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十九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最早作为一种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由于这种工具操作方法简单,又极其有效,很快在全世界得到推广。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能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的审计资源分配工具,也是一种快速查找审计线索的工具,还是一种有效的思考工具。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审计难度大,审计风险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考方法,在资源规划、信息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在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思维导图在施工企业内部控制 审计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内部控制审计计划阶段的应用。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首先应当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整体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还是对某个单独的内部控制领域或环节进行审计,明确目标是应用思维导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通过开展前期调查,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初步了解,结合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目标,找出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主要矛盾,通过思维导图,以图形和线条的形式列出,并针对这些重点控制环节和流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提前规划审计工作,统筹审计资源安排。在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支持下,审计人员还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规划,形成整个审计工作的时间甘特图,通过图表、图形等直观的形式,让审计组的每个成员明确审计工作目标、重点、时间要求和职责分工,为现场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如下图。 2.思维导图在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施阶段的应用。施工企业内控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资料、查找内部控制缺陷、确保审计目标实现的主要阶段,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调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时,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在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审计重点,综合利用收集、审阅以往的审计报告、工作底稿、走访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与记录,观察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等方法,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适时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信息、问题或线索罗列在思维导图中。由于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刚刚进入被审计单位,收集的资料多,信息量大,在思维导图中列出的这些内容,可能还仅仅是一些信息的碎片,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审计人员应当集中力量,对这些思维碎片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将各类信息、数据、问题等进行归类与整合,找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将碎片化的信息逐步加工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地图,并从中找到影响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主要矛盾,将其作为进一步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的重点内容,同时结合现场审计进展情况,对审计工作方案和进度进行进一步调整和细化,对审计资源进行二次分配,以确保后续审计工作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有序进行。 二是在实施符合性测试时,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流程执行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首先要确定待测试内部控制流程的控制目标,然后围绕这一控制目标,对控制流程中的每一个控制环节进行测试,特别是对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流程输出文档等重要信息,应当进行重点关注,并在思维导图上进行重点标注,对于发现的控制缺陷,应在思维导图中以醒目的形式进行标示,同时按照内部控制审计的需要注明该控制缺陷的成因、类型、影响范围及金额,为下一阶段内部控制评价做好准备。 三是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审计人员应将前两个阶段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再次分析与整理。在此阶段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分析不同内部控制缺陷的内在联系,以及多个内部控制缺陷对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内部控制缺陷等级,进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3.思维导图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阶段的应用。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可以按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格式,对前期形成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按照内部控制报告使用者的要求,对前期了解、掌握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对于重点内容及重大、重要的缺陷要进行重点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审计报告的撰写者可以提前应用思维导图建立内部控制报告的主体框架,将需要反映的重点内容按照问题的分类和影响程度列入不同的部分,从而使报告的整体脉络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报告使用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报告内容。 思维导图应用建议 1.在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全面推广使用思维导图。通过审计实践使内部审计人员逐步了解、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体会到思维导图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过程中,自觉自愿的使用这一先进的方法,从而提高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成效。一些有条件的施工企业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嵌入审计软件中,将审计信息化与思维导图结合起来,使审计发现的信息与数据能够及时导入思维导图,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审计组全体成员的作用。思维导图的制作跟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一样,不只是审计组长或主审的工作,而是应当发挥审计组每个成员的作用。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可以指定一名人员负责制作思维导图,而其他审计组成员则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程序,通过审计组成员间信息交流、审计组内部业务讨论等形式,将内部控制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传递给思维导图的制作人员。同时,审计组应当定期组织全体审计人员,通过集中讨论,运用头脑风暴,对思维导图中的每项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发掘审计线索,查找内部控制缺陷,分析缺陷形成的因素和造成的影响,研究落实整改的措施和建议,真正发挥思维导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优势。 3.在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有效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必须以扎实开展审计工作为基础。思维导图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考工具,但对于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而言,它还仅仅是一种审计的辅助工具,不能代替审计人员正常的审计活动,要想提高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成效,仍然必须依靠审计人员熟练的审计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从被审计单位繁杂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审计线索,才能够为审计人员有效使用思维导图、更加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与风险、降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