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骨八法配合接骨散治疗骨折

 秦岭之尖 2018-09-20

作者 / 王孝先 钟东发

汕头市第一工人医院正骨科医师 

编辑 / 林凤 ⊙ 校对 / 许红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 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 医风纯朴, 其真实性、 实用性、 可靠性均很高。 


----------------------------------



我院正骨科在56年一年多来遵照祖传师授正骨八法配合接骨散治疗各种骨折共22例,获得良好效果,特就其中愈后出院,曾进行追踪观察的几例,提出与同道作进一步研究。(处方在文后)  


一、病例简介 

 

(一)股骨上1/3骨折例 

 

张盛芳,男,23岁,港务局装卸工人,门诊号1740,住院号1896,入院日期:55年12月6日出院日期56年4月9日,住院125天。病史:病者于1955年11月14日上午10时在轮船上装卸货物,被一吨重之马口铁压伤左大腿,当时昏迷不省人事一小时余,当日受伤即来本院作初步检查处理,并经X光片发现左股上1/3处单纯骨折。因限于本院设备条件,按患者要求转市二医院治疗,住院后,于11月16日在该院作钢针胫骨上端牵引术,术后几天中,经三次徒手及付木板试行纠正,每次并用X光透视及摄影,仍达不到满意复位,最后一次于十一月廿三日在全身麻醉后施行徒手整复,结果仍因腰大肌近端强力向上收缩,使上1/3上端向前向上移位,折端全没有接触面。髂骨前上棘至髋骨下缘二腿之量线二者之差,11月18日1/4时,牵引重量自19日由16磅增至18磅,二腿长度均等,22日又相差1/2时,该院建议转专科医院施行内固定术,但为病家谢绝,后经会诊,决定仍由我院正骨科治疗。

  

治疗经过:于11月25日会诊决定由我科治疗,笔者认为既经十天重力牵引,四次徒手纠正,而断端仍无接触面,则按中医疗法,要求断端要完全恢复解剖位置,则不免困难了,顶多按力轴趋向使断端重叠而已,征得各方面同意,作如下处理:(1)为减轻病者痛苦,解除托马氏架及胫骨端钢针。(2)用六人、二人扶肩一人按住骨盆二人拉下腿,术者站于骨折处指挥,用对抗牵引之力接之。使已向前向上的近心骨折段的突起复平,使已向内向后的远心骨折端陷者复起,徐徐拉之,直至两腿等长,即上夹板,将原固定于外展60°屈45°的左大腿,放平与躯干成一直线。(3)自耻骨水平至股下1/3处,用长24cm宽约21/2cm“尿桶板”八条以相等距离环左股作强力固定。术后两足等长,固定后肿日退而绷紥也应日勒紧,内服药:(1)以接骨散为主(日三钱作三次服),辅以通络散瘀汤剂。(2)至中期以汤剂改为酊剂,每次50毫升和接骨散一钱送服。(3)至后期,则用活血壮筋强骨酊制和少量接骨散送服。治疗后三周局部不移动,四周解除固定,六周离床。


X光片所见,正面,上端略向外侧,骨痂修补完好。侧面:上端居前端尖下端在后端圆重叠处骨痂长牢有41/2cm。功能测量:全复正常,自髂前上棘至下腿内髁下缘,左25in,右251/4in,二者之差1/4in。


(二)肢骨髁上骨折例


张实辉,男,10岁,小学生,受伤日期:1956年8月30日,六周治愈。病史:病孩于1956年8月30日上午10时,因游戏从竹椅上跌下,右手剧痛,不敢举,右肘部及右上臂下1/3处变形,功能丧失,即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所见,肱骨内外髁与鹰嘴突不能在一直线上,X光照片证明右肱骨近骨骺浅骨折加肘关节脱臼。诊断为右肱骨下1/3骨折。恐愈后有轻度功能障碍之虞、即转来本文第二作者诊所求诊。


治疗经过:伤科情况如上述。即施行徒手移转提压,使骨折突出部份复位,及使关节整复;夹裹固定成一直线。内服接骨散,辅以药引,一周后,断端骨痂初步形成,局部不移动,遂将直线(上、下臂直线)绷紥解除,再用前臂屈成直角作曲尺形夹裹固定。为杜愈后肘关节僵直之患,二周后拆除夹裹,嘱病孩多作轻微活动,以促进功能及早恢复。三周戏玩自若,六周痊愈。复查所见:1957年2月x日X光照片显示:右肱骨髁上骨折端愈合完好。符合解剖位置。功能测量:患侧屈伸,内外旋转无障碍。


(三)腰椎压缩性骨折例


郑如华,男,27岁,公元化学厂技工,门诊号9936,住院号3714,1956年9月28日入院,同年12月7日出院,住院71天。病史:患者于56,9,28日6pm,在厂修理升降机、不慎从三楼连人带机跌下,是时患者尚自步出机仓,不上三步,即倒于地,全身剧痛,经市伤科二联合诊所作初步处理,至夜十一时因腰背亦痛、小便不通而来我院治疗。检查所见:神志清,呈急病容,痛苦表情,取平卧体位、眼、耳、口、鼻无流液。伤科情况:患者平卧,提腿等功能丧失,手足被动运动正常。下肢有麻木感,大便不通,小便潴溜。第十胸椎——第三腰椎间有弥漫性肿胀,压痛过敏,稍转其肩、甚至稍触动其卧床,均痛不可当。X光照片: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并有少许错位。


治疗经过:入院后,即予硬板床,嘱绝对安静卧位,并用棉枕沙袋垫高腰部,敷以跌打外敷散,先服去瘀通利之剂,接着内服接骨散辅药引。并请西医外科导尿,但即导即胀,乃于10月10日进行潮式引流。至10,20日才能自解小便。10,31日离床。12,7日出院,57,日上班作轻工作。


复查所见:X光片:57年2月2日所见:正面第一腰椎与第二腰骨间变窄,并较模糊。侧面仍可见第一腰椎有压缩性破坏,仍成楔形。功能测量:前屈、后伸、侧屈、骨盆固定后之脊椎左右旋转等没有障碍。


(四)胫、腓三处复杂骨折例


刘宝祥,男,42岁,港务局装卸工人,门诊号1784,住院号3652。1956年9月19日入院,1957年1月7日出院,住院110天。病史:患者于56,9,1911Am,在轮船作装杉木工作,不幸被大杉砸于右下腿上,初未觉痛,经工友们扶起后,才觉右下腿及髁关节全变形,下腿内侧下1/3处有4cm创口、血色鲜红、量多、骨折尖端突出肌肤之外。即来住院治疗。


局部所见:视诊:右下腿及足背肿胀,下腿弯曲,髁关节变形,足之外缘与小腿约成120度,足跖外翻,内侧下1/3有伤口,胫骨远心骨折段尖端露出肌肤1cm。触诊:压痛过敏,扪之可觉右下腿数处凹凸不平,有明显假关节活动,有骨磨擦音,麻木感。x光照片:右胫骨下1/3处骨斜折,及腓上1/3处和下1/3处两处骨斜折,共断三处,为五段并有一处开放性骨折。


治疗经过:先经西医外科消毒伤口,丝线缝合,即行复位。但时因患侧伤口较深,虽结扎缝合,但稍一拿动,即出血不止,加之骨折之处,即伤口所在,未可用指重力捏正,夹裹也不能夹对是处固定,兼之胫腓二骨成五段,故只用提、拿、端三法接至胫骨略直而止。内服药与前例同,伤口敷磺胺羔。二周局部不移动,4周能自由行走。


复查所见:1957年2月13日X光照片:胫骨下1/3处略向内侧突起,腓骨断端未对正,但骨痂愈合均良好。触诊:右下腿内侧按之,有原骨折断端及骨痂增殖隆起,外侧于骨折处,重压之有党少为凹陷一些。功能测量:膝关节之屈度与健侧同。足跖侧背侧屈自如,跗、跖、趾运动不自然,现能担水一担,走数十步。



二、正骨方法


(1)正骨手法主要遵伤科所共知的“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伤势虽有千殊万别,但矫治之法,跳不出先圣早定藩篱。八法注释,我们很同意石筱山先生的意见《“筋骨损伤”述略》(中医杂志56,11期598页)。


所谓八法:一摸,二接,三端,四提,五按、六摩、七推、八拿,现在把它归纳为诊断和治疗二方面来谈。


属于诊断方面的:

摸法:“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然后依法治之”,这种方法是从理伤续断中的“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发展而来。

属于治疗方面的:

接法:“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

端法:“或两手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

提法:“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

按法:“以手往下抑也”。

摩法:“徐徐揉摩之也”。

推法:“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

拿法:“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

接、端、提三法也是从理伤续断的拔伸捺正发展而来。唐代的伤科是属于按摩科的,所以按摩推拿的手法是从唐代的按摩科发展来的一种辅助治疗。由于这样,伤科用手法治疗的主要内容是拔伸、捺正。


(2)夹裹固定,间有人所忽视,实痊可残疾不仅系于手法是否得宜,且也借夹裹之是否得法,在临床中除“尿桶板”例外,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1)夹板要加垫棉纸;板之短、长、宽、窄,按部位而定。2)包紥紧松适宜,力求平衡均匀,以不碍血液循环为度。3)肢体骨折,一般以“手要弯着绑,脚要直着绑”但在个别情况下要灵活运用,否则,手法虽对,但往往形成直者不能屈,弯者不能伸,如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张奕辉、李德城两病孩,我们一开头,即“直着绷”至一周后骨痂初步形成,始改为“弯着绑”,夹裹时间,切应根据伤势、部位、伤情轻重,患者年龄,及时应用,以杜日后功能障碍之患。


鉴于股上1/3骨折而迁延十多日的患者张盛芳,非普通夹板所能胜任,第一作者根据祖传秘法,给予尿桶板强力固定。用此法时,则“板”不须加棉加垫,只用有尿渣一面直接压迫皮肤扎要日日加紧,固定初期,一般板陷肉浮,但愈后拆板未有擦伤溃疡……等合并症,肌肤完整。


(3)内服药,以接骨散为主。


1)成份:土鳖、红花、骨补、醋制七次自然铜、乳香、没药、血竭各四两,田三七、灵仙各二两,川麝香二钱。


2)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收妥勿令泄气。


3)效用:接骨、舒筋、通络、散瘀、镇痛、消肿。


4)用量:日服三次,每次一钱,小童减半,药引见下。


5)主治:骨折、伤筋。


6)禁忌:孕妇忌服,并戒食:橄榄,萝卜干,萝卜,蛤类,竹笋,芋。


方解:凡骨折之症,必伤经络,局部定然蓄瘀红肿疼痛。是故方中用“血竭”,色赤,味甘咸,性平无毒,含有麒麟血树脂68%,此外尚合肉桂酸,及有机碱等,为镇痛消毒止血生肌破瘀药。功能治跌打挫伤之疼痛,能使创伤,诸疮结痂。“自然铜”色褐赤,味辛性平无毒,主破积聚,疗折伤,续筋骨,散血,排脓止痛。“土鳖”色青紫,味苦咸,性寒有毒,为通经镇痛药,功能去坚积症瘕、治壅瘀留血,及跌打损伤之疼痛。“乳香”,为色黄味辛,性微温无毒,含有发挥油,微有刺激性,进入血液后,能增加多核白血球,以攻食死血,对新陈代谢更有改善作用,为镇痛下气,攻血伸筋,生肌通经药,治跌打损伤及诸疮等痛之功。“没药”色紫黑,味苦、性平、臭香、无毒、含有发挥油,树脂树胶,及苦味质等,功能镇痛防腐理血,破症结宿血,治金疮、杖疮,骨节及跌打损伤等疼痛。“射香”色黑味辛,性温散无毒。含有射香酮,为中枢神经系兴奋药,尤其是刺激其中呼吸中枢与心脏作用。功能镇静,通窍,开络消肿,促进新陈代谢,治跌扑挫闪,及神经与慢性炎症等疼痛。“田三七”味甘苦,性微温,无毒,含皂碱素,及三七甲素和乙素。为止血消肿镇痛药,治跌打损伤之痛。“红花”色红,味辛苦甘,性温散无毒,为消肿止痛药,有解热,活血,散肿的作用。有治跌打损伤之功。“骨补”味苦,性温,无毒。为镇痛杀虫,理骨药。功能治折伤,去毒风,补骨碎,固牙齿等作用。“灵仙”色紫黑,味微辛咸,性温涩,含白头翁素及白头翁醇等成份。为镇痛利尿药。功能宣气祛风,治折伤疼痛,肌肉偻麻质斯,慢性关节风湿等症。上述各药,多系镇痛,消炎,止血生机,开窍通络,破瘀生新,利尿退肿,伸筋理骨。药共十味,皆属接骨要药,治骨折筋伤。相生相使,未可偏废,合而用之,可使骨痂生长,速于愈合。


引药:上述接骨散一方,系一切骨折筋伤必用之药,但骨折部位不同。药之性能各异,为助疗效,故除主药外,当须按不同部位,用不同药引,如伤于脚者则用五加皮,续断,牛膝、木瓜各二钱,苏木二钱半,生地三钱。若伤在手,则用天仙藤、紫荆皮、羌活各二钱,桂枝一钱半,伤在腰脊则用狗脊、杜仲、续断、桃仁、羌活、独活、赤芍各二钱,至于制剂,初伤时用上述药引作汤剂和散送服,适至中期蓄瘀渐消,即宜将汤剂改为酊制,以补气活血通络。至后期则宜大补气血,以壮筋骨。


从上看来,方中接骨药所占分量似若不多,实经通则血旺去瘀则新生,骨痂自长,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舒筋活血,痛肿自消,中医正骨科之疗效,全赖是矣。


(4)锻炼:治疗中,治愈后,均常嘱患者在不碍骨折部份的原则下锻炼功能,既可助通经络,也可加快功能恢复。


三、结语


(1)祖国正骨科,也同中医各科治疗一样,是把人体视为一个完整机体,所以疗筋接骨,相提并重;手法、夹裹,内服,不可偏废;愈复中、后勤于练功,尤为重要。以上原则,不容忽视,否则,其后果必然重则招致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障碍,轻必延长疗治时间及减弱伤员之劳动能力。


(2)接骨散一方,对促进骨痂形成有特效,一般七日骨痂可成(局部不移动,当然童叟有别),股及胫腓骨折患者张盛芳及刘宝祥二例,断端不相顶接,甚至腓骨中上,与中下1/3骨折处变成游离于两段折骨中间,今日看来骨痂均能按力轴趋向修补(当然骨折间不能夹有血肉)此足证明该方药力有独到之处。


(3)用“尿桶板”作强力固定,其所以不加垫者,为利用尿桶板(里一面)自然沉着物,实即中药的人中白,色白味咸,性凉软,含有尿酸钙及燐酸钙等,为强壮性消炎药,及补充钙质等作用,它不止可解热补钙,且能降火散瘀,是故虽深压肤肌而无压迫合并症,唯参加医院工作来,只用此一例,其效用有待今后观察。


(4)在治疗上,还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未能尽展祖先正骨八法的应有效用及只凭经验,没有吸收西医各种牵引等先进措施,致若张盛芳例的断端重叠,患侧缩短了1/4骨折处略歪了,虽谓功能无碍,但按正骨是为了“使仍复于旧”的要求,是极不满意的。努力钻研祖国医学遗产——正骨术,虚心吸取西医先进部份,取长补短,进一步地提高疗效,就成为今后努力方向。


(5)在工作中,我们更进一步感到党的“团结中西医”政策的正确,大部病例,都多谢西医同志给予各方面的协助,相信在今后加强此种合作新的成就,必更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