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觉得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斌小勤 2018-09-21

大概六七岁时,我已经开始注意到死亡问题了。

家里养的狗狗或猫猫,一朝离去,再没回来。那些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刚才还与你玩耍,没多久,便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让我逐渐开始思考人生,想象自己离开世间之后,这个世界会怎样?自己怎么过一生,死时才不会心怀遗憾呢?


这样的问题,我思考了二十多年,仍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曾多次因此而沮丧,感觉自己的一生很可能是默默无闻、毫无价值的。百年之后,世界再也没了我,就像我出生之前一样。

想到这种残酷的可能,我都悲不自胜,时常啜泣不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上天为何让我降临人世呢?你觉得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济群法师、周国平对话录《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该书探讨了人生的许多问题。此前读过周老师的许多文字,颇为敬服其思考。而当他与济群法师对谈时,明显觉得法师的气魄和心量更为宏大。】


如果这一生注定碌碌无为,毫无建树,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继续活在人世呢?

如果生命终将归于虚无,一切努力、奋斗,悲伤快乐,执著不甘,怨愤悲哀,欣喜幸福,这些都还值得留恋,值得在乎吗?


如此反问下去,渐觉四大皆空,从前念兹在兹的一切,宛如蝉蜕一般,剥落一旁,真切依旧,但跟自己似乎都没了关系,激不起内心的半点涟漪。

一种行尸走肉的空洞感,弥漫开来,恍惚飘渺,无处不在。自己仿佛成了被封印的一个幽灵,意识还是有的,只是没了力量,不能呼喊。游走世间,了无牵挂。

我深知,如果继续下去,自己必将堕入深渊。于是,放弃了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

过段时间,内心的焦灼感复又升腾,再次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食而无味、夜不能寐。继续追问,继续尝试突围,然而,总是不能够。


反复多次后,已经有些疲倦了,甚至想逃避这个问题。有些人已然成功回避了它,可他们的人生似乎并未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富足,也难以令人羡慕了。

当读到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和《炼金术士》等时,我先是庆幸自己未曾真正回避人生意义问题,同时坚定了对这一问题的不断追问。你觉得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周国平先生是当代最爱思考人生问题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各自的朝圣路》等著作,可以说是我个人的生命哲学启蒙书。这本《人生哲思录》,对喜欢思考人生问题的朋友,不啻为一本好的入门书。】


到如今,我像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思想家一样,没能给人生意义问题以完美的解答。不过,我自信自己还是有些收获。今天,就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我。


在我看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可能只有一种,即是不断发现和找寻真我,并且成为更好、更真、更自然、更完美的自己。


康德说,人不是手段,人是目的本身。我是非常认同的。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时需要身外之物衡量,比如金钱、名声、爱情和事业等。然而,这些东西,都不应是人生的目的,而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手段,或者说,它们的达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过程,也是题中之意,但不是所有


对一切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者,“完成”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比一切外在的找寻和探索都更根本。当然,成为你自己,与外在的探求,并不矛盾。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说法比较抽象,那么,我以举例的方式,阐述下自己的这一观点。


对马云来说,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或者一名成功的商业领袖,都不是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成为教师,给学子传道受业解惑,发挥了自我所长,这才是他作为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你觉得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曾深入人生问题的思想家,如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德国的尼采和黑塞、俄国的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黎巴嫩的纪伯伦,都非常值得关注。而宗教经典,特别是佛教和亚伯拉罕教派的经典如《圣经》等,都非常值得研读。】


成为商业领袖,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给世人提供一个可靠、高效、智能的商品交换平台,促进社会资源的流通和优化配置,增进人们的福祉,这才是马云成为商业领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如果马云没有做教师的天分和愿望,没有成为商业精英的才华和抱负,那么,就算马云成了银河系界别的英语教学名师,成了宇宙级别的卓越商人,对他的生命而言,其价值和意义,并未得到最完满完美的实现。不过,却因其作出的重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生命价值和意义。


简而言之,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弄清自己是怎样的人,尔后,竭尽全力成为这样的人,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当然,这是抽离掉其他因素而言的,具体到个人,还需要落第,加入一些规定和限制。我们的兴趣爱好,不应当建立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之上,不应该违反人类道德伦理的底线,不应该以阻碍人类文明进程的魔鬼作为自身的人生目的和终极价值。你觉得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中国古代,直接谈论人生问题的著作,除了《老子》《庄子》之外,并不多见,而其他经典,诸如四书五经、《近思录》《传习录》,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尽管很少直接讨论人生终极问题,但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却是极为有益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认识到自己才能和潜力的局限,同时,又不自暴自弃,在今日之我的基础之上,一步步成为更好的自己,比不切实际地制定“高远宏伟”的目标,更明智,更有利于成为真正的自己,获得今生的幸福。


对已经具备信仰者而言,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在正信之中逐步达成,并且需要不断精进。然而,不得不提醒的是,如果其信仰本身并未经过检讨,也非个人一步步追求的结果,那么,这种信仰可能不是很坚实,也难以经得起考验,可能在某一天会崩塌。届时,还须为人生寻求价值和意义了。


芸芸众生之中,还有相当一批人,从来不思考,或者不敢追问,不敢生命的终极问题,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他们似乎不存在所谓的人生终究问题。实际上,苏格拉底早已对这类人的人生作了评价——不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一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