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菌学诞生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传染病理论——温病学

 为什么73 2018-09-20



本文导读 

本文是潘毅老师喜马拉雅FM线上课「中医文化必修课」第17集《明清集大成-逐渐成熟的体系》的文字版节选。


这一时期,中医的拓展和中西医的初步交融,触发了新的生机,不仅名家辈出,还催生了很多值得一读的奇书、好书。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温病」的理论创新



六淫之外,还有疫气致病


温病,是指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理论源自《内经》,与伤寒体系有内在关联。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


明清这个时段,温疫经常流行。什么是温疫?用现代观念看,就是「烈性传染病」


温疫在明代跟清代,有多流行呢?这里有个统计,在明代的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的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


由于用传统的治外感的方法治这些瘟疫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当时的医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来治疗它,这就为温病学说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另外,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湖河多,地处卑湿,气候温暖,造成了江南多温病的情况。这,客观上促使江浙很多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发病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实践机会,这样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学派。


明末清初的大夫吴又可,经常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进行细致观察和比较。他在六十岁时将自己的平生研究,治疗温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编著成一部论述传染病学的重要著作《瘟疫论》。


《温疫论》提出了把传染病叫做「疫病」的原因——「感天地之疫气」而得病。


这样,《温疫论》将「瘟疫」与其他热性病区别开来。


「感天地之疫气」这个说法,突破了前人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范畴,跳出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学说的束缚。其实也可以说,在外感病领域,突破了《伤寒论》对病因认识的范畴。


《温疫论》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通过空气与接触,由口鼻进入而致病。书里还指出戾气有特异性,只有某一特异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温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尤其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出现之前, 「戾气」这种学说是十分先进的。可以说,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里注意,温病与温疫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温病包括温疫,温疫只是温病的一种。



温病大家与温病的成就


吴又可之后,就是清代的温病四大家。他们是:


叶天士,著作有《温热论》等。在温病学的基础上,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薛生白,擅长治湿热病,著有《湿热条辨》。对湿热病专篇进行论说。


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辨》。他首先提出九种温病,创立三焦辨证,总结温病治疗原则、有效方剂及危险阶段的药物使用,温病学说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这两个名称,大家听起来可能会陌生,但是说白了,就是辨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证候变化的方法。


其中,卫气营血辨证,更注重从浅入深的四个阶段的分辨与治疗,而三焦辨证,更注重的是从上往下(其实也是从浅入深)的几个阶段的分辨、治疗。


王孟英,著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等。其中《温热经纬》既是温病学论述的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书,流传得比较广。


温病学派对中医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针对外感热病,在理论和治疗上,除了伤寒体系,多了个温病体系。


而且十分注重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验证,这里可以看见明清陆王心法「知行合一」在医学的投射。


2.开创了中医传染病学的先河,这个主要可以从刚才讲的吴又可的那部分内容来看。这里,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观念,其实在吴又可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对传统辨证论治的补充,补充了传统的「六经辨证」或「八纲辩证」的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直到今天,中国应用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痢疾、非典等,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疗效。




医学丛书与类书


明清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进入古典文化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这里我们就来看看,医学方面都有些什么成就吧。


明清时期,在整理已有医药学成就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以及经典医集的注释等。


什么叫丛书?


丛书就是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比如《四库全书》,它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另外,丛书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


类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的编制方法是按类来汇编群书,也就是将当时能搜集到的所有书中的内容拆散,重新按类或主题进行编排,以便需要时能快速地查到。也有少数类书是按韵目进行排检的,比如明代的《永乐大典》。


我们来做下区分:类书的「类」,是取分类、纂集的意思;而丛书的「丛」,是总括、聚集与众多的意思。


中医类书有:清代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分类辑录《内经》以来120多种文献,包括基础理论、分科证治、医家传略、艺文记事等。


丛书有:


明代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辑录230多部医籍。


明代王肯堂撰的《证治准绳》,以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方证为主。


乾隆帝诏令太医院吴谦主持编纂的《医宗金鉴》,临床各科理法方药歌诀都有,是太医院的中医学教科书。


讲明清时代,怎么少得了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呢?这书上,载中药1892种,分为16部,60类,是驰名中外的中药学巨著。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所以,以「纲目」名书。


《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国文字。



中西医交融碰撞


明清文化大环境下的第三点:随着传教士东来,中国人开始了解到一些西方先进文化,中西文化开始碰撞,西学东渐,进入中西文化汇合的初级阶段。这在中医学,会有什么体现呢?


中西医汇通的代表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书于清代末年,作者是中西医汇通派的创始人之一唐宗海。


他39岁中举,光绪十四年中三甲进士,也是由儒转医的一个人。他认识到西医,中医各有所长,力主汇通中西,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吸取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成为中国医学、中西汇通的先驱者。


中医界比较熟悉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是丛书,张锡纯所著。分为《处方学》《医论》《医话拾零》《三三医书评》《药物讲义》《伤寒讲义》《医案》,成书于1909年,时间上,真的是清末之末了。


张锡纯致力沟通中西医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


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他还善于把中西药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外感高烧,用石膏加上阿司匹林,名为石膏阿司匹林汤,这就很有些意思。


王清任,他写了本《医林改错》,主要是修改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位置和描述的错误。王清任是进行尸体解剖的,他实地观察,亲自动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知行合一。


处在清代的后期,很难说他的思维没受到当时进来的西学的影响。另外,他很关注中医的另外一个病机,就是瘀血,他在瘀血证的治则治法上有很大的创新,认识非常深刻。可以说,现在的慢性病、老年性疾病,多半都兼有瘀的病机在。王清任留下了 「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膈下逐瘀汤」等优秀方剂。


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医讲的瘀血,实际是结构性改变,它跟中医以往比较关注的功能性改变不太一样,这个关注点,其实也蛮像西医的。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衷中参西的意思了。




每周诵读一篇国学古文

人人都可参与,还有精美礼品相赠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