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迪的E-tron模组设计

 马克明的读书 2018-09-20

    奥迪这次发布了稍微细节的一些的信息,大概谈一下我的看法。

这个VDA软包模组,大体的结构都是一致的,奥迪很大方,基本从这个切面包

电池系统剖开的部分

电池模组的细节

这里奥迪一字剖开了6个模组,依次把这些都呈现出来了

  • 模组地面铝盖

  • 模组导热和绝缘胶

  • 端盖绝缘挡板

  • Busbar

  • 上盖切面

  • 铝合金端盖

底部焊接

绝缘的隔离板

模组的汇流排

底部的导热胶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包括:

1)模组之间的连接

      模组双端出线比较局促,所以奥迪的工程师做了一个很挺有意思的电气连接,下面是导体部分,上面是盖子用来把导体圈住

备注:一般Busbar的温度控制在95°,是考虑镀层的退化,这个铜线和导体的结合方式,有点粗犷

2)CMU

     这里用了好多个CMU,而且采用了单片机MCU在12V端供电的方式来做,比较传统,对于供电线束的要求相对高一些

3)温度传感器的布置

     这里是处在中间部分,每个企业对于模组的温度采样点的差异还是有的,直接表现在模组的温度测试点不同。

4)模组Busbar

      以下把模组两端的Busbar的特征弄出来了,Busbar的开口要更大一些。

小结:虽然和捷豹的电池系统很多地方有相似点,但是实际工程做下来,从模组到电池包,有很多差异化的东西。很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