草书形成较为固定的草法,说明草书已比较规范了。成了汉代通行的书体之一。本书57-65页详细讨论了草书的早期发展史。
下一篇,我们开始学习西汉的铭刻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