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基诺人的先辈是三国时期随孔明南征而来的一支人马,因为行军途中贪睡而被丢落。诸葛亮为严明军纪,不再收留这些落伍者,但为其生计,赐给他们茶、棉的种子。从此,这些人就在当地居住下来,以种茶棉为生,他们用当地的竹、木、茅草盖竹楼,把楼顶建成孔明帽子的式样。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代基诺人同汉族的亲密关系。

基诺山寨门口是一排木屋。
基诺山寨有两个出入口。沿台阶而上的是入口处,而入口处的右侧是出口处。出入口不重叠,能最大限度地缓解客流的压力。
基诺山寨前的广场,左侧是出入口
基诺山寨前有一个圆筒形的通道,圆筒上有些类似太阳光芒的尖锥,进入基诺山寨要从这个通道里进去。后来看了基诺人跳的太阳鼓舞,估计这就是太阳鼓的造型了。才太阳鼓中间进入,寓意的不外乎是吉祥之类的吧。
几个身穿基诺族服装的少女在山寨前走过。看到我的镜头,这些少女还是很害羞的,或别过头匆匆走过,或低下头原地踏步。看那架势,还真貌似土生土长的基诺族人。
进了山寨门,一路往上走。也不知走了几百个台阶,来到了一块空地前。旁边坐着三男一女,象征性地敲着半截子竹筒做成的打击乐器,以示对我们的欢迎。
正面是一个几米高的山坡,前方中间有一男一女的塑像,右侧有一块木牌上写着“创始女神----阿嫫腰北”。身后的一片山坡就是巨大的创世女神阿嫫腰北的像,身体是土堆起来的,头部用石头雕刻。
这是在爬台阶时远远地将创世女神阿嫫腰北拉近的镜头

在平台上拍摄的阿嫫腰北的镜头,创世女神的胸前还有一个人在走动呢

从侧面拍摄的创世女神阿嫫腰北的镜头
旁边还有一块关于阿嫫腰北的介绍,全文如下:
阿嫫(母亲)腰(大地)北(创造)简介
远古洪荒,混沌宇宙,大地茫茫之中诞生了一个力大无比的女神。她举起右手分开天地,左手抓起泥土形成山河,搓下污垢变成万物。然而,动植物争吵不休,互相残害,世界混乱不堪。她造七个太阳晒死部分植物,造洪水淹灭了部分动物,造一面大鼓把玛黑、玛妞放在里面。大鼓随洪水飘到基诺山,兄妹俩走出大鼓成婚,繁衍了基诺族。
根据介绍,基诺族的祖先应该是兄妹。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而创世女神阿嫫腰北前的男女应该是基诺族的祖先玛黑和玛妞。由于玛黑玛妞是躲在鼓里到了基诺山,所以鼓就是基诺人的吉祥之物了。而太阳鼓和太阳鼓舞的出现也应该与这一传说有关了。

西双版纳到处是花,在基诺山寨也离不开花花世界。一路往上走,一路拍着花。

马缨丹(五色梅)

仙人掌

红千层

叶子花(三角梅)

黄蝉

水茄

曼陀罗

山姜

姜花的果

差不多是基诺山寨的制高点,有一个木制的凉亭,里面挂着三个鼓。
前方看到的是一根刻有各种图腾的柱子。
路边有块牌子,讲述了基诺人刻木记事的内容。
基诺人没有文字,为了将生产生活中重大事件或是需要备忘的事件记录下来,他们往往会用一些特殊而又简单的符号来传达信息,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刻木记事”。如:在竹木上刻“×”、“一”、“二”等记号作为数量符号,从中间破开,借贷人各持一半作为凭据;又如在某一棵树上砍三刀表示这树有人认下;用不同的树叶或花草组合成不同的符号信息,表示有情人约会的地点和时间;火炭鸡毛捆在一起是表达事件紧急的信号等等。
很喜欢基诺山寨的环境,到处是林荫蔽日,花花草草,一切都掩埋在绿色中,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卓巴房里有四根木柱子,称为“神柱”,
1,家神柱
2,神女柱
3,寨神柱
4,生命柱
在一间挂满了玉米棒棒的房间里,看到了几个正在织布和绣花的妇女。当然知道,在这里织布绣花,并不是她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给游客做样子的看的,但有这样的模特肯定不愿意错过。

正在织布的妇女

基诺族的妇女耳洞特别的大,还有就是脖子下的套环一个接一个,已经不能除去,否则会因为脖子折断而窒息。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非洲某个部落,耳洞大的已经使耳垂拖到了肩膀上了,也看到一些脖子上套环的妇女将肩胛骨深深地压了下去,脖子显得特别长。
这位绣花的基诺族妇女,耳洞也是挺大的
太阳鼓舞马上要开始了。我们穿过花廊,来到了广场上,观看基诺族的太阳鼓舞。
太阳鼓舞,基诺语“厄扯歌”,是基诺族民间舞蹈中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在群众中有着深远影响的舞蹈,被视之为本民族的“根谱”。因为基诺族的祖先玛黑和玛妞是受阿嫫腰北的庇护,坐在一个大鼓中逃过了洪水,后来繁衍了基诺族。因此认为基诺族是大鼓里走出来的民族,视太阳鼓为神物,并以歌、舞、节庆等形式,加以崇拜和纪念。每逢重要的节日或祭祀活动,特别是每年的“特懋克”即打铁节,都要敲响太阳鼓,跳太阳鼓舞。

从广场准备下山的时候,却隐隐约约传来了一阵葫芦丝的吹奏声,优雅的《婚誓》乐曲在我耳边萦绕。慢慢寻将过去,却发现一个姑娘站在栏杆前正在练习葫芦丝的吹奏,却浑然不觉得已经有人在关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