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墨香文怡 2018-09-2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因为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第7版内科学已经明确注明高浓度LDL-C是明确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起作用的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防止LDL-C被氧化是关键性的因素。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称

    LDL-C

 
  • 类型

    概念

  • 类别

    体内含量

折叠编辑本段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约3.37mmol/L(13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

折叠编辑本段危害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1] ,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已经证实,LDL及其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偏高常会引起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这要引起注意,所以有人称LDL-C为坏胆固醇。

引发多种疾病引起冠心病

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危机心脏。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

诱发脂肪肝

假如是肝功能不全者,长期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就有可能诱发脂肪肝,患者出现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脾大等症状。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度脂蛋白血症几种症状。

纠正几个关于低密度脂蛋白的错误认识:[2]

1.胆固醇高就是坏事,胆固醇越低越好。×

答:错误,胆固醇主要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HDL),LDL高于正常是坏事,但HDL高于3.0是大大的好事,他是脂质的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HDL可将血液中的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处理分解成胆酸盐,通过胆道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也称"逆转运途径"。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答:描述不全准确,正常情况下LDL-C是以非氧化状态存在,非氧化的LDL-C并不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壁像稀粥样的改变),最新的第7版《内科学》已明确阐述LDL-C被氧化成了(Ox-LDL),这些氧化了的LDL-C才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导致粥样硬化。如果把LDL-C看成是奔驰在公路上的汽车,氧化了的Ox-LDL就是生锈有故障的汽车,HDL-C好比是清除路障的拖车。如果都车况良好的话,哪怕汽车多一点,交通照样顺畅,但有问题、生锈的汽车上路抛锚就肯定很容易导致交通堵塞了。道理就是这样的。

3.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了,其他的胆固醇不用管。×

答:错误,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正常了,也不排斥LDL有部分被氧化,照样会导致粥样硬化。关键是要看HDL是否足量。1975年Mill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八例患者血脂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却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同时又发现,这八例冠心病患者都有HDL偏低的特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HDL<0.907mmol/L时,冠心病发病危险性为HDL>1.68时的8倍;HDL每升高0.1,冠心病的发病率下降50%。

折叠编辑本段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折叠编辑本段偏高的原因

很多种因素都能够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升高,主要可分为非病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类:

1、非病理性因素

(1)饮食不均衡,摄入的脂肪过高。

(2)吸烟饮酒引起的偏高。

(3)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2、病理性因素

(1)肝功能异常、肝炎患者

(2)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携带胆固醇进入人体动脉壁细胞,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时,过量的胆固醇在血管壁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冠心病的发生。[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