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无欲无求”“波澜不惊” 实则“患得患失”“暗流汹涌” · 艾米有个超理智男友 · 有一次某档综艺节目中,蔡康永给大家分享让自己保持冷静思考的方法: 我就想象着我的脑子里有一个冰块,它可以让我快速镇静下来。 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分享一个笑话,小S和其他人都哈哈大笑,但是我一直保持很严肃的表情,因为我脑子不停在想:
虽然看上去和周围人有些格格不入,但是我还是很享受这样理智的态度。 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提出了五种人类经典的应对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一致性表达。 超理智的应对姿态主要有以下特点: 行为上,看起来冷淡、严肃、高人一等的神情。喜欢操纵、提出建议,看起来不敏感,有一种不带人性的客观; 言语上,表达逻辑而客观,尽可能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 情感上,仅显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空虚,害怕失去控制。 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安迪就是典型的超理智型人格。 我的来访者艾米,最近和男朋友沟通遇到了问题: 当艾米工作不顺利忍不住哭一场的时候,男朋友总是一脸严肃的说:“你能不能冷静点?有时间哭还不如现在分析一下怎么改进你的工作方法”; 艾米对他说“我好像发烧了”,男朋友万年不变的回答总是“看医生打针”; 分享一个搞笑的综艺节目给他,看完后不笑也就算了,还会补上一句“这些都是事先编排好的”。 艾米受不了他冷冰冰的样子:“你能不能学着安慰一下我吗?”男友嘴上说完“好”后变没了下文。 有的时候艾米忍无可忍和他大吵一架,看到的仅是他脸上一闪而过的不耐烦。 待艾米冷静下来后,他也倒还是主动沟通:“你能不能学着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时不时大闹一场除了发泄还有什么意义?” · 为什么有些人像一块千年寒冰 · 这种看似冷静理智的外在表现,实则是对深度恐惧的自我保护,是一种低自尊的心理水平。 由于害怕失去和威胁到自我价值,个体便逐渐否定自己的情绪与需要。 看似“无欲无求”“波澜不惊”,实则“患得患失”“暗流汹涌”。 而这种低自尊感的根源,很多和童年情感忽视(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简称CEN)直接相关,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很多人童年和艾米的男朋友有类似的经历:
从父母那里无法得到情感上的回馈,所有发出的爱的信号与渴望,仿佛投入到了深深的大海。 孩子的情感被忽视,导致他们自我价值受损,产生低自尊感和自卑感。 成年后以一种理性的状态回避情感的卷入。 · 超理智拯救我,也围困我 · 超理智应对方式看似冰冷,实际上也有其优势——这是根据个人经验发展出来的有效的求生存的防御模式。 因为之前从来没有被看到的经历,现在他们选择用这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将自己完全包裹起来,看上去刀枪不入,减少了受伤害的可能性。 ——任你哭和笑,我就静静看着你,但凡感觉到对我有不利,我可以及时抽身而去。 并且,理智可以促进人更好的思考,思路更清晰。 想想看,你身边超理智的人在讲道理上是不是从来没输过? 但是,超理智的应对方式存在的弊端更是显而易见。 在和人相处过程中,超理智的人很难建立亲密的关系,由于理智而失去了共情的部分。 有一次文文和母亲发生了严重的争执,母亲情绪失控,她却很冷静的 一一细数从小到大母亲对自己种种错误教养方式,最后逼问的母亲哑口无言。 看上去是吵“赢”了这一架,可是看着母亲自责流泪的样子,她才隐隐意识到自己赢了理却输了情。 长期超理智的模式,情绪无法正常流淌,忽略了自我和他人内心发生的事情。 因为情绪的自然流动和平衡是人类的本能,强行压抑和否定,难免会出现崩塌。 每种情绪都有它的意义:
超理智的模式下情绪被隔离,但是个体内心极其敏感,他们将感受到的情绪统统压在心底,犹如一座尘封的火山,一触即发。 · 超理智型如何与他人相处 · 如果你本身是一个惯用这种模式的人,朋友爱人给你倾诉苦恼的时候先收起你第一反应“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尝试着先看到对方的情绪。 很多时候,别人找你来倾诉要的并不是建议,而是你可以看到他的伤心和痛苦。 可能你也不擅长安慰人,你更擅长给建议:工作不顺利要么忍要么滚;遇见渣男赶紧离开他;父母不讲道理就该划清界限。 可是亲爱的,这个时候如果这些建议当事人有能力做到的话,他又何必来找你呢? 安静的陪着他,不评价不议论,你在就是一种力量。 同样的,对自己,我知道你给自己的标准多为“我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把“我应该”变成“我想”,放下一些得失心,你才会有能力跟着你的情绪自然相处。 如果你身边有超理智的人,你或许曾经尝试改变他们,让他们懂得关照你的情绪。 可是想想看,改变自己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改变别人更是痴心妄想。 我们能做的只是选择是否和他们相处,既然选择了相处,你需要了解: 超理智的人他们更加追求逻辑客观正确,在面对情绪的时候他们有逃避的倾向。 因此,就事论事,适当收起你对他们的情绪更能提高你们沟通效率。 当你感觉无法接受他们冷冰冰的态度的时候,明确表达你的感受,把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超理智的“冰山”其实也有情绪起伏,也会在阳光下慢慢融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