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不是幺蛾子 2018-09-21

 

九、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朱熹集注:缗,诗作绵。诗小雅绵蛮之篇。缗蛮,鸟声。丘隅,岑蔚之处。子曰以下,孔子说诗之辞。言人当知所当止之处也。

 

丘隅,我估计就是小山坡边。朱熹说 岑蔚之处,即草木茂盛之处。这是朱熹的自我想象了,鸟儿,要居住在山边,与人类的地域接近,才最容易找吃的。所以,这个丘隅,就跟白话文差不多,就是山坡边角。

争议的是这个 缗蛮,许多人都说是 鸟鸣声?

《毛诗》作“绵,传云:“绵蛮,小鸟貌。”

 

到底是样儿还是声音?

 

在山边活动的鸟儿,不太怕人的,都是小鸟儿,非常小,反正小得人类都没兴趣吃它的那种,那么叫声要与  绵蛮 的发音产生联系,实在说不过去。

用方言解,绵,毛乎乎的,蛮,小可爱。

咔咔咔。

 

请注意了,这儿谈的正题是 新民,突然蹦达出几只鸟儿出来,特定是以偏概全,就是说,我们得去看全诗才搞得抖擞。

原文: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我直接复制别人的诠释: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弯弯山坡上。路途悠悠太遥远,跋涉劳苦累得慌。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山坡角落间。不是担心路途遥,只怕慢走路难赶。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山坡那一边。不是担心路途遥,只怕终点到达难。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这个诠释,你们看懂它说什么了吗?

 

比较经典的解释当属《毛诗序》曰:“《緜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

 

两汉时期的思维是啥子思维哦,还没得四川话对劲啰,就他妈几句大白话而已。

这首诗一看,他们就把意思给弄颠倒了,切。

 

那鸟儿啥的,我们都可以不理它,民歌,是见啥逮啥,就起头(兴),开唱,三唱就一个意思: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几句大白话,我不相信就那么费劲:路啊,要说还有点远,我也是如何的累了。但是,我看见一个疲惫的人歪在了路边,就只好停下来了,给水给吃的,反复安慰,然后,喊后面的车子,说:带他一路。

随便是个两只脚的家伙,都有车队嗦。说明,至少是高级官员噻。说明那时候,官员很体恤人民噻。

彪炳千秋的《毛诗》居然整颠倒了,说这首歌唱的是官道衰微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么,《大学》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值得斟究了,即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这句话,《论语》中没有,我不予承认。这么简单的诗,孔子读不懂,简直是对他的侮辱。

前文已经说过了,曾参的诗感很差。怪不得,孔子喜欢颜回,你瞅这些人笨起这个样儿,我外人都替他着急。

即使,孔子说过这句话,也不可能这首诗的读后感。又是一个随意嫁接的家伙儿。

 

既然到这儿了,就继续解,暂时还不伤大意。

 

这句话,朱熹没具体解,估计也是猜个大意。郑玄注:于止,于鸟之所止也。就而观之,知其所止,知鸟择岑蔚安闲而止处之耳。言人亦当择礼义乐土而自止处也。

 

另一种说法,就是这个 于同 於,  乌的古字,叹词。

 

郑玄说孔子去看鸟的家园,显然是在打胡说,不理他。

 

反正我觉得这句话没来头,我谁都不理了,直接跳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