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ol.114丨升华之夜

 小得盈满在九月 2018-09-22

为艺志带大家领略古典乐的独特魅力

以及了解普世名曲的背后趣事

古典乐不是单纯的音乐家,演奏会

它是反复融合的完美规则,是原始的语言,情感的艺术




Vol.114


X


升华之夜

为艺志





升华之夜
Arnold Schoenberg


勋伯格早年时期根据德默尔抒情诗《净化之夜》所作的《升华之夜》(Verklarte Nacht)。德摩尔听了《升华之夜》后曾对勋伯格说我曾试图在你的音乐中寻找我诗中的主题,但很快就把它给忘了,这音乐使我如此着迷。


这位颇具争议的作曲家以其无调性的创作手法和其创作的十二音而闻名,但是其实勋伯格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中都有着浓厚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可以完全听出瓦格纳对他的深切影响,弦乐器的美妙将音符绘成一副完美的夜色画卷,静谧的夜,纠结的爱情,ENJOY!



______

×




月光下的人性救赎

@SCHoenberg



弦乐六重奏室内乐作品,后于1917年改编为弦乐合奏曲。虽在当时颇有争议,认为带有强烈的瓦格纳风格,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音乐革命者,将瓦格纳的伴音和弦与勃拉姆斯室内乐作品中精致结构及淋漓尽致的动机合二为一,使这两位生前水火不相容的作曲家,于死后将智慧深深凝集在了《升华之夜》。


乐曲始于于两人行走月夜下的森林主题,犹如诗中对话般,在壮丽而又稠密的动机笼罩之下展开,呈现了一出清晰明朗的夜色。按音乐表情标记,可分为5个乐段(庄板、十分渐慢地、沉重有力的、柔板、柔板),这正好和德默尔的五节诗相对应,分别描绘五个场景。




第一部分用一个停留记号搁开,音符贯穿描绘出了一幅清朗静谧的夜晚,弦乐器特有的美妙如月光般洒满了夜晚的森林。


第二主题紧接着以降b小调开始,正合适描述女人的不幸与孤独,经过向男人承认自己的不幸遭遇,发展成为戏剧性的情感爆发。勋伯格使用对位的复调手法描绘两人不停顿的行走和闪烁其辞的对话,让人感到清晰明了和精炼。最终,女人屈从于母性的本能,怀上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的孩子。她甚至认为自己因履行了做母亲的义务而值得称颂和被赐福。




第三部分则以E大调展开,借用先前素材中出现过的主题做进一步阐释,然后采用音乐开始时的主要动机,并以发展的变奏风格进行。


第四部分,鲜明的D大调,博爱而高尚的男人的对白。弱音与和声在新的音响效果中尽现了月色的美丽。乐曲重新回到两人行走森林的动机。




第五部分回归主题,象是微风中林间微弱的响声,用pp的琵音(ARPEGGIO)将全曲结束部分画出最动人的一笔,寂静明亮而感人肺腑。


即便在今天,我们仍可在这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气息的《升华之夜》中,感受似曾相识的情绪和色彩,感受经久不衰的完美声响世界。



______

×




革命者还是票房毒药

@SCHoenberg



阿诺德·勋柏格(Aunold Schonberg,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与其门生威柏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从来没有这样一位作曲家,终其一生的成就,完美概括就是“他有能力让全世界的音乐厅都空荡荡”。


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今天所介绍给大家的《升华之夜》便是其中代表,瓦格纳的半音与勃拉姆斯室内乐中的精致结构被其完美结合,尔后勋伯格的作品逐渐倾向于无调性,他要打破古典乐自诞生以来的便统治欧洲的调性传统,他甚至得意洋洋的为自己贴上“被迫成为革新者的保守者”。




勋伯格真的算是“臭名远扬”,他的无调性主张当然惹怒了一大批乐评人和音乐家,在他的第二首弦乐四重奏首演时,女高音玛丽·古特海尔-肖德(Marie Gutheil-Schoder)唱出第一句无调性音乐,一位著名乐评人跳起来大叫:“停!够了!”另一个叫道:“闭嘴,让他们继续演!”第二场演出票上印着一行提示:请保持安静,在音乐结束前请勿发表个人意见。


二十年代勋伯格创造了十二音体系。他说,12音应该平等,应该由作曲家决定如何组合,形成何种“序列”。一个音符与下一个音符之间的和声关系不是为了取悦听众的耳朵,而应由作曲家决定是否适合作品风格。




他认为古典的意念,古典的形式与古典音乐的基础——大小调体系都是过时的东西,在调性限制的范围内是不可能写出好乐曲来的,因此他抛弃了音乐的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


无论如何,勋伯格还是在古典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被称为票房毒药,他却不乏有着众多依然功成名就艺术家们的支持,卓别林和格什温便是勋伯格的粉丝,这位奇特的艺术家有非常多值得讲述令乐迷细细琢磨的趣事,他的作品也非常值得深究,篇幅有限,我们以后再叙。


______

×


ITS A BEAUTIFUL NIGH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