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药和治疗技术,国内外差距比你知道的要大得多

 西木君天很蓝 2018-09-21
2018-04-21 

文字整理/刘冷丝 图/网络收集

4月中旬,我国已经实行了抗癌药零关税,国家领导人专门就抗癌药的研发等等做了指示。一个问题再次被提出来,我国的抗癌治疗和药品到底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

差距之一:抗癌药在中国怎么这么贵?

在患癌生存率方面,目前中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30%左右。而在美国这一数值可以达到73%,日、英等国也能达到68%左右。

目前中国市场上,很多的抗癌药被进口药所垄断。例如,肺癌患者再熟悉不过的易瑞沙,其厂家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2012年的财务报表显示,易瑞沙全球销售额为6.11亿美元(约37亿元),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为8亿元,中国市场占有率为全球市场的21.6%而这一数据到了2017年上升到25%。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但大部分的进口抗癌药并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因此即便审批程序简化,进口药抗癌药可以和国外同步上市。但高昂的定价也会让癌症患者望洋兴叹。

药品成本是影响药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款在售的抗癌药,不仅包括了生产研发的成本,各种渠道成本也使得药价一涨再涨。

首先对于研发成本来说,过去一般认为一种进口抗癌药物的研发成本需要10亿美元左右。不过一项数据表明,开发一个新药的费用远不止这些,比如瑞士诺华公司,在1997年到2011年间研发花费大概在836亿美元,在这期间只批准了21个新药,平均算起来每个新药花费为40亿美元,这其中还包含了很多研发失败的项目。

除此之外,进口抗癌药在国内的加价早已不是行业的秘密。按照规定,国内医院可在实际购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0%-15%。也就是说,成本越高越高的进口药,医院赚到的差价就越高。不仅如此,从药物出厂定价到走到医院药房,中间的环节渠道存在太多的灰色空间。

综上环节,这些救命的抗癌药就成了患者口中的天价药。例如一片规格为250毫克的艾瑞莎药品在美国售价为10.3美元,可到了中国市场上,这种药竟达到了500元人民币每片的高价。

对于中国癌症患者来说,生命的成本未免过于高昂!

中国的抗癌药面临着专利药品买不起、仿制药性价比低、代购药品不合法的三重壁垒,而壁垒阻挡的却是癌症患者生的希望。中国食药监总局对进口药审批程序做出了重要的改革放松。

差距之二:单抗新药,中国和发达国家研发差距很大

进口抗癌药究竟有多重要?

首先,必须承认在单抗新药这一方面,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尤其是研发。近年来,国际上对于抗癌新药的研发频频取得突破,例如,安维汀等特效药就取得了出色的效果。其次,中国进口抗癌药的审批流程很长,市面上主要的生物药基本是在国际抗癌药专利过期后仿制的,而且仿制的都是两代或者再之前的药,治疗效果并不好。由于政策和价格原因,印度有大量相对廉价的仿制抗癌药,近年来,随着对抗癌药需求的增多,已逐渐形成灰色代购链。然而,自主购买的抗癌药若无医生指导使用,始终有风险,或影响疗效。如果要取得好的疗效,进口抗癌药还是最靠谱的。

抗癌新药的开发、引进和仿制上,我国的短板更是突出。据相关机构研究数据,我国在2010年-2014年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性的排名远远不及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同期49种新药仅有6个在中国上市。正是因为如此,国家近日才决定对抗癌药进口实施“零关税”,并且一并推出了加强新药创新和仿制等多项举措。可是,要待新政完全落地并产生实效,毕竟还须假以时日。

差距之三:医疗水平和发展都滞后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主要肿瘤发生和死亡率都在下降,我国却在缓慢增长。

可见,在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仍是明显的。其原因除了专家们所说的我国癌症患者更多由于“筛查诊断晚”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以外,恐怕主要还是由于医药技术及应用发展的滞后。

防治技术和设备较落后。大多最好的医院也只是具有基本的癌症检查仪器;单一的检查方法,主要应用于确诊中、晚期癌症;普通放射科医生,经验不足,对早、初期癌细胞缺乏敏感度和判断力。

毫无疑问,在治疗癌症这一顽疾上,先进的药品和技术手段远比国内专家们强调的“经验”优势要重要得多。美国在其近日发布的2018年版癌症报告中,就将其国内癌症死亡率的持续下降,大部分归功于“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

中国也有可喜的一面:许多生物制药高科技人才正在“回流”

从2006年以来,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全球高科技人才扶持政策,支持他们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一些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一旦国产抗癌新药研发成功,那些动辄数十万元的进口抗癌药物,将被更为经济,更为有效的中国制造所代替,为患者谋福。比如2017年,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研发的一种具备国际最先进水平的抗癌药物“PD-1单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抗癌药物的中国制造,不仅一点一滴的在完成研发的基础,走在世界药物研发最前沿的生物药制造车间,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同样在一步一步接近世界级的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