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课题3元素 一、命题规律: 中频考点:元素与元素周期表(10年4考) 二、课标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 2、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了解元素的分类 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5、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6、注意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 三、考查方式 考点一、元素 考点二、元素的分类 考点三、元素符号 考点四、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考点五、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四、知识点: 考点1:元素 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3、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元素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5、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6、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7、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2: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2、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3)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这种物质。例如: H: 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2H:表示二个氢原子,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4、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5、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 6、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7、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8、元素周期表前20号: 考点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考点4: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5: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2.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3、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4、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5、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6、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10年3考) 碘的中子数约为74。【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