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物理 | 重力势能详解

 昵称47813312 2018-09-20

重力做的功由重力大小和重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数值方向上的高度差)决定。



公式:WG=mg·Δh


注意


重力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决定于运动初始位置的高度差。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位于高处而具有的能量。


表达式:Ep=mgh


h为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高度,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个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参考平面,也叫零势能面


影响因素


物体的质量m和所在的高度h


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


重力势能为正,表示物体在参考面的上方;


重力势能为负,表示物体在参考面的下方;


重力势能为零,表示物体在参考面的上。


重力势能的变化


ΔEp=Ep2-Ep1,即末状态与初状态的重力势能的差值。


对Ep=mgh的理解


①其中h为物体重心的高度。


②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平面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确定出的物体高度不一样,重力势能也不同。


③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参考平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参考平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重力势能是标量,其正负表示比参考平面高或低。


注意


a、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参考平面。


b、选择哪个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可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平面。


系统性


重力势能属于地球和物体所组成的系统,通常说物体具有多少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略的说法。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势能变化的过程也就是重力做功的过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即满足WG=-ΔEp=Ep1-Ep2


重力做功


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


地球上的物体具有的和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定义式:Ep=mgh    


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为标量。单位:1J=1kg·m/s2·m=1Nm  


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Wmg=—△EP


(1)物体的高度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的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2)物体的高度增加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的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重力势能变化只与重力做功有关,与其他力无关。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参考平面上,EP=0;


参考平面的选取一般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


对选定的参考平面而言:


上方:h>0,EP>0;


下方:h<0,EP<0,表示物体这个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比在参考平面上具有的重力势能要少。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如果没有地球,就谈不上重力势能,因此,严格说: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这一系统所共有的,不是物体单独所有的,通常说某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多少,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


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


物体高度变化的时候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如下


①高度下降:从高为h1的地方下落到高 h2的地方


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同,重力做正功。


WG=mgΔh=mgh1 - mgh2

=Ep1-Ep2


重力势能的变化:


ΔEp=Ep2 -Ep1


则:WG= - Δ Ep(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结论:物体高度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②物体高度上升


同理得

高度上升,物体的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