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金色年华554 2018-09-21

前言

关于西汉这段历史,从小就一直听说过有那么几种论调,虽然结论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

就是“XX死了,西汉这段历史就没意思了,就无聊了,就没必要看了观点大概有三种:

有的说韩信死了,西汉就没什么可看的了。

有的人说刘邦挂了,西汉就没啥可看的了。

还有一种观点支持的人最多,就是说,项羽死了,这西汉就什么可看的了,难道真的没好看的了吗?

今天飞渡就从项羽乌江自刎之后说起开始为大家讲讲西汉的历史,到底好不好看呢?诸位看官,看了就知道了。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上回书

刘邦假托狩猎云梦泽,大会诸侯于陈地。

韩信出来见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被左右武士拿下。

韩信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出,吓得魂不附体。

未知韩信性命如何,

我们接着说。


01擒韩信,再封国

话说韩信被捆成粽子之后,心中悲凉,得,这是第三回了,俗话说的好,事不过三,自己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了吧。

悲切地对着刘邦说道:“想当初范蠡对文种说,狡兔死,走狗烹,诚然此理也。今臣三度被陛下所擒,当也是如此,只是不劳陛下,臣自当烹,以全陛下对臣知遇之恩。”


刘邦见韩信被擒,高兴的尾巴都上天了,根本听不进去韩信这小子说什么,心中只是在说,让你嘚瑟,怎么样还是翻不出我的手掌心吧,你邦哥还是你邦哥!于是刘邦下令把韩信绑在后车之上,其余楚国属官不予追究。


没几日,其他诸侯到达陈地,听说韩信被擒,全部吓得一身冷汗,问具体细节,没有人清楚,只知道是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这几天很高兴,也没有在意诸侯的小心思,会宴后,刘邦宣布不去云梦泽狩猎了,诸侯先行一步各回封国,然后班师回朝,带着失意的韩信回到了洛阳。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一路奔波,在洛阳休息了几天之后,刘邦开始冷静下来,思索道:韩信确实没有什么过错,只是他才能出众太过嘚瑟而已,老子不锤他一两下,心里不舒坦,如今锤也锤了,心里也顺畅多了,怎么处置他好呢?


刘邦计上心头,哈哈大笑,宣布使者前来,发布自己的诏令:经查实韩信并无谋反之迹,朕赦免韩信之罪,改封淮阴侯,留于朝中听命行事。原楚国之地,一分为二,封刘贾(刘邦堂兄)为荆王,据有淮东;封刘交(刘邦四弟)为楚王,据有淮西;封刘喜(刘邦二哥)为代王;封刘肥(刘邦长子)为齐王。


至此天下有十一封国(其中四个刘氏宗亲):代国(代王刘喜)、齐国(齐王刘肥)、楚国(楚王刘交)、荆国(荆王刘贾)、韩国(韩王信)、淮南国(淮南王英布)、梁国(梁王彭越)、长沙国(长沙王吴芮)、赵国(赵王张敖)、燕国(燕王卢绾)、闽越国(闽越王无诸)。



02封萧何,诸将怨

刘邦把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发现诸将争功一年多了,还没有封赏,于是命有司议功,整理出功劳簿来,先封战功位列在前的十几人为候,安抚他们。于是诏封:

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母侯疵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蒲侯柴武清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城侯蛊逢博阳侯陈濞梁邹侯武儒

其余人等战功不是很高,等以后再议。萧何、张良二人没有战功,但是刘邦在上次大宴上已经说过他们和韩信一样是天下三杰,韩信如今是淮阴侯,萧何张良与之并列也得封侯嘛,于是不通过有司整理,自己亲封他们二人,刘邦命张良自行在齐地取出三万户为自己食邑。

张良言辞恳切地道:“臣从下邳起兵,与陛下相识于留县,这是上天让臣与陛下碰面。自相识以来,陛下对臣言听计从,臣已经非常知足了,臣只要一个留县,不敢奢求三万户。”刘邦见张良说的是真心话,于是封张良为留侯,计一万户,封萧何为酂侯,计八千户。

诸将听到这个消息后,都特别诧异,皆议论道:“我辈中战功最高的是曹参,授封万余户,这是实至名归。

但是其余众将,最多不过五六千户,最少的仅有一千户,结果这可倒好,张良和萧何两个文士,一人一万户,一人八千户,都超过了我辈。

细论起来,张良虽然没有亲临战阵,但是也经常随军出征,在军中出谋划策,勉强算有军功傍身。那萧何我们就想不通了,长居后方安稳,寸功未立,居然也得八千户?”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于是众将愤慨,结伴而行,进入宫中觐见刘邦,齐声说道:“臣等披坚执锐,多着百余战,少者也有数十战,攻城得地,虽大小不等,但都是舍命杀敌换来的,劳苦异常!
今萧何并无汗马功劳,只会舞文弄墨,安坐于后方,其封户为何反居我等之上?臣等不解!望陛下明察!”

刘邦见诸将言辞激烈,口喘大气,显然是动了真怒,对付这些武夫可不能直接跟他们争辩,得缓缓说解,刘邦心中主意已定,从容的说道:“诸君且先不要争辩,先听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诸君知道打猎吗?”

众将看着面带笑容从容不迫的刘邦,都疑惑不解,他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话题怎么转到讲故事去了,但是皇上的问题不能不答啊,于是众将很不情愿的答道:“知道。”


刘邦见众将气势已经被自己打乱,饶有兴致的接着问道:“那诸君知道猎狗吗?”

众将心里都翻了个白眼,我们都是武将出身,能不知道这个?真不晓得皇上到底要说什么,众将开始稀稀落落地答道:“知道。”


刘邦笑了笑,然后对众将说道:“那诸君想必也知道,这打猎啊,抓住狐狸和野兔的是猎狗,但是发现狐狸与野兔踪迹,并且指示猎狗去抓住他们的可是猎人啊。你们说说是不是猎人比猎狗功劳大啊?”

众将心里又翻了个白眼,那狗怎么能跟人比嘛,于是答道:“当然猎人功劳大。”


刘邦心中得意的笑了起来,小样,就等着你们这句话呢。然后柔声说道:“这萧何就如猎人一样,他能发现敌人的踪迹,给猎狗做指示,他的功劳啊是不是很大啊?”

听到此处,众将心里嘎达一下,搞了半天这套下在这了,拐着弯来抬高萧何,上回说他是三杰,这回又说他是指挥者了,咱们这陛下真是善辩啊,大家寻思怎么反驳,一时没有主意。

刘邦见众将之中没有人反对他的说法,接着说道:“而且啊,诸君大多数都是一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就是带领家中的两三人个追随我,可是萧何不同啊,带领萧氏一族几十口人一路追随我至今,这是把全族的性命都交到我刘邦的手上啊,这份信任,这份功劳,我至今都历历在目不敢忘记,诸君中有谁跟萧何一样的?可以说出来,我也可以封他八千户。”

众将默然,原来萧何是因为举族投靠之功,大家左看看右看看,还真没有人像萧何一样的,虽然心中不满,但无从反驳,只好向刘邦告退。

众将退出后,刘邦哈哈大笑,心道:你邦哥还是你邦哥,跟我辩论,你们这些小弟啊还是太嫩。


03赏雍齿,风波平

刘邦啊这一高兴不要紧,把后续封侯的事情给耽搁了。


一日,刘邦出来透透气,在洛阳宫南边四处溜达,顺道叫上了张良和几个宫中近侍,站在南墙上无意中向外望去,看见不远处洛阳城中,洛水岸上乌压压的一群人在那交头接耳,好像在讨论什么秘密的事情,勾起了刘邦的好奇心。


刘邦在墙边找个一个合适的好望角,定睛一看,原来是诸将,刘邦更加好奇了,转头问张良:“你知道他们在议论什么吗?”


张良淡淡的答道:“知道啊,他们在议论谋反的事情。”


刘邦惊讶道:“啊?不会吧,现在天下已经平定了,他们不至于谋反吧?”


张良道:“陛下从布衣起家,取得天下,多赖诸将之功,如今贵为天子,封赏的都是和陛下关系亲密的人,诛杀的都是和陛下你关系不好的人,诸将皆认为陛下用人唯亲,而自己不受待见,心生怨气。

听闻有司整理出功劳簿,上面有有军功者百二十余人,把诸地平均分给诸将都略显不足,况且之前陛下还拿出数万户封赏曹参、萧何和臣等与陛下亲近之臣,就更不足了。

诸将觉得自己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得到陛下得封赏了,而且陛下不喜欢和你关系不好的人,将来一定会借事生非,杀掉他们。他们觉得不如团结起来,早早商议谋反的事情,还可以活命。”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飞渡说:其实张良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了,诸将只是不忿刘邦封赏不公,并没有谋反也不可能在洛阳天子脚下谋反。但是张良为什么要夸大其词呢?

那是因为,前些时日,张良一直告病在家刻意避免刘邦的猜忌,所有朝政大事都是刘邦自己在打理。

刘邦很聪明,在军事上:先后诛杀燕王臧荼、颍川侯利几、齐王田横,计擒韩信兼除钟离眛,又封赏宗室四人与同年同日生的发小卢绾为王,使天下封国半数归汉。

在政治上:优先封赏功臣中势力最大军功最高与自己最密切的丰沛功臣集团骨干十余人,稳定朝局大势。其中着重封赏军中威望第一的曹参赐万余户,又着重封赏文臣中功劳最大的张良一万户和萧何八千户,意在文武制衡,平衡朝堂势力。

在封赏上:才思敏捷,借用猎人猎狗的比喻,辩驳的诸将哑口无言,不敢再议论萧何之事。


但是张良不仅比刘邦谋略出众,而且出身韩相世家(张家祖上五代人都是韩国的丞相),有非常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是泥腿子出身的刘邦所不能比拟的。刘邦看似聪明的手腕,却犯了三大错误:

第一个,用人唯亲,喜之必升。第二个,度量狭小,厌之必罪。第三个,以威御下,封赏不公。

看似快意恩仇,并且达到了自己所有的目的。但是身为皇帝,可不能全凭自己的喜恶治理天下,长此以往,放纵自己的喜恶,和以前的韩王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张良忧心万分,但他非常了解刘邦,刘邦这个时候正在洋洋得意,不好直接纳谏说刘邦做得不对。刘邦心中最怕什么,就是有人谋反,于是张良借机发挥,夸大其词,趁机纳谏。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刘邦大惊,慌了神,急问道:“君有何良计教我?”


张良略作思考,其实早就有良策在心,然后说道:“陛下平常最憎恶的人,而且是诸将都知道陛下最憎恶他的人是谁?”


刘邦道:“当然是雍齿了。雍齿从小跟我都不对付,他比我长得壮,经常欺负我,我早就想杀了他。只不过因为他所得军功甚多,又是同乡,所以我才忍了。”


张良道:“臣之计,就是这次咱们优先着重封赏雍齿,让诸将知道和陛下你关系不好的人不会诛杀,一样会得到封赏。诸将见到雍齿封赏,一定会安心,不会再想着谋反的事情了。”


刘邦于是按照张良之计,在宫中宴请诸将,在席上宣布封雍齿为什邡侯,赐二千五百户,又催促丞相和御史大夫加快诸将定功以便日后封赏。诸将在宴会散后,都说:“连雍齿都能封侯,我辈绝对没有问题。”


果不其然,数日之后,新一轮封侯下来了,这次比上次多,有三十几个人封侯。军功傍身者统共有百二十余人,如今两轮封赏过后,半数者皆封侯,余下半数多是军功微薄者,加上有雍齿的例子在前,都安心等待下一轮封侯,没有人再在朝野上议论封侯的事情了。


刘邦心中大石头总算落地,琢磨出来原来平衡之术还可以这么玩,利用自己憎恶的人可以立马堵住其他人的嘴,对张良之计越加叹服的同时对张良更加忌惮。


咱们的谋圣张良岂会不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在刘邦回过神来的时候,他早就提前几天告病在家了。


04争头名,萧曹疏

封侯之事告一段落后,有司在朝会上奏请刘邦,议定功臣排名,以便于按照礼节安排群臣站位的顺序与宫廷宴会的座次顺位,刘邦还没开口,诸将中一大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伤,攻城得地,军功最高,当得第一。”


曹参心中满心欢喜,但是口中谦辞,称不敢当不敢当,诸将更加起劲,夸赞曹参不遗余力。


刘邦心中本想定萧何第一,奈何诸将这回学精了,不等他开口直接把曹参推上来了,看来前几次廷争他们输的不是心服口服啊。刘邦正在思索怎么说服诸将,让萧何得第一的时候,关内侯鄂千秋通过细心观察,早就揣摩到了刘邦的心思,一看刘邦沉吟就知道,他心中的第一不是曹参,那就一定是萧何了。


这正是迎合皇帝心意的好时机,鄂千秋看准机会,立马上前说道:“我看诸将说的有失偏颇,曹参虽然攻城得地甚多,但不过一世之功。而楚汉相争五年,中间兵败逃走的,战死牺牲的,不计其数。
萧何常常调遣兵卒补充军队,每次陛下遇到危险的时候,萧何没有等待陛下的诏令,直接从关中发兵支援前线。当时楚汉大军在荥阳相持甚久,军中没有现成的粮草,都是由萧何从黄河水路运送过来的,才保证前线的将士有力气打仗。
因此陛下虽然多次战败失地,但有萧何坐镇关中,汉军有生力量得以保全,所以最后陛下能反败为胜,平定天下,萧何所立的是奠基天下的万世之功。
纵使没有曹参等百余军将,对国家也不会有多大的损耗,为什么?
因为国家不赖曹参等百余军将的保全,一世之功如何比得了万世之功?
臣愚见,萧何应当排第一,曹参次之,这才公平!”

这话处处说道刘邦的心坎里,刘邦大喜,不给其余诸将发言的机会,直接宣布萧何为第一位,曹参为第二位。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为凸显萧何第一位的不同,刘邦又赐萧何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之便礼。说道:“我听说推举贤才,也是有功的,萧何虽然功高,但是正是因为有了鄂君的一番高论,让这理更加明了,该赏!”于是封鄂千秋为安平侯。


另外萧氏一族的男子十多人皆赐食邑,刘邦又想起当年跟萧何的往事,以前当亭长要出发去咸阳时,其他人送刘邦三百钱,只有萧何一个人送他五百钱,于是刘邦再命多给萧何二千户,算是报当年多二百钱之恩。


曹参心道:八千户加上二千户,萧何食邑也达到万户,只比自己差了几十户,又得到功臣第一的名头不说,还得到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之便礼。并且三番四次的受到刘邦的夸奖,更可气的是自己出身入死,浑身是伤,换来的居然是一世之功的评价。


曹参由此深恨鄂千秋,与老友萧何渐渐疏远,发展到后来甚至是隐隐作对。这是刘邦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但是发生之后,刘邦非常的喜闻乐见。

还是那句话:你邦哥还是你邦哥,老子让谁第一,谁就是第一,谁不服,憋着!



05后记


话说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常年在大后方关中的栎阳宫住着,刘邦平常在洛阳办公,隔个五天来到关中,拜见老父亲一面,唠唠家常。突然有一天,刘邦来到栎阳宫,发现刘太公跟往常不一样,拿个扫帚,出门迎接,毕恭毕敬,倒退而行。


刘邦看到老父亲这个样子,赶紧跳下马车,搀扶起刘太公,问道:“父亲,您这是做什么?”


预知刘太公为何如此?


且听下回分解。

从项羽乌江自刎后说起(5)高祖行赏封列候,萧何居功论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