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建善建者行 2018-09-22

继续从一首不太出名的诗作为开篇: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这是清代一个叫陈章的诗人写的关于采茶的一首诗,当我们每次端起自己的茶杯喝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茶是如何来的?没错,是你买来的,但是也是茶农种出来后,作为商品卖给你的。《悯农》中有“粒粒皆辛苦”,这里却有“粒粒比莲心”的说法。我不知道各位喝过莲心茶没有,败火佳品,但是那叫一个苦涩啊!我写这个干嘛呢?就是想说,各位喝到的茶,其实生长环境越人迹罕至,茶品也就越好,但是为了获得这样的好茶,茶农付出的辛苦也就更多,所以各位,珍惜吧!粒粒比莲心啊!!

那么什么地方能长好茶呢?茶圣陆羽总结: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什么环境才能长好茶呢,茶圣陆羽是这样说的: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下来,茶圣陆羽还给我说了什么人适合喝茶,喝茶都有有那些好处和坏处: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然后茶圣觉得还没说透,于是就举了人参的例子,所以我在之前说茶圣的时候就说过他绝对不止懂茶,肯定也都一些中医理论和中药采摘种植理论: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说到这里,第一章《茶之源》就算全部说完了,第一章我用的篇幅多了点,算上这个,已经是第三篇了,但是这个也是我觉得我们所有爱茶之人都应该了解的内容。总结起来其实茶圣陆羽主要说的就是最开头的那句话: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而我在写这个的时候,恬不知耻的在茶圣的经典上加了两个字:茶者,中国南方之嘉木也!为什么要加这两个字呢,其实很简单,还原历史真实,我们饮茶的历史和我们的文明史一样悠长,凭什么起源却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成两源说甚至多源说,印度阿三懂个屁,从茶树叶到茶叶,那可不是拿下了晒干就完事的!制茶有只制茶的工具,制茶有制茶的手艺。茶圣也给我们说了,什么人最适宜喝茶呢?精行俭德之人!而且还说: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更加的告诉大家,采茶和制茶都是不能马虎的事情,马虎的话,就会饮之成疾。

茶友,你是那个精行俭德之人吗?

品读《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