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姓之国——任国,“少康中兴”的福地,先秦最长寿的方国之一

 雲泉 2018-09-19

任国,风姓之国,为《左传》中记载的“任、宿、须句、颛臾”四大风姓之国之首。先秦最古老的方国之一,也是寿命最长久的方国之一,世代寄居济水流域,经历夏商周三代,亡于战国末期。有说法认为任国在夏商时叫有仍国,《韩非子》称之为有戎国,为太暤(昊)之后。有仍国还是个出美女的地方,《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意思是从前有仍国有个公主,头发稠密乌黑,美丽动人,其光泽可以照见人影,名叫‘玄妻’。不过左传是作为反面教材来的,说她“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大意是男人得了这样的尤物,足以改变他原本良好的本性了。有仍国从夏朝之前立国以来,一直雄踞东夷地区,其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市任城区为核心,据说夏朝时疆域很大,实力也很强,曾作为夏朝“少康中兴”的重要根据地。

风姓之国——任国,“少康中兴”的福地,先秦最长寿的方国之一

《左传·哀公元年》根据伍子胥的陈述,说昔日有过国的(寒浞之子)灭亡了夏朝,杀夏王,相的妻子后缗(mín)正身怀有孕,侥幸从城墙的小洞逃出。原来夏朝和当时的东夷强国有仍国有姻盟,后缗是从有仍国嫁到夏朝。后缗逃奔到母国,生下儿子少康。少康从小聪明好学,长到少年时,在有仍国出任牧正(管理畜牧业的长官)。传说少康在担任牧正期间发明了中国最早的米酒,成为制酒业的鼻祖。

风姓之国——任国,“少康中兴”的福地,先秦最长寿的方国之一

后来少康为夏王相遗腹子的事东窗事发,被寒浞父子得知,便发动举国之兵力攻打有仍国。不得己,少康避难到有虞(今河南商丘一带),并得到了虞国国君的赏识,虞君将两个女儿嫁给他,还让他做了庖正(掌管庖厨的长官),而且还得到了方圆十里的一块封地。少康就在此基础上慢慢发展壮大,最后借助有仍国的势力一举消灭寒浞父子,夺回政权,重建夏朝,复兴了先祖禹的事业。

只可惜夏朝在少康复兴后,持续了没多久,到了夏桀时政治已经非常腐败。而有仍国那个时候仍然强大,把持着东夷部落头号诸侯的称号。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意思是当初夏桀在有仍国这个地方召集诸侯会盟,结果有缗氏背叛了他。夏桀之所以选择在有仍国会盟,第一,有仍国是夏王朝的中坚力量,也是夏王朝在东夷地区的强大后盾,夏王桀眼见着王朝衰落,殷商兴起,只能借助有仍国的势力来号召天下诸侯一起反对殷商;再则,有仍国对夏朝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里是中兴之主少康的诞生地和发迹地,没有有仍国,就没有后来的夏朝。

风姓之国——任国,“少康中兴”的福地,先秦最长寿的方国之一

但是事与愿违,也许是夏桀不得民心吧,诸侯们虽然迫于夏桀的淫威出席了会盟,但心里是各怀鬼胎,一个叫有缗国的国君终于忍不住,出来当面反对夏桀,指出他的种种恶行,企图煽动诸侯反叛。夏桀恼羞成怒,借助有仍国的力量发兵攻打有缗国,最终将有缗国灭掉,以杀一敬百。不过,夏桀的这一招不但震慑不了天下诸侯,反而使诸侯们纷纷倒戈,投靠商汤,夏朝最后除了有仍国,已经彻底失去诸侯的拥戴。这就是《左传·昭公十一年》中说的“桀克有缗,以丧其国。”意思是夏桀灭了有缗国,反而丢掉了自己的国家。

风姓之国——任国,“少康中兴”的福地,先秦最长寿的方国之一

商朝建立后,有仍国因为亲夏而得不到商王朝的重视,屡次受到商王朝的打击,国力渐弱,沦为东夷地区的一般小国。直到西周之初,武王因感念先王圣德分封了一批诸侯小国,有仍国和宿国、须句国、颛臾国四个风姓国因为太暤后裔沾了先祖的光有幸得以重新分封,成为周王朝的合法诸侯,因古代“仍”通“任”,故有仍国被改为任国,仍在故地上,并且和其它风姓三国一起负责太暤和济水之神的祭祀。

《左传·桓公五年》:“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此“仍叔”即“任叔”(《公羊传》),杜预注“任叔”为周天子的大夫,说明东周之初任国有人在周王室任职,期间周天子还专门派任叔的儿子去朝聘鲁国,因为任叔之子年纪尚小,故鲁国史官没有记录他的名字。

风姓之国——任国,“少康中兴”的福地,先秦最长寿的方国之一

春秋时期的任国《左传》中少有记载,政治活动较少,因此,对任国的了解不堪了了。任国在春秋战国时为泗上十二诸侯之一,战国时沦为齐国的附属国。直到战国末年才被秦国所灭,秦国置任国故地为任城县。任国亡国后,形成任姓,成为现在任姓的其中一支。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祝融之后——鄅国,两度灭国,老婆妻儿都被抢走,国君沦为草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