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丁神之怒——维京风暴(三):肆掠法兰西

 露梁小筑 2018-09-22

  从8世纪末开始,维京人的长船就出现在法兰克各个河口,与不列颠岛一样,富庶的法兰西平原也强烈吸引着这些北欧海盗贪婪的目光。但有一个人使他们的野心不得不暂时收敛,那就是当时威震欧陆的查理曼大帝。

 公元751年,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宫相矮子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废黜了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创建了加洛林王朝。丕平死后,法兰克王位传到查理曼与卡洛曼兄弟手中。不久卡洛曼病死,查理曼遂成为法兰克王国惟一的统治者,史称查理曼大帝(742814年)。他是中世纪欧洲武功最盛的统治者之一,在长达46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东征西讨,威震天下,建立起一个囊括今天的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被加冕为罗马皇帝 

 公元810年,维京人开始攻入法兰克王国的腹地,他们在法国的土地上恣意横行,随心所欲地侵占城市。据说,当查理曼大帝看到维京人的船只在英吉利海峡里像黑鸟一样往来航行的时候,悲愤得竟至泪下。他下令组建舰队,并且在沿岸修建了望塔。为了阻挡维京人的侵略,查理曼大帝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法国海军。当然他最擅长的还是陆战,他曾几次指挥大军围剿堵截登陆抢掠的维京人。在强大的法兰克军队打击下,维京人只能采取抢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进行零星的抢劫和骚扰,而不敢与查理曼大帝的军队作正面的较量。在查理曼大帝的时代,维京海盗们虽然野心勃勃,但始终未敢大规模入侵法国和欧洲大陆。 

 查理曼大帝的征战不仅扫平了西欧的混乱局面,而且抵制了阿拉伯人的入侵,也彻底解除了阿瓦尔人等周边民族的威胁,使西欧自罗马帝国以后第一次统一在一个较为安定的国家政体之内。这对日后欧洲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文化的振兴,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公元814年,查理曼大帝去世,其子路易一世继承皇位,同年路易颁布《授权诏令》,其中规定:在他死后,为了求得帝国的统一,罗退尔的两个弟弟(丕平一世和日耳曼路易)在罗退尔的宗主权下拥有各自的王国——阿奎丹和巴伐利亚。阿奎丹归属丕平一世,巴伐利亚归属日耳曼人路易,罗退尔自822年起为意大利国王,后来,由教皇帕沙尔一世加冕称帝。 
      
本来,路易认为此事已万事大吉,但是到了818年,他的第一个妻子去世之后,路易与巴伐利亚的尤迪丝结婚,于823年生了儿子查理(即日后的秃头查理二世,823877年在位)。这样以来,路易一世于829年修改了《授权诏令》,将原来授予罗退尔的部分帝国领地授予其第二个妻子的儿子秃头查理,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罗退尔大为不满,并发动三子叛乱,废黜了父皇,由他取而代之。 
       830
10月,路易一世复位后,做了第二次领地划分。这一次,罗退尔得到意大利。但是,路易一世又从丕平一世手中收回阿奎丹,给了与第二个妻子生的儿子查理。于是,前妻的3个儿子再度叛变,废黜了他们的父亲——839530日,路易一世做了第四次领地划分。这一次,他把法兰克帝国给予罗退尔和查理,把巴伐利亚给予日耳曼人路易,但还是留下了后患。840年路易一世死后,儿子们之间爆发了公开的战争。日耳曼人路易联合秃头查理攻击长兄皇帝罗退尔一世。罗退尔在丰特努瓦败北求和。843年在凡尔登达成协议:罗退尔保持帝号,获得中法兰克,即包括今比利时、尼德兰、德国西部、法国东部、瑞士和意大利大部的一个狭长地带,其领地南部后来形成意大利国家;日耳曼人路易获得东法兰克,即莱茵河以东的地区,后来演变为德国;查理获得西法兰克,大致沿斯海尔德河、默兹河、索恩河、中央高原东缘山区、罗讷河下游一线以西的所有土地,后来演变为法国。 

 就在查理曼大帝死后,法兰克帝国四分五裂、欧洲陷入一片混乱之时,维京人利用帝国北部边境防守薄弱的机会卷土重来,渐渐使用越来越大规模的舰队袭击法兰克的海岸。公元834年,丹麦维京人驾驶着几百艘船溯易北河而上,洗劫并摧毁了萨克森人的港口——汉堡;另一支丹麦维京人沿着莱茵河的一条支流溯河而上,攻入内陆,洗劫了当时在欧洲北部居领袖地位的集市——多瑞施塔特,此后,他们又不止5次掠夺了这座富庶的城市。845年,他们冒险深入塞纳河上游160公里,在复活节的星期日攻击了巴黎,只是在秃头查理付给他们3000磅的白银后,他们才撤离此地。法国的南特、鲁昂、图尔、沙特尔等城市也连续遭劫。维京人长驱直入、肆意洗劫后,把战俘驱拢到一起向他们索要赎金或是充当奴隶使用,最后将整座城市付之一炬,身后只留下可怕的废墟,死伤无数,尸横遍野……

 从春到秋,海盗头子率领众多海盗对防守薄弱的西欧沿海地区、塞纳河和卢瓦尔河河谷地带以及布列塔尼和阿奎丹频频发动攻击。法国人的一座修道院所珍藏的编年史中曾经记载了维京人的暴行:公元841513日清晨,修士们目瞪口呆地注视着维京人的龙头船悄无声息地溯塞纳河而上。这些斯堪地纳维亚人在鲁昂停留了两天,烧杀抢夺,然后继续前进。他们以袭击洗劫教堂和修道院为乐,北欧入侵者的战斧、利剑和长矛令他们闻风丧胆。

  9世纪中叶后,维京人改变了他们对欧洲的战略:他们不再进行季节性的活动,他们也不再于冬天回到家里经营管理他们的土地,而是在大河入海口处的岛屿上,建立半永久性的定居地。这些定居地既可以作为维京人的家,也可以作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内陆的作战基地。于是,船只的数量不断地增加,维京人侵袭的洪流永无止境地越来越大。查理曼大帝开创的帝国盛世和他战无不胜的大军已不复存在,欧洲大陆不再安全。每年夏天维京人都会把他们的战线向前一推再推,沿路烧杀抢掠,并蚕食欧洲各国的疆土。 

 当时,法兰西国王是查理二世,即秃头查理。查理二世是路易一世与第二个妻子所生。因领地划分,秃头查理正陷入了与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发生的内战之中,无力也无心全力对付这些海盗们。为了能够阻止维京人劫掠风潮,秃头查理想尽了一切办法。他建造了许多要塞,并与维京人谈判,甚至收买一些丹麦首领,想游说他们放弃进攻。 
      
秃头查理去世(877年)后,他生前与丹麦维京人签订的那些军事和外交手段已无法保护法兰西王国。丹麦人蜂拥而至,溯塞纳河而上,直抵法国核心地区,开始大举进攻法国。在40年的时间里,巴黎就被围攻过4次,洗劫过3次,焚烧过2次。从汉堡到波尔图,凡是北欧海盗们的足迹所至,城市、村庄和修道院都未能逃脱被劫掠的厄运。

  8851124日,巴黎人一早醒来,就发现最可怕的噩梦又降临了,满载士兵的长船在塞纳河上一眼看不到头,法国僧侣富留瑞的阿布记载道:超过四万的敌军,一群野蛮的敌人,一共使用了700多艘船运载,从下游扼住了巴黎的喉咙,人数之多以至于巴黎人完全看不到河水,只能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桅杆。这些野兽让父亲、孩子和母亲鲜血飞溅……”
      
虔诚的信徒们以为上帝已经抛弃了他们,恶魔从梦中回来了,巴黎似乎不可避免毁灭的命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845年海盗曾经进攻过巴黎,只是没有攻破城堡,这次噩梦再次降临。
      
丹麦入侵者在国王西格弗雷德率领下,希望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可以无需消耗自己的兵力就能掠夺到需要的物品,毕竟不论对什么人来说生存都比死亡更有价值,即使他是个维京人。况且巴黎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严冬将至,他们打算劫掠上游的几个城镇 ,那里土地富饶,存贮了大量谷物,维京人需要粮食来度过严冬。只是巴黎有几座横跨塞纳河的桥梁阻挠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当时的巴黎城堡位于河道中心的岛上,几座低矮的桥梁连接两岸,要想通过,就必须攻占城堡或者说劝说巴黎人让他们自由通过。
      
西格弗雷德派遣使者面见巴黎的约斯兰主教和奥多伯爵,奉劝他们如果要保护他的信徒就最好屈服,他对他们说:请赐予你自己和你的信徒怜悯之心,请听好,我们只是请求你们放行,绝不侵扰你们。
      
主教和伯爵回答西格弗雷德巴黎负有阻止北欧海盗前进的神圣使命,国王胖子查理已经下令要坚守城市和桥梁。约斯兰告诉西格弗雷德,君主、国王和上帝统治下的所有土地都不容侵犯,王国不能被毁灭,他们要通过坚守巴黎来自救。他接着又忧愁的询问西格弗雷德,他们将采取什么行动,是否战争无法避免?西格弗雷德回答:我从不让手中的剑做不光彩和无价值的事,但是,如果你确实无法满足我提出的要求,那我只能告诉你,我们会在破晓时分射出毒箭,一直战到夜晚,或许大家都会感到十分疲惫,但战斗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
      
第二天凌晨,法兰克军队的哨塔发现北欧人正手持弓箭、矛、投石器,高举大盾水路并进向城堡发起进攻。双方同时展开了攻势,石块在鲜艳的盾牌上撞成粉末,嘭嘭作响,如雨点般的箭穿过入侵者的盔甲,他们倒在地上呻吟、死去。攻城者用盾牌掩护靠近城墙,弓箭向城上反击,攻城槌被高大的士兵们抬着冲到城下,猛烈的撞击城墙。城上的守卫者从上面倾倒烧沸的油和燃烧的沥青,把北欧人的头发和头皮都烫熟了。他们痛苦的尖叫着跳进河里,巴黎市民把任何可以扔下的东西都向下乱掷,一只大车轮就能击倒好几个丹麦人。
      
北岸的塔楼比较低矮,丹麦人把他作为主攻方向,这里的战斗最为激烈,燃烧的油和沥青把这里变成了地域,北欧妇女们对他们死去的丈夫呼喊:你从哪里来?是从烤炉里出来的么?于是这里就被称作了烤炉。
      
战斗持续到夜晚,即使维京人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惨烈的战斗,巴黎城内有些地方被射进来的火箭引燃,火光映红了大片天空,堡垒中的巴黎市民仍然坚持抵抗,西格弗雷德意识到再继续进攻也不能立刻攻破城门,于是他决定不再把兵力浪费在攻城上,转而改用围困战术。他在桥头扎下营房,开始了漫长的围困。由于巴黎有桥梁沟通两岸,围困的效果不佳,于是他试图切断这些桥梁。
       886
1月,丹麦人从上游放下三艘燃烧的大船,让它顺水漂向通向南岸的桥梁。结果西格弗雷德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撞在石头桥墩上,徒劳的燃尽在河水里。巴黎人受到鼓舞,他们相信这是圣人的帮助。巴黎主教圣杰梅的心脏就被埋在堡垒旁边,他们相信他在守护着它们。
       2
月,春汛冲毁了一座桥梁,北欧人的分队迅速穿过,扑向上游的村镇,他们现在非常需要进行劫掠来补充给养,巴黎附近的地区已经被蹂躏的破败不堪,无法供养这些人,他们此次不仅战士数量众多,还有大批妇女随军,可见这次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掠夺,很有征服某处土地并长期定居的打算。
       886
11月,慢动作的查理终于率军抵达巴黎,双方展开了一次大战,查理的军队损失惨重,他被迫同意为维京人开放通向上游的河道,巴黎人一年的英勇抵抗化为乌有。同时查理还要支付700磅白银作为送别费,西格弗雷德也作出让步,他将在春天到来后撤退。巴黎人被激怒了,他们无法忍受自己努力被这个懦弱的家伙葬送,于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查理被废黜,奥多伯爵接替了他的王位。
      
继续战斗对新国王来说也无法承受,通过废黜国王巴黎人也部分释放了怒气,协议还是要继续执行。丹麦人春天的时候携带着大量的战利品和700磅白银撤退了,他们向海岸进发,在那里他们找到了更适于定居的地方——诺曼底。

 维京人多次进攻法兰克帝国。约911年,他们终于在塞纳河下游定居下来。一个名叫罗洛的挪威维京人是他们的领袖,虽然他手下的海盗大部分是丹麦人。
      
罗洛,挪威贵族罗格瓦尔之子。在挪威,当地人都叫他工头罗夫。之所以得到这个绰号,据说是因为他长得四肢短粗,大腹便便,举动笨拙,好像粗蠢的工头一样。他的父亲罗格瓦尔是金发王哈拉尔德最受宠爱的亲信。罗夫从年轻时就当海盗,其最大的嗜好就是抢掠。经过在国外一段时间的海盗生涯,他带着大批抢来的财物,情绪高昂地返回挪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战果。这种公开的抢劫行为,让金发王哈拉尔德非常不快。虽然哈拉尔德也是海盗出身,但他当了国王,在公开场合总要注意一些面子。因此,他不能容忍罗夫这样公开的海盗行为。于是金发王哈拉尔德下令:任何劫掠都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指令,否则将受到最严酷的惩罚。
      
但是罗夫倚仗自己父亲的权势,仍然为所欲为,毫无悔改。虽然国王对罗夫的父亲很好,但他无法容忍罗夫的行为。在一次司法会议上,他宣布像罗夫这样的海盗行为违背了法律,要将他驱逐出境。罗夫的母亲见儿子处境不妙,便向金发王苦苦求情,乞求他宽恕自己儿子的行为,但哈拉尔德始终不为所动。 
      
此时的罗夫看到自己在国王的面前已成了一个极为不受欢迎的人,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离开了挪威,加入了丹麦海盗的队伍,继续到欧洲参加抢劫活动。但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罗夫竟成了历史上诺曼底公国的创始人。
      
离开挪威之后,罗夫随着一群丹麦海盗乘船出没于苏格兰、英格兰、佛兰德和法兰西等地,到处攻城掠地,烧杀抢掠。这样在海盗队伍中混了二十多年,由于他作战勇猛又有心计,渐渐成了海盗的首领。他手下的海盗队伍发展很快,手下有好几万人,法国人叫他罗洛。 
      
此后几年之间,以罗洛为首的丹麦维京人在法国沿海的大肆抢掠让查理三世大为头疼。他调动军队抵御罗洛海盗的攻击,在夏尔特尔附近与罗洛作战。从表面上看,战争呈僵持状态,双方不分胜负。实际上,此时的加洛林王朝内部已日益削弱,查理三世无法把罗洛率领的海盗军队驱逐出法国,只能接受他们存在的现实。  
      
公元911年,新的法王昏庸者查理即查理三世与诺曼底首领罗洛双方妥协,签订《圣克莱尔协定》:将法国西北部的塞纳河口一带地区划归维京人统治,罗洛成为诺曼底公爵,罗洛的维京战士也都成为了诺曼底人;作为封臣,罗洛也发誓信仰基督教,并对法兰克国王效忠,放弃其海上骚扰行动,并负责抵抗其他北欧海盗对法兰克的侵袭。 
  此后,罗洛正式改变信仰,接受洗礼,成了法国国王属下合法的公爵。他部下的维京海盗不但成了诺曼人,而且也成了耶稣基督旗帜下的骑士,这些人按照骑士的待遇,都得到了武器和马匹。现在诺曼底一词就源于定居那里的北欧人。 
  据说,当时大约有五千名维京人和当地法兰克人融合,并接受了法国的宗教、语言、骑马作战的技艺和各种社会风俗,到1066年征服英格兰时,他们的后裔已经与法国人无异。罗洛本人也娶了一位高贵的伯爵的女儿波帕。由于基督教的宽容政策,在诺曼底定居的北欧海盗大部分与罗洛一样,都娶了法兰克妇女为妻,并且改信基督教,他们还广设教会及修道院,进行大量的宗教改革。尽管这些丹麦维京人拥护教廷,但同时也保留了当地的信仰自由传统。在政治上,他们在当地所建的政府,基本上袭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那一套制度。但在诺曼人统治下,也有许多新政,改用誓证法等,使教会机构及戒律方面益臻完善。归顺法国后,他们采纳加洛林王朝封建制度的原则,使诺曼底公国在11世纪时成为西欧封建制高度发展的国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丹麦维京人建立的诺曼底公国,英雄辈出,以其天赋的勇武精神从第二故乡诺曼底出发又掀起了一轮新的征服浪潮。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诺曼人的铁骑踏遍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兵锋直抵十字军东征的最前线——耶路撒冷。其中最重要的征服有两次:一次是1066年诺曼底大公威廉二世率军在黑斯廷斯战役打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入主英国;还有就是从11世纪初开始以奥特维尔家族为首的诺曼佣兵历经约一个世纪对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征服,最终于1130年建立起地跨墨西拿海峡诺曼西西里王国。诺曼人也积极投身于十字军东征,并在叙利亚建立起第一个十字军国家——安条克公国,一直存在到1268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