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老师总能惺惺相惜——《论语》学习255

 背后国文 2018-09-21
 

先进篇第十一·二(255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钱穆译先生说:“以前从我在陈蔡的,此刻都不在我门下了。”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宰我、子贡。政事:有冉有、季路。文学:有子游、子夏。

杨伯峻译孔子说:“跟着我在陈国、蔡国之间忍饥受饿的人,都不在我这里了。” [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

【傅佩荣译】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的学生,与这两国的君臣都没有什么交往。” 德行优良者: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杰出者:宰我、子贡。长于政事者:冉有、季路。熟悉文献者:子游、子夏。

不及门,钱、杨先生解释为不在门下。傅教授解释为没有交往则不得其门而入,他的依据是《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君子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孔子有陈蔡之厄,但关于陈蔡之厄的说法很多,这里选取《史记·孔子世家》来说一下: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有的版本把这二章分开了,那就没必要介绍时代背景。但这里必须要了解一下当时背景,我们才知道后面的四科十哲是不是经历过陈蔡之厄,是不是已经不在孔子门下了。

我们再来看四科十哲的学生,第一,德行方面比较优秀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颜渊好学,日有所进,三月不违仁,用能行,舍能藏,无伐善,无施劳,一直为孔子所推崇,他当然没问题;闵子骞孝哉,言必有中,推辞费宰,訚訚如也,也没问题;冉伯牛的德行表现在《论语》里没有提及;仲弓是伯牛的弟弟,他可使南面,山川不能舍,能事斯语,仁而不佞,居敬而行简,也没问题。第二,言语方面比较优秀的有:宰我,子贡。宰我虽然朽木不可雕,但他问三年之丧,井中有仁等问题,完全凸现了他言语方面的才华;子贡亦是,他能引譬发问,谦虚认为不敢和颜渊比,称老师天纵之将圣,被老师视为可与之谈《诗经》,口才没得说。第三,政事方面比较优秀的有:冉有,季路。冉有三年可使小国丰衣足食,可为千室之邑,百乘之家的宰,从政毫无问题;季路片言可以折狱者,无宿诺,千乘之国,可治其赋,也没有问题。第四,文学方面比较优秀的有:子游,子夏。子游能学道爱人,知礼名世,能北学于中国,身通受业,遂因文学以得圣人之一体,岂不可谓豪杰之士哉!今以《论语》考其语言,类皆简易疏通,高畅宏达。”(朱熹《常熟县 丹阳公祠堂记》);子夏能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能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可以给老师以启发,所以后人评价他说: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肯定其文学能力。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在这里能被孔子评为最优秀的十哲,着实不简单,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文、行、忠、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所以成为了孔子学生中的人中翘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