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龙虾养殖全套实用技术

 水产日记 2018-09-21

让众多不了解小龙虾养殖或者对小龙虾养殖有兴趣的内行或者外行,一看就懂,技术大全,值得收藏!

小龙虾生活习性

小龙虾是喜阴怕光,昼伏夜出的动物,栖息环境多样,如湖泊、沼泽、河流、池塘、水库和沟渠等等。栖息地多为腐殖质多的底质,食物相对丰富的沟渠、沼泽和池塘。在人工养殖驯化情况下白天也见觅食。

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如水体的富营养化、盐碱地、低氧环境下等都能适应。最适应的水体pH7.28.5,水温低于15℃以下活动较少;水温低于15℃或超过32℃摄食明显减少,水温1830℃都能很好的进食和生长。水温在10℃以下、32℃以上时,都有休眠打洞的习惯,但是没有冻死这一说法,有些养殖区域冬天上大水防虾冻死是完全没依据的。

小龙虾有很强的迁徙和逆水能力,在生活环境发生聚变如缺氧、污水(水质恶化)、农药以及其它理化因子发生突变,它会表现出爬坡上岸或者跑到其它优良水体。因此在放养前做好围网,在高温、雨季汛期更要夜间巡塘。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不同生长阶段食性不同。脱离亲本后的小苗以池底的腐殖质和有机碎屑为食,然后以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为食。总的来说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同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所以在养殖期间要注意饵料充足、苗种规格统一以及在脱壳期的管理等。

生长

小龙虾苗在温度适宜、饵料充足、环境良好的情况下40天就能达到上市商品虾的规格。一般雄性长势快于雌性。小龙虾要生长就必须要脱壳,小龙虾的脱壳与个体发育、水温、营养积累、天气突变都有密切关系。春季通常投放的虾苗(60-150/斤)脱壳时间周期为体长×1.5=()天,例如3厘米的苗大概是45天脱壳一次(大概数字不准确)。而且每次脱壳体重增重几乎翻倍,所以为什么有人一个月就能卖虾。

雌雄辨别

小龙虾雌雄异体,从外部特征就能区分:

(1)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

(2)雄性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基部;雌性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基部。

(3)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    二腹足羽状。

(4)同规格雄虾的尾扇没有雌虾的尾扇宽大。

(5)同规格雌虾游泳足更大更长。


苗种的选择和投放

小龙虾苗我们通常按生长环境分类:湖虾、塘虾、河虾、稻田虾、死水虾。其中死水沟里的虾苗最差。虾种的选择以性成熟的小龙虾为好,一般规格在3-6钱为宜。简单快捷的鉴别方法就是轻捏虾种的头胸甲,能凹下去且迅速复位的就说明已达性成熟了。

龙虾苗的选购:规格齐、色泽纯正、虾身干净、体壳发青,身体匀称

最简单的方法:对光看,越透明越有长势


进苗的总原则:宜近不宜远,宜大不宜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进苗时要防止龙虾苗脱水,所以气温和距离的把控要得当,春季虾苗一般在2个小时内的车程并且用湿布保持湿度是没有大问题的。至于宜大不宜小也要看情况,如果距离近,苗子小点也可以,产量有保障。


但是在湖北、湖南以及很多地方,当第一造虾还没结束就在(6月初到8月立秋前)这段时间盲目补苗,都反应不吃料、不长个子、好打洞、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1)天气炎热,苗极易脱水、成活率没保证,且带病虾苗多(农田的残次品苗集    中上市)。

(2)这个季节水草养护难度大,大环境不好、虾品质差、价格没保障。

(3)生长相对慢,养两个月不一定能出虾(水温过高、虾打洞多,回捕率极      低)。


当然不是不能补,补苗要把握以下3个原则:

(1)春季(3-5月),一般卖虾已经卖了了首批投苗量体重的34倍后才考虑补    苗。

(2)夏季(6-8月),6月晒田种草打基础。7月苗便宜有质量就进,没质量就      等。这个季节想买苗卖虾赚钱很困难。

(3)秋季(8-12月),龙虾打洞多回捕率低,只能做长远打算,当年翻几倍的产    量可能性不大。

龙虾打洞

(1)热了打洞(每年的67月份水温32℃以上)。

(2)冷了打洞(立冬后水温12℃以下)。

(3)繁殖打洞(水温25℃,4钱以上有螯足的),一年典型的有两次(端午前      后,处暑前后)。

八月份龙虾上岸交配


捕捞时间

其实捕虾的时间可以是全年,只是我们的模式受到限制而已。

每年4、5月捕捞的多是上一年的下半年产出的虾苗长的成虾;6-8月捕捞的是端午前后产出的苗和商品虾,由于温度高、虾打洞或潜深水区起捕困难却也是吃虾的最好时节;8月下旬到10月初主要是捕捞亲本种虾用于培苗;1012月深水塘依然有商品虾出售。

养殖模式


(一)池塘精养模式


只养小龙虾,套养少量的花白鲢20-40尾/亩(2-3/斤),主要是调节水质,在缺氧时起到警报作用。


1、池塘选择与改造:

面积:10-20亩,池塘底质保水性要好,水位易调节,最高水位达1.5米以上,主要是因为面积小好管理。

回型池:开口面沟宽6-8米,沟底宽3-4米,深0.8米左右(新手最优选择回型池)。田面关水0.8米。坡度不要超过45度,更方便长草和龙虾打洞且不易坍塌。


2、水草种植

虾塘对水草要求不高,尤其是春季虾只要是活草都可以。如“水游草”、“灯笼泡”、“稗草”、“吃不败(伊乐藻)”、“蒲草” “看麦娘”“水花生”都可以。总体来说,越荒越好,只要不影响吃料就行。但是“水花生”和“水葫芦”不建议多种,可以用竹竿做围框圈养。因为这两种草多的话会严重破坏水体营养平衡,大面积种植严重影响虾的规格和品相(黑壳黑底),但是在冬天也有人喜欢用他们保虾苗。

目前主导的是种吃不败(伊乐藻)和灯笼泡冷热交替的水草。一般是10-12月份沟里种植吃不败(伊乐藻);34月份田面种灯笼泡。这两种草种植成本大、管理难(开沟、打头、壮根、除虫、控青苔)都是很大的问题。 这里要给大家推荐一种优质养虾水草“水游草”。它可以从每年的4月底可以持续到立冬前,虽然他的净化能力不如吃不败和灯笼泡,但是它不需要打理,有湿度就能很好的生长。而且多年以来我们发现这种水草多的塘口来年苗是非常充足优质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前两者的不足。

水游草

看麦娘(生长在4-8月)

纯靠野草看麦娘养殖第一季的龙虾


3、苗种放养:

方式一:秋季放养模式,8月份开始放养种虾,15-30/斤规格,3050/亩(10月后卖掉一部分),89月的种虾当年就可以产卵出苗,最迟不要到11月。因为后面天冷龙虾打洞受阻导致出苗率不高。公母比例:1:3或者2:7左右(不要觉得麻烦是为了来年有更充足的虾苗)。

方式二:春季放养模式(3月初到5月初),三月初放养80-120/斤虾苗,放苗80100/亩(考虑到投资成本,保险的每亩30斤到50斤,一个月之后轮捕轮放,大概的卖和买的比例为51101之间,投苗的规格和水草情况不同决定卖买的比例不同,这个只有养殖户自己把握,这种模式把握好的可以从3月一直持续到12月,所以这种模式去年有很多地方突破了1000/亩的记录。


4、放苗管理:

投苗前5-7天,用生物絮团培养剂1+雨丰1号1瓶,每套用10-20亩水面,直接化水全池泼洒肥水,放苗前三天可以按原来的用法用量再追肥一次;或者用菌优碳源粉剂1+生物絮团培养剂2公斤+饲料(或者豆粕、菜粕、花生麸)5-10+池水100-200斤,每套使用10-20亩,密闭发酵5-7天,全池泼洒肥水;尤其早春温差大,水温波动大,减少应激。用白鲢鱼苗试水48小时安全后考虑投苗。


投苗前后一周内必须完成以下4个步骤:


A放苗前1-2天用(池塘解毒宝水毒清)解毒、抗应激,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及降解毒素;

B、放苗时用(速效维C也可以配合雨丰1号一起)全池泼洒,提高苗种成活率和抵抗力;

C、放苗后3~5天用(虾蟹专用微量元素)补钙促脱壳;以后每周泼洒一次,促长增重、固壳硬壳。

D、脱壳后(超碘,5亩/瓶)消毒抗感染;

早春虾苗太嫩我们考虑的应该是虾苗环境适应和成活率,淘汰传统的苗种消毒模式(高锰酸钾或3%的食盐水),对虾苗的刺激,尤其鳃部刺激和腐蚀,待下塘后第一壳(一周左右)顺利后再消毒不迟。


5、投料

投苗后以少量夹草为准,一般2到3天开始投料。起始投料量按虾重2%起步,每3-5天左右一个一个台阶递增,投料递增量看水色和夹草的情况而定。


1、每天分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春季赶时间可以采用这个模式,夏季小满后长势变慢,下午投喂一顿就可以了。

2、投喂量:上午投喂30%;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70%

3、投料在24个小时吃完为好。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龙虾的摄食等情况适当增减,最好第二天早上巡塘能看到塘边有少许龙虾和略带水浑浊。饵料系数一般在0.8-1左右。


6、清塘消毒和除杂   

方法一:在10-12月份使用,生石灰清塘75--100/亩。

方法二:漂白粉25-30/亩。

除杂:茶籽饼(茶麸)30—40/亩(习惯性端午前和立秋后,这时温度相对适宜)。

备注:方法一二:主要针对新开池塘(农田改造)农药残留,强碱能破坏有机苯,便于第二年的出苗和成活率。

(二)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稻虾综合种养是指在稻田中轮作或共作龙虾,是指在一个种养范围内(这个可以是一个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公司),对稻田进行适当改造,开挖虾沟,所有的田块以种稻为基础,用20%的稻田(以下称虾苗田)来集中繁育龙虾苗,80%的稻田(以下称成虾田)用来发展稻田成虾养殖,从而实现早出虾苗、早出成虾,全年都可养殖成虾出售,提高产量,便于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田间工程建设

1)稻田的选择

水源:选择养殖龙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雨季水多不漫田、旱季水少不干涸、无有毒污水、周围无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的田块,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配套,有一定的灌排条件,低洼稻田更佳。

土质:土质要肥沃,由于粘性土壤的保持力强,保水力也强,渗漏力小,因此这种稻田是可以用来养虾的。而矿质土壤、盐碱土以及渗水漏水、土质瘠薄的稻田均不宜养虾。

面积: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虾苗培育田块面积小较好,养殖成虾面积大更好。单户养殖以100-200亩为宜。

其他条件:稻田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桥涵闸站配套,通水、通电、通路。

(2)开挖虾沟

养虾稻田的田埂要相对较高,正常情况下要能保证关住80cm以上的水深。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环形沟距田埂2m左右,环形沟上口宽4m以上,底宽0.4m,深1.2米,坡比1:2,挖虾沟要考虑到机械下田作业,留3米左右不挖,或留一方不挖,让机械进出田面。虾沟既可防止水田干涸和作为烤稻田时龙虾的退避处,也是夏季高温时龙虾栖息隐蔽遮荫的场所,沟的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

3)加高加固田埂

将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垒在田埂上并夯实,确保田埂高达1.2m以上,宽2m以上,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打紧夯实,要求做到不裂、不漏、不垮,在满水时不能崩塌跑虾。

环沟设计图(50亩):

(4)防逃设施

用塑料薄膜、聚乙烯网布、废旧钢化玻璃、彩钢瓦沿田埂四周设置防逃设施。稻田开设的进排水口应用双层密网(80-120目网布做成的长4米以上的网袋)防逃,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蛙卵、野杂鱼卵及幼体进入稻田危害蜕壳虾;同时为了防止夏天雨季冲毁堤埂,稻田应开设一个溢水口,溢水口也用双层密网过滤,防止龙虾乘机逃走和野杂鱼进入。


(二)虾苗繁育田块管理

4月中下旬,成虾全清,虾苗留部分进入虾沟,整田插秧。秧苗用小拱棚提前育,在5月上旬插秧结束。可以选择生长期短的早稻,也可以栽中籼稻。

5月下旬到6月上旬开始第一次晒田,沟里杂鱼清理一次,沟里保持水位低于田平面10公分左右,晒到田中能走人,开裂至1公分以上,上水。

6-7月份选择成熟度好的成虾补充到田中,根据田中成虾数量,每亩补充30-50斤左右,规格4-6钱,公母比例1:3为佳。

水稻灌浆开始变黄后,约在8月初开始晒田,晒田时,当水面位于田面上时,排水要快,让种虾产生应激,就地打洞,水位排到田面时(稍低于田面),停数天(根据龙虾打洞情况确定),这样,种虾打的洞集中在田间垄上和田埂边水线以下位置,方便后期上水集中出虾。过后再排干沟中积水,清除野杂鱼(多用茶麸每亩30-40斤),并用生石灰(每亩75-100斤)清沟消毒

水稻收割后晒两天,留高茬,碎草可收集到田中堆成堆或收到田埂上备用,然后及时上水,逼出种虾,提前排卵孵化。在高温季节可沿田埂四周搭建遮阳网,注意洒水降温,保持一定湿度,可帮助种虾提前排卵。田埂边栽水花生与爬埂草的组合(留一定的空隙)。

9月初,检查种抱卵情况,开始肥水培藻,这时不要栽尹乐藻!虾苗有稻草秸秆和埂边水花生+水爬埂草就行了。上水时,一次上到顶,一天后开始降低水位,先降低到30公分左右(稻草不能全部淹没)停几天,让未排卵的龙虾继续打洞,然后再降到10-20公分,下生物絮团培养剂菌优碳源粉剂)发酵液改水。10天左右一个周期下生物絮团培养剂菌优碳源粉剂)发酵液,并补充肥料生物絮团培养剂+雨丰1号,也可以提前一天下肥料,再下发酵液,菌藻肥要协调。正常情况,上水后半个月藻类达到高峰期,其后,轮虫达到高峰期;肥水培藻培菌使用菌优碳源粉剂1包+生物絮团培养剂2公斤+饲料(或者豆粕、菜粕、花生麸)5-10+池水100-200斤,每套使用10-20亩,密闭发酵5-7天,少量多次使用,维持充足的天然饵料及水质。

在母体怀抱中的虾苗,开始以卵黄囊提供营养,后期也滤食藻类,摄食轮虫,刚离母体时以轮虫、红虫(比轮虫大的枝角类、桡足类)为食,这时,就要保持水的肥度,也就是藻类、轮虫、红虫的数量,才能保证虾苗的成活率,同时可投喂虾苗开口料、豆浆等开口饵料。虾苗开口料可与雨丰1号混合泼洒,并每周左右泼洒一次虾蟹专用微量元素,保苗壮苗。

虾苗达到2.5公分以上即可投喂0号破碎料和龙虾发酵饲料,蛋白32-36左右。同时用菌优碳源粉剂+生物絮团培养剂发酵液培菌培藻不能停。这时,成虾田收割的稻草可扎成把用竹杆固定到四周沟中,培虫、并提供虾苗越冬躲避场所。到11月可根据虾苗大小适时调整饲料粒径,在11月下旬-12月份根据水的肥度定期用“生物絮团培养剂+雨丰1号”培水肥水;并每周左右泼洒一次虾蟹专用微量元素,保苗壮苗。12月份,大的虾苗可分塘,准备好大田,分一部分出去。12月到2月份根据天气和水温适量投喂。肥水培藻仍然不能停,根据水色,继续施肥及使用发酵液,少量投喂,可1--2天投喂一次。3月份投喂开始正常投喂,并每周左右泼洒一次虾蟹专用微量元素素”促长,固壳硬壳。


(三)成虾田管理

成虾田可以种中籼稻或迟点的粳稻,选择米质优良的稻种,在7月上中旬栽秧,延长成虾生长期。成虾田中4、5月份自繁的虾苗在8-10月捕捞上市,稻收割后不上水,让虾在洞中不出来,田面旋耕或翻耕过来暴晒,到11月开始根据虾苗生长情况选择田块上水,种草,在放苗前45天左右上水种草,12-3月放虾苗,有条件的可投少量未繁殖的成虾。这样3、4、5几个月田中的少量老虾自繁虾苗,保证后期田中有虾,在秋、冬、春季也能出一部分成虾。这样做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你田中有多少早虾苗,心中有数,抢抓一季早虾。

成虾田在水稻收割时,留低茬,稻草收集起来,用于虾苗田和成虾田环沟中加水、肥水,干田旋耕(留低茬的田可不耕),环沟中水位低于田面10公分左右,让田曝晒,根据虾苗生长情况,及时上水、肥水、栽草,栽伊乐藻,间距1.5米栽一行,连栽1-2行,隔10米再栽,在10米的空行中可种一行轮叶黑藻和苦草,可开一条浅沟,将轮叶黑藻芽孢和苦草种子放入覆盖一层薄土,以防草种漂到各处都有。

成虾田在3月份放苗结束,开始用菌优碳源粉剂1包+生物絮团培养剂2公斤+麦麸5-10斤+池水100-200斤,密闭发酵5-7天全池泼洒,每套使用10-20亩水面,每10-15天使用一次,并每周左右泼洒一次虾蟹专用微量元素促长,固壳硬壳。

在此过程中可用雨丰1号调节水体肥度。

4月上旬,上年投放的虾苗可开始捕捞上市,4月中下旬,3月份投放的虾苗开始捕捞上市。

5月上旬,早苗成虾捕捞结束,剩余龙虾让其继续生长,此时,上年留在塘中的少量亲虾繁殖的虾苗开始逐步长大,根据虾苗数量,继续投喂饲料,此时饲料总蛋白降到28,根据行情和种稻田时间以及田中虾的数量,适时捕捞,捕大留小。

6月上旬人工育秧,7月上旬,可下降水位,捕捞大部分成虾,田面上的虾要捕尽,开始插秧,以人工插秧为最好,机插也可以,稻种可选择丰两优香一号和南粳9108等,7月中旬,插秧结束。

8月上中旬开始第一次烤田,烤至田中走人不陷,开裂1公分以上,以不伤秧苗为准。后上水,保持水稻生长需要的水位即可。

到水稻扬花灌浆后,根据水稻生长的要求,在9月下旬到10月份开始第二次烤田,直至水稻收割。


(四)水稻栽培

(1)水稻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要选择经国家审定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品种,品种特点要求生长期短,不超过135天为好,叶片开张角度小,属于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丰两优香一号、新荣优华沾、南粳9108等品种。

(2)整地方式和要求

新养殖稻田,水稻收割后,先施基肥后整地,上水后栽草,第二年插秧前旋耕。

3)施肥方式和使用量

新挖田块,每亩施腐熟厩肥300千克,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翻耕耙匀。

4)育苗和秧苗移植

全部采用肥床旱育模式,按照肥床旱育要求进行操作。

机械插秧、人工插秧秧龄35日左右,采取宽窄行条栽(宽行40公分、窄行20公分)与边行密植相结合,浅水栽插的方法。

5)病虫害防治

由于龙虾吃掉大部分害虫和虫卵,不施化学杀虫剂,可采用诱蛾器、灭虫灯等物理方式强化防治。病害通过稀植、两次晒田,大幅降低,基本不需要防治。


(五)投饵管理

首先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育大批枝角类、桡足类以及底栖生物,10月份,虾苗离体时,可补充豆浆,同时在3月还可以放养一部分螺蛳,主要作用为改底,每亩稻田15~25千克(宜少不宜多),并移栽足够的水草,为龙虾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天然饲料。在人工饲料的投喂上,一般情况下,直接投喂优质配合饲料,搭配少量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投喂时也要实行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技巧。早期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后期在下午多投喂。日投喂饲料量为虾体重的4~7%,高峰期可达10%以上。平时要坚持勤检查虾的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小时内被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如在第二天还有剩余,则投饵量要适当减少。

7~9月上旬以投喂配合饲料和植物性饲料为主,种虾应投喂高蛋白饲料,以促进性腺发育,提前繁殖。冬季每1~2天在中午天气晴好时投喂1次。从翌年3月份开始,逐步增加投喂量。


(六)病害预防

龙虾的病害采取“预防为主”的科学防病措施,3-6月投喂饲料时拌先得乳酸菌等有益菌;每10天左右使用一次菌优碳源1包+益菌来2包+池水100-200斤,密闭发酵3-5天后全池泼洒,每套10-20亩水面;同时,每10-15天用粒粒净2号+除臭可利康改底一次。稻田饲养龙虾,其敌害较多,常见的敌害有蛙、水蛇、老鼠、黄鳝、泥鳅、鸟等,除防养前彻底用药物清除外,进水口进水时要用80目纱网网袋过滤,发现田里有这些敌害存在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驱逐或诱灭之。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驱捕敌害,有条件的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水鸟。另外,当虾放养后,还要禁止家养鸭子、鹅下田沟,避免损失。


(七)加强其他管理

其他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勤巡田、勤检查、勤研究、勤记录。3月-6月,每7-10天使用有益菌(菌优碳源粉剂1包+益菌来2包+池水100-200斤,密闭发酵3-5天后全池泼洒,每套10-20亩水面)泼洒一次,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根据情况7天左右补钙(虾蟹专用微量元素)一次,泼洒有益菌、生石灰要安排好时间,不可同时进行;如果发现龙虾抱住稻秧,侧卧于水面,则表示水体已呈缺氧状态,如果龙虾大批上岸,表示缺氧严重,应立即加注新水。有条件的要安装自沉管微孔曝气增氧系统或微孔曝气推水增氧系统。因此在日常管理时要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田块档案记录、养殖日志。


(八)收获

稻田养成虾的捕捞时间全年都可捕捉,具体的起捕时间可根据市场行情和养殖需要灵活掌握,长期捕捞、捕大留小、轮捕轮放。


(三)小龙虾池塘精养和稻虾综合种养的优劣比较

1、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1)虾稻的亩产量低,主要以虾苗为主要收入,商品虾规格和占比小。

(2)盈利周期短(6月上旬结束)养殖周期有限,6-10月龙虾价格上涨我们没货。

(3)存塘苗无法评估,没有评估检测标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虾苗。

(4)养殖环境有限,中后期(5月中下旬)疾病把控难度大。

(5)政策限制:耕地保护


2、池塘精养小龙虾的优势

(1)精准投苗,规格整齐统一,成活率有保障,投料少。

(2)周期短,回本快,30天见效益,正常翻4-7倍,两个月资金就能全部回收且盈利。

(3)卖时规格更整齐,品相更好,价格更高。

(4)病害好防治,控制更精准。


其实这两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如果一个新手我更建议他用第一个模式,因为他投资小很多,而且稳当赚钱。只需要头年8/9月投好苗种,第二年345月就能天天卖苗和部分商品虾见钱了。我们需要改进的就是春季早点上水淹水把苗赶出来,早点投料及时跟上肥水,好早点出苗。前景还是很可观的。而不是坐等苗出来再投料就迟了。

作为精养模式,苗种、水草等投资要大很多,但是却能在6-12月占据市场缺货价高的优势实现赚大钱的目标。它的难点就是在水草养护、疾病预防、有虾难取上。关于水草我前面也提到过移栽“水游草”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草问题。水草坏水坏底问题缓解了,疾病预防就好做多了 。有虾难取最根本问题就是灯笼泡和吃不败自水面到水底长成整板,从而导致水不流通、底温低、底缺氧、地龙不贴塘底,最终有虾难取。


小龙虾常见病害及解决办法

1、小龙虾白斑综合症(5月瘟)

一般4月底到8月多发,发病原因有很多说法,能引起虾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目前无特效药。多发于不同规格龙虾混养的老塘口,而且往往是伴有水温突增、天气突变,水草漂浮烂根、pH居高不下等,疑似水环境因子突变诱发。

所以每年就有人在5月前后尽量用4厘米眼子(孔径)的大地笼起捕大龙虾(5钱往上的大青头)和红头虾(多大都卖),减小密度并用超碘+五黄精华液消毒和同时用粒粒净2号+除臭可利康改底避免风险。情况不对及时处理。发病典型症状:肝脏不明显症状、体色泛浅、空肠(不一定是肠炎)、胃积水、头胸甲易剥离且躯干有分节现象。最好提前做好改底、消毒处理,用速效维C+虾蟹专用微量元素定期全塘泼洒提前预防,同时用先得乳酸菌肝胆利康散一起拌料。

胃积水肿大

           肝脏易剥离,肝脏泛白


补充建议:

头一年的种虾在第二年4月底至5月初尽量全卖避免损失。杜绝不同规格的交叉感染。请记住一句话:龙虾一塘好养不了三年,三年就要彻底清塘干塘。


2、尾扇水泡和增生物

春季龙虾尾部起水泡(尤其4月中旬、水温低的稻田龙虾苗,地笼几十天都泡在水里不收),广大养殖户朋友都发现这个问题,不吃料的塘口很多,但是却很少死虾。

主要原因:水温偏低,龙虾尾部与地笼摩擦导致皮肤破损,自行修复导致刚开始是水泡后来就是增生的块状物


一般进苗后用底部消毒的除臭可利康2/袋),只要能顺利脱壳就没事了。对于不吃料的塘口,请确定投料必须在水下2050公分左右的底部,不能再沿边投在太浅的地方了,下地笼查看龙虾苗活力(第一次是放苗后710天,往后一周一次,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活力好请正常投料,做好及时肥水和追肥(生物絮团培养剂+雨丰1号,或者发酵液)工作,不能因为投料不当耽误养殖季节。

3、水浑


原因(1):野杂鱼多(一般习惯立夏开始杀)

解决方案:茶籽饼30斤/亩,有些地方是先投足两到三天的冰鱼,第四天突然换料,用药饵毒杀野杂鱼(阿维菌素或水剂青苔药拌炒熟的细米,一瓶拌五斤料,密封至第二天上午投喂)。


原因(2):昼夜温差大,天气突变,池塘返底

解决方案:第一天用解毒黑金刚

       第二天用菌优碳源粉剂+生物絮团培养剂发酵液


原因(3):投料不足

解决方案:查料台,看夹草(4月20号吃不败开花后必须割草打头,草头在水下20CM,如果水草封塘,及时割草、开沟,虾苗会不适应环境大量夹草夹根,养殖户根本看不到的,等发现草被夹时已经来不及了!)


4、青苔

特别是早期,水质清瘦肥水没跟上、用肥不当,导致透明度大,光照强青苔滋生。其实龙虾也吃部分青苔的,青苔也能很好的抵御低温和高温,而且能避免大小蚕食,关于青苔能裹死很多虾苗的说法我是不认同的。但是在高温、青苔死亡腐败后,也确实会引起池塘缺氧、变臭,重要是如何把握青苔多少这个度,如果田面有个二三成的覆盖面积,也不一定是坏事。

解决方案:定期生物絮团培养剂+雨丰1号肥水,其实田间的稻草桩不用刨太干净,来年春季水像酱油对虾影响不大,勤补菌、改底、换水就好。青苔多也定期横七竖八的开三米宽的路子,重要一点是只要不影响投料取虾,尽量不要杀。

肥水困难,就用虾蟹专用微量元素+雨丰1号同时化水泼洒,因为所有的藻类的生长离不开钙的,灯笼泡吃不败也不例外,要肥水先补钙镁等以提高总碱度和总硬度。


5、蓝藻

大家应该知道蓝藻发生在高温、低盐度且水体氮磷比(28:1)。高温天气杀蓝藻每年出事的太多,损失我们无法评估。却没有说不杀蓝藻的出事的多,顶多就是天天爬坡上岸,人人亦云的夸大蓝藻危害是不可取的,下风口一丁点水面的蓝藻,一塘的好草,有非杀不可、一定要用蓝藻药的必要吗?


蓝藻导致的危害就是:

(1)水体pH高慢性碱中毒(pH9.0及以上)。

(2)夜间缺氧,爬坡上岸。

(3)诱发肠炎。

处理:有风的天气在下风口早晚排上层蓝藻水,用池塘解毒宝水毒清解毒,下半夜勤换水(少量多次),用解毒黑金刚+虾蟹专用微量元素+雨丰1号同时肥水,经常用菌优碳源粉剂+生物脱氮剂分解有机质和调节PH值降解毒素。


其实通过十年的实践经验我发现蓝藻和青苔最大的危害不是所谓的什么毒素,而是pH值的长期居高不下,导致水产动物的体内缺氧中毒。我们要做的是排掉上层pH高的水,进外河中层pH值低有丰富有益藻的水,再定期补菌如“菌优碳源粉剂+生物脱氮剂”降解并保持pH值稳定。另外减少水草的覆盖面积(占水面的4成左右)如开草沟、打草头,发酵液的定期调节,都能平安渡过去的。


6、空肠

关于龙虾空肠,很多人扯开虾的肠道看到肠道后端的1/3没有食物就认为这个空肠是肠炎,其实这个是不准确的。空肠不一定是肠炎,肠炎一定会空肠,例如虾在脱壳前后会有阶段性的不吃料空肠空胃的。


那么如何更准确判断是否有肠炎:

1、肠道粗细是否明显不匀,中间一个断结是正常的,超过二个或更多的断结就是有问题的。

2、有肠炎的虾的胃是空胃或半胃,且肠道颜色偏暗淡和弹性小。

3、肠道里和胃里食物颜色早期跟水色走,后面看是否和投饵颜色一致。

4、看龙虾的活力好与否和体色是否鲜亮。

5、体节有分节活力不好的不能当肠炎治理。

6、预防方法是:先得乳酸菌(1袋拌100-200斤饲料)+虾蟹专用微量元素1瓶拌200-400斤饲料)一起拌料3~7天。

总的说来引起空肠原因有很多,如缺料、水质底质恶化、脱壳期等等,不要一概而论。


7、黑鳃病

很多虾黑鳃前是先发现有黄鳃的,发病原因:

1、病原性黑鳃:鳃丝溃烂边缘呈锯齿状。消毒不彻底,密度大,苗质量差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

处理措施:加大量泼洒高能纳米氧(1包2亩);同时用苯扎溴铵+五黄精华液消毒处理。


2、中毒性黑鳃:化学污染如生石灰、漂白粉等刺激物附着鳃丝,重金属离子、氨氮、亚盐过高。

处理措施:加大量泼洒高能纳米氧(1包2亩);同时用池塘解毒宝水毒清消毒处理。


3、营养性黑鳃:营养不良,维生素不足等。

4、环境性黑鳃:主要是底质恶化,伴有大量纤毛虫。

处理措施:加大量泼洒高能纳米氧12亩);同时用粒粒净2+除臭可利康改底处理。

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就目前的情况病原性、中毒性、环境性体现最明显,尤其每年6-10月份高温烂草烂根的时候,所以高温控草、开沟、勤改底、频繁进水都是必不可少的。


8、小龙虾塘为什么要补钙镁等提高水体总硬度、总碱度?

(1)参与甲壳类体液和骨骼的形成,促进生长、顺利脱壳、硬壳等。

(2)降解重金属的毒性,提高苗种成活率。

(3)增强水体的缓冲性,稳定pH值,增强水体抗应激能力。

(4)促进藻类、菌类生长繁殖,培育充足的天然饵料,提高天然生产力水平,增加养殖效益。

(5)水好调、虾好养!养殖省心效益高!

定期常用的提高水体总碱度、总硬度的产品有:总碱1号总碱2号钙硬1号虾蟹专用微量元素








 点击文章红色字体 可→ 直接购买商品 



文章所涉及的产品均可在珠江渔购在线商城购买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商城:

 版权所有:珠江渔购,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