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人寂寞空愁暮,华发凋零不待年——文徵明《新秋》读后

 中土闲鹤堂 2018-09-21

秋天是诗人喜爱吟咏的题材,历代秋诗佳作不可胜数。明代文徵明的这首《新秋》,借初秋之景抒发诗人寂寞、惆怅之情怀。

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又是走向冬日的季节,是美的最后归宿。面对即将失去的美好时光,善感的诗人很自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处境,发出美人迟暮的慨叹。 

 文徵明绘画作品

这首《新秋》前两句写景绘物,后两句借景抒怀,情景交融,互为衬托。在自然景观方面,诗中摹写了江南新秋的明净,翠柳烟云间的蝉鸣。写了青山深处传来的悠远歌声,以及那被秋雨打落在水面的红莲。 

 文徵明诗

秋天原是充实、丰富的,其色彩也应是浓艳斑斓的,可诗人眼见心想的只是断烟、秋蝉、古代的《白紵》和那漂浮的残莲。这样一幅色调冷淡的画面不给人以凄凉、灰暗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恰好反映诗人内心的感伤情绪。

“江城秋色净堪怜,翠柳鸣蜩锁断烟。南国新凉歌《白紵》,西湖夜雨落红莲”,诗中每一处景色描写都具有典型意义,它们是诗人主观要表达的一种理念的外在表象,是抒情的对象,正是这些特定的景色,加重了诗人的感慨和忧思。 

 文征明图

《新秋》的特点在于表现了江城新秋的新奇景观,起到了对人物心境的衬托作用,较好地称为诗人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的排列如同古代山水画,不受时空限制,只着重在意境的点染。

诗的后半部分美人寂寞空愁暮,华发凋零不待年。莫去倚栏添怅望,夕阳多在小楼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人生苦短的情怀。 

 文徵明书法作品

作者文徵明早年以岁贡生入京,荐授翰林院待诏,他抱负宏远,不忍看朋党倾轧,不久遂辞官归隐,终生著诗作画。 

 文徵明画作

文徵明是有着美好理想的人,归隐后,不甘埋没乡野,他寂寞、孤独、惆怅,秋天到了,诗人由秋蝉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暮年,由被西湖夜雨打落在红莲,看到自己日渐稀疏的华发,他意冷心灰,发出莫去倚栏添怅望,夕阳多在小楼前的哀叹。这种情缘景致,景为情移,寓情于景的创作手法,构成了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文徵明集》

大凡有志之士绝不甘沉沦,不甘于埋隐于乡间山野,但他们又不愿趋炎附势。他们将希望寄托情怀在于等待之中,做着夏日绿色的梦。

文徵明即属于这类人,归隐期间他孤独苦闷,企望贤君明主,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光阴荏苒,时光将他带到了华发凋零的岁月,带到了人生的秋季。新秋已至,风雨相摧,惊破了诗人绿色的梦,由此而产生物色变衰,年华易老之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