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9日, 离岁尾只剩3个月零10天。 2008年、1998年、 甚至在1988年的你, 有没有想过,此刻的你, 在什么地方?过怎样的生活? 会不会感慨人世变幻,万物沧桑? 没有哪一种历程是不留痕迹的, 那些年,我们共同经历的, 都在这一幅幅泛黄的影像里。 ▽▽▽ 上世纪80年代,云龙山是徐州人节假日必须打卡的地方,跟饮鹤泉合影百拍不厌。 也是80年代,彭城路最北头的彭城路1号庄重严肃,那时,它不是时尚街区,而是徐州市的机关大院。墩子凉伞的交警标配、被称作大通道的公交车,带着双卡收录机的青年,穿着白衬衫的你,在这张旧影里,如斯珍贵。 即使跟30多年后的今天相比,80年代的果品商店也高端得丝毫不露怯,何况还多了一层怀旧复古风。单是这宽敞且在黄金地段的门脸儿,就是一般私人小贩无法企及的,更别说“国营”二字加持,又多了一些信誉保证。 80年代的徐州北站出站口,小吃摊们显露出一种别样的生活情怀,既充满了烟火气,又游离于天涯羁旅之外。 80年代的三民街,在不远处,就是很多徐州人心心念念的青石板路。 80年代的袁桥跟现在无甚改变,不过就是现在楼多了,车多了,人多了。 90年代,徐州街头还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民宅。在这扇小窗里面,是不是有一个听雨的少年? 到二府街租婚纱,曾是90年代众多新娘子的一致选择。拆迁前夕的二府街,眼望昔日繁华,寻找未来去路。 还有,曾经的徐州东城,那一片看得见山的村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