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T】一场“木”、“竹“建筑的盛宴

 天人合一1007 2018-09-21

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技艺》杂志社主办的“从设计到建造一一2018"筑木·筑竹"论坛”于2018年9月14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产品商或高校师生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

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峥主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丁洁民,《建筑技艺》杂志社主编魏星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大家一直认为,在当期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木、竹建筑大有可为。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共邀请了16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材料商进行了主题演讲,大家从实际案例、材料构建、结构技术、设计施工等各个角度对目前国内外竹、木建筑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深度讲解,同时也从与竹、木建筑相关的其他领域,如材料制造、施工管理、法律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演讲专家&报告精华

丁洁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英国皇家资深注册结构工程师

《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的应用特点与实践》

木材具有保温调湿、隔声吸声的物理特性,木结构建筑更贴近自然,益于身心,在自然环境中更易于融合协调,体现了木材对周围环境与传统文化独特的“亲和力”。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立足传统,并根据木材和钢材的力学特性注重结构体系创新和对细节的追求。钢木组合结构的应用拓展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同时利用结构体系、构件和节点细部创新已达到了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结合。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根据木材和钢材的力学特性,提出了节点、构件和结构体系三类层次上组合形式。总结了木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的应用特点。通过工程案例介绍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的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在“适用、经济、美观、绿色”原则的指导下,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通过钢与木的不同组合形式,拓展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和结构形式,通过结构体系和构件形式创新,并注重节点细部设计,一定能够设计出更多结构与建筑造型、室内环境相吻合的木结构建筑。

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游泳馆


章   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走向新木构》

近年来,木结构,尤其是木混合结构在建设中又重回人们的视野。虽然木结构建筑在材料、结构、防火和节能等性能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具有的特殊人文和艺术属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也不言而喻。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在上海的几个木构项目,体现了“用简单构件打造丰富体验”的设计理念。


人人屋——杨树浦驿站采用钢木结构的策略,希望温润的木质唤起人们对祥泰木行段滨江历史的回顾与感知,木结构构架的设计以“人”字形杆件为基本单元,不断重复并相互支撑形成整体空间结构,构件标准化、工厂预制、现场拼装,使之在极其紧张的工期下依然能够保证较高完成度。

杨树浦驿站


坐石观云——杨浦滨江公共二期配套管理用房(禅房)位于公共空间二期用地中段,地下基坑及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及一层为钢结构框架结构,地上二层为钢木混合结构。中段间层将长方形的建筑体量拆分为上下两个形体,上部木材为主,下部网粘石墙为主,一部分上部的形体向下延伸,一部分下部的形体向上延伸,形成上下交融又互相渗透的建筑与空间形态。

杨浦滨江公共二期配套管理用房(禅房)


未来乡村展示中心——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特色小镇项目,位于贵州楼纳的山间,考虑到山脉、水脉、路脉、绿脉、文脉。上部结构采用钢柱 木梁的“肥梁瘦柱”结构体系,木梁采用双梁夹钢柱,纵横分离叠加的形式。构架了一个连续的阶梯状上人屋面,呼应周边坡状屋顶建筑并顺应山势的同时,为上部空间提供了不同标高的观景平台和漫游路径,为下部空间打造了具有当地干阑式建构特色的结构空间,“檐下聚,林中游”。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特色小镇


张   彤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自然木构,生息营造》

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质量,即材料的自然属性内在地决定了它们的连接与再现方式。当形体表面的感知质量,清晰而诚实地反映出内部的构造方式,材料的材性、连接与再现在建构的深度上具有了双向可逆的透明度。材料与建造的逻辑关联在建构的维度上诠释出“材质性”的意义。木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基本建筑材料之一,具有最为全面而均衡的性能。它材质温暖,散发生命的气息,记录时间的痕迹。木构建筑的空间与形式体系常常与结构、构造、材质形成一体化呈现,揭示出完整透彻的建构逻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风土工作室相隔十年的两个作品七桥瓮木构亭和井冈山大仓讲习所,正是对木建筑这一建构品质的实践和印证。

七桥瓮木构亭

大仓讲习所


王兴田

nko日兴设计创始人

弱材料的可能性——木·竹·纸的建筑

现代建筑的进步得益于钢铁和混凝土等高强度、高密度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但是其冶炼和制造过程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在反思的过程中对弱材料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生长于自然的弱材料,不仅能在平衡生态的同时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保护环境,而且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弱材料有无限可能性!

深圳隐秀山居酒店


材料建构的一体化是建筑师挑战所有建筑空间当中,从把握弱材料的特性,到节点构造的方式,从功能空间的体验到材料质感的内外感染力,最富有魅力的一个创作过程。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


若把森林看做生命的话,做为建筑材料的木、竹、纸,即为生命的延续。它有气息,有性格,有情感,有肌理,温暖而亲切。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对材料的不断创新及技术进步,如集成材、LVL(单板层积材)、CLT(crosslam clt)复合材料、防火防灾的技术手段进步、3D数字技术的应用等,木、竹、纸这一类弱材料的可能性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弱材料对于建筑师来说,不仅是在创作过程当中的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张   斌

致正建筑工作室Atelier Z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基础设施的日常尺度——东岸望江驿的木构及其他

东岸“望江驿”是位于上海黄浦江贯通工程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内的一系列服务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憩停留空间和公共卫生间。望江驿作为滨江贯通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城市基础设施,摆脱了基础设施曾经隐匿、冷峻的形象,通过与景观、地形的多维整合,形成了日常、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这一系列驿站给了我们机会来探讨建筑与风景的关系,以及微观场地与宏观公共空间的关系。我们希望驿站在以平易近人的氛围为市民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同时,能够强化场地自身的特性,从而让建筑有机会成为风景的放大器。

作为应急工程,我们在不到2个半月的时间里陆续完成了二十余个望江驿的设计和施工。为了平衡极短工期和对于品质、空间体验的最大诉求的矛盾,我们设计了一个标准统一的建筑形制,并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归纳了数种落地类型。建造上采用以胶合木结构为主的钢木混合体系来实现质量可控的超快速建造。

东岸“望江驿”


最后还介绍了致正建筑工作室正在进行中其他木构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衢州衢江区生态公厕——晓云亭、舟山虾峙岛游客码头等。


苏   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乡建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木结构融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木结构的工程实践由于受到规范、材料、防火和造价等诸方面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在中国建筑设计领域内广泛应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木结构不仅深入民心,而且工匠技艺成熟,亟待传承。


如何把工匠技艺和建筑设计能够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是融合设计的首先要面对的。以甘肃天水街子古村的传统木结构农房营造实践为例,初步探索了融合设计的方法。总结起来需要经历测绘调研、融合设计和在地实践三个阶段。


融合设计还要考虑结构体系和材料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阶段性的规避规范和防火等方面的限制。最终我们相信通过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提高,可以让木结构在工程实践当中安全规范的推广和应用,传承工艺和文化,丰富用户的选择,让建筑师佳作辈出。

天水街子古村


刘宇扬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荣誉副教授

《浅谈几件木构小品之尝试与演绎》

“轻重之间”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展示一些轻型的竹钢结构为主的构筑物,此为“轻”;另一方面事务所在设计中的一些结合钢木混合结构的重木结构尝试,此为“重”。我们的观点是并不着重于某一类型的材料或者形式,而是在不同的结构、材料、形式的演绎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2014年设计上海滨江爱特公园中一个亭子的时候,将彰吴项目中的一组亭子进行了现场演绎,瓦面换成了阳光板,更加通透,适合在城市中建造。亭子的每根柱子实际上是由4根2cm×2cm断面的柱子进行拼接,再加上2cm的夹片,整个断面是由两个细柱和缝隙组成的,这就使得一是结构上非常稳固,二是看起来非常轻巧。

滨江爱特公园


2016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我们在漕河泾分展场参与了一个有功能性的装置的建造。利用竹钢构造设计成树的意向,做成环状的结构布置,一边是光伏板一边是种植架,象征着智慧与绿色、科技与自然的交融。土建的基座采用混凝土,节点延续了滨江爱特公园的亭子的体系,在结构关系上产生变化。

智慧蜂窝


云庐酒店作为乡建项目,我们做了一些不同功能的亭子。虽然用的仍然是爱特公园亭子的结构体系,但是采取了一些不同的变化,比如把折板屋顶变为平屋顶。

云庐酒店


1/2亭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位于院子入口,要求做成一个多功能且非常规的展亭。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想通过竹钢和纸形成一种新的形式逻辑,利用轻型的材料打造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1/2亭


张   男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止境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木构建筑的起步实践》

木渎书屋是个10m见方的全木构房子,18根北美花旗松胶合木柱,7直8斜,截面均为170mm见方,承托了四根截面等宽而略高(230~260mm)的同材质主梁,主梁上不再有次梁,直接搁放由SPF规格材钉合的整块木屋面板。因柱子远看比较纤细,因此常有非专业人士误以为是幕墙立框在支承屋面。

木渎书屋空间构成及建造过程


木屋四面均是玻璃,连夹层在内可以说是两个360度的无障碍景观。中间楼梯略偏转一个角度,将空间分为几个大小不等的梯形区域,可做多种用途。楼梯下面是卫生间,与岛式的操作间一起为将来改做茶室提供了条件。楼梯踏步本身也可倚坐,面向悬垂屏幕的方向,人多时可补座椅不足。

建成的木渎书屋


这个小木房子的施工过程轻松闲适,不禁令人想起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技术与文明》中对人类始技术时代的特征描述:人的各种感知能力大大拓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敏锐等等。虽然主要木材均为工厂精密加工而成,但现场多为手工操作,没什么污染和噪音。倒常见工人们偶尔停下手里的木槌,面向夕阳,感受一下林木间的微风。

木渎书屋全景


刘   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大跨度木构设计探索》

木材是非常有特点的建筑材料,对建筑师而言,木结构建筑在结构逻辑与空间表现方面独具魅力。但在国内,建筑师还缺乏足够的项目实践的积累,所以在当前的木构建设规范和标准体系中,结构设计师更多地掌握话语权,木构通常更多地被作为一种结构类型来看待。事实上木构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涵盖从项目策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物理性能、机电工程、内外装修等等全方位的内容,建设过程中很多部品和配件又取决于建筑工业化的水平,所以关注木构建造的系统性和构造合理性尤为重要。讲座通过大小规模不同的几个设计案例,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木构体系的选择原则,并通过对两个大跨度木构案例的分析,展现了建筑与结构专业如何协同工作,寻找最优结构形式的过程。

西南设计院原办公园区木构小建筑加建

中建西南院大跨度木结构设计提案


李   竹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主任、主持建筑师

《工业竹,从装饰到结构的初探》

竹子是一种自带中国人文气息的、速生型天然材料,受制于竹子的防腐处理和受力特性,过去对它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家具、手工艺品和装饰层面,少用于建筑结构。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竹产地,竹子是廉价而环保的资源,经过深度防腐、热压、胶合等工艺处理后的胶合竹材,性能与胶合木相当,甚至硬度为后者的3~4倍,并且具有很高的户外耐候性。利用这些特性,工作室在一系列公共小建筑中进行实践,将胶合竹逐渐从户外装饰板材,运用到建筑结构上。通过建筑师和结构师的设计,将经过工厂预制的胶合柱、梁、椽子、望板等结构构件,配合钢节点等构件,在现场进行装配式组装,降低了对现场传统施工方式的一些依赖。这种自信的暴露结构的方式,将胶合竹结构本身的受力性能,通过构造传递给使用者,使之感受到材料和结构自身的美,同时也省去了对结构二次装修的资金投入。相信这种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将在未来的乡村建筑、风景建筑中逐渐崭露头角。

    

廊桥厕所


覃池泉

苏州工艺美院教师

及物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互承结构的谱系及应用》

以《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与达芬奇手稿中的“达芬奇拱”为代表的互承结构(Reciprocal Structure),是一种古老的结构类型,其在人类的结构创造历史中,占据独特的地位,时至今日仍有应用,如浙闽木廊桥、阿尔瓦罗·西扎的蛇形画廊等。然而在自然界中,互承结构也是普遍存在的,小如颗石藻、鸟巢,大至地层板壳等。另外,从类型学与结构演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介于网格壳(Grid shell)与张拉整体结构(Tensegrity Structure)之间的结构类型,并由此衍生出张拉互承结构(Tenseprocal Structure)。以上谱系的研究,为理解互承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可变结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我们近年来分别搭建了数个造型各异的互承木杆结构,从8米至18米跨度,以探讨其空间表现、结构性能、建造工具、施工工序等问题。

互承木构展览装置

互承木拱门

互承悬挑结构


周金将

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总监

《空间木结构实践和应用》

木结构特别是重型胶合木结构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得益于规范的日益完善,材料工艺的不断提升,加工制造方式的改进。同时木结构建筑满足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低能耗建筑的要求,使木材成为继混凝土、钢材之后的第三大主要建筑材料。到今天,木结构建筑又重新引起了建筑师广泛的关注,如何用木材建造一个有温度的家,建造一个有趣的公共空间已然是一个热点话题。苏州昆仑绿建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成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售后一体化的专业木结构供应商,承担完成了国内一系列标志性的木结构建筑,涵盖了体育场馆、学校、住宅,办公,酒店等各类产品。


木结构建筑在国内虽然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但是在整个建筑行业占比仍然非常的低,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木结构建筑势必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扬州园博会

连云港游客中心

郡安里酒店


孟宪川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

《木造屋顶——从小尺度到大尺度》

木造屋顶是木结构建筑中最具有表现力的部位之一,同时由于木材的结构与装饰双重属性,其自身的形式与结构常常是不可分割、合二为一的,因此,从形式特征与结构概念整合的角度讨论木造屋顶的设计策略,有助于建筑师在设计初期阶段较为合理地推敲方案,同时促进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更加快捷有效地沟通。考虑到现代木造建筑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汇报基于木材作为商品的常用经济尺寸划分木造屋顶的尺度,小于6m为小尺度,6m至12m为中尺度,大于12m为大尺度。报告通过不同案例,尝试梳理了小、中、大尺度下不同结构概念的木造屋顶的设计理念、跨度、构件截面尺寸、材料类型、节点连接方式,期望能为建筑师在设计木造屋顶时提供一点点基于尺度和结构概念的设计参考。

木造屋顶的形态与结构概念


陆   洋

日本山田宪明构造设计事务所结构工程师

《传统木结构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连接方式(榫卯)不仅可以在古建筑的维护,维修,甚至重建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完美的与现代建筑材料,比如钢材,相接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本在传统木结构的榫卯节点计算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有一套相当完善的计算理论和规范依据。成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推行实施木结构建筑,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同时也鼓励了建筑师,更加自由的在设计元素中运用木材;而结构工程师,不仅可以在新建项目中自由使用木材,同时可以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葺贡献力量。

 

木结构建筑的魅力,无论是传统的斗拱榫卯,还是现代的钢木结合,甚至是前卫的自由曲面,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所谓对木结构建筑的情怀,其实一直深藏在东方人的心中,只是在等待那一座座精彩的建筑作品来唤醒。

四层天守阁木建筑复原

Main Dining Erretegia


卓   新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施工技术研究室主任

《原竹空间编织结构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

针对国内外原竹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报告论述了两部分内容:1)提出了原竹空间编织结构体系;以参数化设计为技术手段,将建筑空间外形与结构受力状态相结合,依据协同优化的分析结果进行设计并确定了建筑结构的最终形态;采用BIM技术完成了构件加工和施工方案设计。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结构、加工、施工的一体化协同,可明显提高设计的综合效果,并有助于构件加工和现场施工的执行效率。2)以节点标准化设计、竹管工厂化加工、结构装配化施工为目标,发明了原竹多管束空间网格结构体系;为使结构耐久性摆脱对竹管耐久性的束缚,创新了竹管原位替换的结构修缮方法;通过构件及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对新型原竹结构的工作机理进行系统研究。

“四味凉亭”

空间网格结构的形&态

原竹多管束空间网格结构体系


陈永杰

浙江大村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集竹之大成一一集成竹在建筑中的应用实践

面对国家倡导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同时木材资源的紧缺,竹集成材应运而生,竹结构性用材为业主及设计师提供了更有意义的选择。中国拥有大量的竹林资源,占到了全球的90%,目前国内的利用率仍然比较低。工业化利用从早期的室内竹地板、竹家具和竹贴面材料,到后来,对竹材进行改性处理,竹制品可以用于户外,也可以用作防火和声学材料,通过市场时间的检验,它的性能普遍优于常规硬木树种。经过大村竹建研发人员多年的研究下,大跨度、高强度的结构性集成竹材成功应用于木质性建筑当中,为木建筑开辟了另一方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竹代木”。

南京紫东国际创意产业园

南京栖霞山风景区

安徽铜陵板栗山儿童书屋


论坛主持人

本次论坛有幸邀请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群,德国gmp 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区合伙人、首席代表吴蔚,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峥担当论坛主持人,他们的精彩点评也给论坛增色不少。


项目参观

9月15日上午,作为论坛同期活动,还组织参观了由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上海西郊宾馆意境园项目位于上海西郊宾馆内,是重型木结构体系建筑,采用微资源、微现场、微能耗、微排放和零距离、零污染的“ 四微二零”新建筑理念。项目结构极其复杂,项目团队克服梅雨、多轮台风侵袭和高温酷暑等恶劣天气的影响,7天完成了所有异形主梁的安装,20天实现了整个项目的封顶,也充分体现了木建筑的优势。


当天天气异常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参观学习的热情,在现场专业人员的认真讲解下,结合所见所得,代表们对竹木材料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 项目参观现场


场外展位

本次会议有多家企业参展,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充分搭建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高校机构和材料企业的交流平台。


▲ 现场展位


致谢 

本次论坛得到了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村竹业有限公司、光辉城市的大力支持,特此表示感谢。后续我们也将汇总本次论坛的优秀报告以《建筑技艺》专题的形式刊登,敬请大家关注。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由建筑师曹晓昕7年前设计的时尚便捷工具包“函包”现重出江湖,全真皮材质、大厂定制五金、手作皮具,售价仅799/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