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瑶长发女专辑:长发瑶女发出征婚令(2011

 花样年华malan 2018-09-19

[提要] 这次重回龙脊梯田的路上,我电话询问远在阳朔的侗寨101代寨主吴金敏大哥:“到黄洛采访红瑶,采访谁最合适最有代表性?”吴寨主答:“潘保英,她是黄洛瑶寨最早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人,她女儿是瑶寨中最漂亮的女孩,歌唱得好,舞跳得好,一头一米半的长发在年轻女孩中也不多了。”

红瑶长发女专辑:长发瑶女发出征婚令(2011-12-06)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下,生活着黄洛长发红瑶。

红瑶长发女专辑:长发瑶女发出征婚令(2011-12-06) 

九年前的照片,金江边的长发红瑶。

红瑶长发女专辑:长发瑶女发出征婚令(2011-12-06)

长发美女对镜梳妆。未婚姑娘的一头长发需要用头巾裹住,只有在新婚夜老公看了第一眼后,以后才能以发盘头示人。

红瑶长发女专辑:长发瑶女发出征婚令(2011-12-06) 

梳理这一瀑长发,是长发红瑶妇女每天必做的功课。

红瑶长发女专辑:长发瑶女发出征婚令(2011-12-06) 

长发红瑶美女也有现代的一面。

红瑶长发女专辑:长发瑶女发出征婚令(2011-12-06) 

谁肯与她相伴一生、为她梳理这一头如瀑秀发。

 

  龙胜:广西的少数民族博物馆

  11月19日,我们驱车跨过黔桂边界,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时,发现这个九年前我采访过的偏居桂北山区不足3万人的小县城现在却是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大小宾馆全都挂出客满的招牌。21日,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大庆,一个甲子,当然得好好庆贺一番。龙胜人引以最自豪的对外名片是“广西民族文化博物馆”,龙胜全境皆山,全县溪流遍布,网络四乡,有“万山环峙,千水分流”之说,瑶、苗、侗、壮、汉5个世居兄弟民族聚居此地。古时由于战乱频繁,颠沛流离的各族先民们汇聚到这森林茂密、峡谷溪洞纵横的龙胜崇山峻岭间,凭借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栖息、生存、繁衍,形成各族大集中、小分散的聚居格局。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瑶、苗人民多聚居高山密林、荒山僻壤,垦山辟梯田;侗族人民多聚居在半山和坝垌溪流两岸,开坝地营田垌。中国著名的民族研究专家费孝通先生曾用“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来生动概括龙胜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一直以为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是很难调合的矛盾,龙胜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丰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成为极具魅力的旅游资源,而为了更好地开展旅游,政府和民间都自觉地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使它自然地融入生活之中,使“广西民族文化博物馆”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婀娜长发红瑶女

  龙胜最出色的名胜是龙脊梯田,而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的不仅仅是梯田美景,更是因为这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其中,长发瑶寨最具魅力。
  红瑶因妇女身着红色服饰而得名,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红瑶有3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海拔最高的山峰——福平包周围,使用的语言分为平话和山话两种,平话属汉藏语系,而山话属苗瑶语支,操平话的红瑶和操山话的红瑶生活习惯、民族风情无丝毫差别,但语言却迥异甚至难于沟通。
  红瑶妇女爱美出了名,爱蓄长发也出了名,她们以长发为美,从七八岁就开始蓄发,十七八岁的姑娘长发就有一米以上。九年前我采访的黄洛瑶寨仅有68户人家,头发超过一米的妇女就有60多位,最长的达1.8米,以“集体长发之最”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红瑶妇女认为,头发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能随意丢弃,她们把梳头时梳落的长发一根根收集起来,珍爱地与长发一起盘在头上。红瑶妇女蓄发、护发、洗发都是沿袭祖传秘方,从不外传。家家火塘边都有一个瓷罐,那是专门制作洗发、护发方剂的,主要成份是淘米水。红瑶女用自制的“洗发露”浸润,洗完头发后不急于冲洗,而是让洗发露在头发上至少停留半小时以上,让营养充分吸收后才到山泉旁冲洗,让头发自然风干。这样洗出来的头发,长得快,柔顺、乌黑亮丽,不开叉。
  一米多的长发,隔二三天就要洗一次,生活中多少有些不便。前些年,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留长发的越来越少。近几年,来龙胜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到瑶寨就是慕名来看红瑶女的长发。红瑶人从旅游中得到了实惠,他们认识到了自己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价值和魅力。现在,蓄发的年轻姑娘越来越多,穿着民族服饰成了日常的习惯;为保持传统的民俗环境,村民们自觉地不建砖房,毫无雕饰的吊脚木楼成为龙脊梯田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姑娘们不光蓄发、学绣工,而且热衷于向长辈们学习传统歌舞,那些她们自己整理编创的迎宾舞、嫁女调,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人人心中有一枚瑶王印

  九年前第一次来到黄洛,就听到瑶族的老人说,黄洛瑶族都姓潘,据祖传的家谱记载,潘姓红瑶的始祖来自于“青州大巷”,当时就一楞,莫不是我的家乡那个青州?
  这次再来,再问这个憋了九年的问题。果然是,当然此青州非小小的县级市青州,而是当年九州之一的古青州。今“青州”乃古青州之治所,相当于省政府驻地。
  如此说来,瑶族是青州的亲戚。多年前就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认为是巧合:五笔“青州”和“瑶族”是重码。现在看来,早有前缘。呵呵。
  红瑶妇女擅长刺绣、织锦和蜡染。她们身上穿的服装都是靠手工用蚕丝一针一线绣制或是用古老的织布机编织出来的。红瑶妇女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她们用一根根蚕丝织出了一座座秀美山川,绣出了一只只花鸟虫鱼。红瑶女从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和织布,她们不用描图也不用勾线,就凭着祖上传下来的秘技靠着自己灵巧的双手在一块块经纬交叉的土布上乡织出了一幅幅美仑美奂、古朴神秘的图案,而每幅图案都有一个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红瑶女上衣后背和头巾上都用彩色丝线绣有一方印形图案。每一个红瑶人都熟悉这个“瑶王印”的传说:很久以前,瑶王按照瑶家的传统习惯,出榜为宝贝女儿招得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女婿。一年后,可爱的小外孙降生,瑶王非常高兴。为了哄逗外孙,瑶王常常把装有瑶家大印的木匣拿给孩子玩,谁知女婿竟是垂涎瑶家山寨的莫家土司之子,他趁招婿之机骗取瑶王的信任,乘机盗走了王印,并带领莫家土司兵攻打瑶王。瑶王没了印,一时又调不来各寨瑶兵,结果打了败仗。自此,为了不忘夺印之仇,红瑶妇女们就在自己的衣背上和头巾上绣上了瑶王的大印,让瑶王印留在每一红瑶人的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