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文物介绍——战国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泊木沐 2018-09-21

古代衣服没有纽扣,需要在腰间加以绑系。除用丝带外,也可用革带。革带常用兽皮,因为较硬,需用带钩来连接,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常与玉环同时使用。带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纽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勾连,钩纽则起固定作用。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流行于各地。它们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多采用包金、贴金、错金银、嵌玉和绿松石等工艺,斑驳陆离,多姿多彩。

夏、商、西周三代没有发现玉带钩,一直到春秋时期也仅出现有钩首、无钩钮的带钩。说明这段时期玉带钩的形制仍未完备。

战国时期,玉带钩的器形已经基本确立,即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并且普遍使用。这时玉带钩已进入了发展期。此时虽然带钩纹饰内容变化比较丰富,但形制基本相同,时代特征明显。其器型多为长条形、琵琶形。长度一般在4-8厘米之间,8厘米以上较少。通体感觉简洁明快、棱角分明、光泽度强。钩首一般高昂,常见雕有龙首、兽首、鸟首等。头形较小,钩身较宽,大多素面或阴刻细线纹饰。多数带钩在钩面两侧的边沿和钩首颈背两侧的边沿都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对称得体又平整美观。钩背有方形钮或圆形钮。一般情况下,钩身的侧面与钩钮的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即钩身与钩钮同宽。

在战国中晚期的使用相当普遍,出土及传世皆很多,很多带钩制作考究,镶金嵌玉,雕刻铭文,美不胜收。带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人们使用带钩,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钩甚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西汉时期是古玉带钩发展的鼎盛期,玉带钩的制作在继承战国时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一般来说,西汉时期的玉带钩选料讲究、琢磨细致、刀法简练、质量上乘。同时数量也比较多。这一时期,玉带钩大多通体光素无纹。钩首头形也雕琢得非常简洁,有的仅存轮廓,有的只是刻划几刀而已,但都粗犷有力,规整洁净。即使有的钩身有阴刻纹饰,也是非常简单、挺拔、有力。有的仅在钩面琢磨几道弦纹,或在两道弦纹中间压铊斜磨,形成纵向凹槽,看似凸脊一般。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玉带钩的钩面开始出现了浅浮雕蟠螭、凤鸟等纹饰。

国内馆藏带钩最多的要属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也有少量藏品。国外博物馆中国带钩馆藏最多的要数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战国包金嵌玉兽首银带钩,1951年出土于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950年至195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固围村一带进行过三次发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战国时代的大墓及其附属的车马坑,此件制作精美的带钩就出于固围村5号墓中。

此件带钩由白银制成,通体鎏金。钩身铸浮雕式的兽首和长尾鸟。兽首分列钩前后两端,长尾鸟居钩左右两侧,盘曲逶迤。带钩呈琵琶形,中部凸起,呈弧状,底部为银托。钩首为兽首,青玉雕刻,兽首用细线刻画出圆眼、长鼻和长嘴喙,喙两侧有数道横线纹。额头正中有一花蕾纹,上斜刻小方格纹,有角。面为包金组成的浮雕兽面,两侧盘绕两条夔龙,倒向勾端,合为一首。与两侧夔龙方向相反,又蟠绕着两只凤鸟纹。脊背正中,均匀嵌入三块白玉玦,玦面刻有卧蚕纹。钩身正面嵌饰白玉玦3枚,玉玦中心各镶一粒半圆形琉璃珠,钩身前端镶白玉琢成雁首形钩首,从侧面看犹如一只曲颈高歌的鸿燕。

前、后两玉玦的中心孔各嵌入一个琉璃珠。玉玦色呈青白色,刻纹较为精细。整个带钩以鎏金、镶嵌、凿刻等多种工艺,将不同材质、不同色泽的材料巧妙的结合。此带钩纹饰繁复,玲珑剔透,包金镶玉,雍容华贵,是战围带钩中的精品,极为奢华,反映了当时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在当时就应价值不菲,系在腰间,真可谓是“腰缠万贯”了。

古文献关于带钩的记述颇多,如史书记载,春秋时,齐国发生内乱,为扶持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大臣管仲箭射公子小白,正好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小白成为齐国的国君,也就是齐桓公。在鲍叔牙的推荐之下,齐桓公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带钩之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