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数音乐史上伟大的“革命和弦”

 月亮花829 2018-12-28

       各行各业的改朝换代都是需要革命的:从街边的公用电话到今天新上市的iPhone X、从十年前的普通火车到现在的高铁......当然,音乐也不例外。


       从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主义到我们现在的音乐,每个时期都有新的风格、作品体裁和作曲技术出现; 但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叶这短短的五六十年里,音乐创作的手法(复杂,玩花样)、评判标准(一般人还弄不懂)、美学观念(一般人觉得好怪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在这之前任何时期都不可比拟的。


       下面要介绍的5个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和弦,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和最老的相差仅53岁:

       

1.特里斯坦和弦 (Tristan Chord)


     此和弦是瓦格纳最著名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中频繁使用的一个和弦。它第一次出现在其前奏曲中第二小节的第一拍上(箭头所指和弦),随后多次模进:




       特里斯坦和弦是由F, B, #D, #G构成的半减七和弦,为属和弦的预备和弦,也被称之为“法国增六和弦 (French Augmented Sixth Chord)”。此和弦之所以名为“法国”是因为其中的音都包含在一个全音音阶中,让人联想到法国19世纪的印象派音乐。特里斯坦和弦(法国六和弦)的和声功可被分析为降五音的重属三四和弦,即?5DD43


       从音响效果上而言,以高声部做半音向上级进,其他三声部做相反方向级进的法国增六和弦代表一种张力和渴望。随后这一短小的动机经过多次模进,体现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是作曲家对于特里斯坦内在欲望的极致刻画。


       特里斯坦和弦撼动了调性音乐的体系,为随之而来的20世纪多元化和声展开了无限的想象。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瓦格纳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生于德国莱比锡,以其歌剧创作闻名于世。不同于其他的歌剧作曲家,瓦格纳不但作曲,还自己编写歌剧剧本。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1849年起,瓦格纳极力推崇一种新的歌剧观念,即称为“音乐剧“。在这种剧作中,各个音乐、诗歌和戏剧元素都被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整体艺术”。瓦格纳创造了一种新的作曲风格,使得管弦乐队与歌手的地位同样重要。之后的剧作中,管弦乐队的地位体现在表达主导动机以及具体的人物、地点、情节元素。这些元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了戏剧的进展。


       瓦格纳后期的作品以其复杂的音乐织度、丰富的和声及配器法著称。他在音乐语言上的一些进展,例如极度的半音体系以及快速变换的调性,也影响古典音乐的发展。他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音乐的开端。1883年瓦格纳去世于威尼斯。



2. 神秘和弦


       神秘和弦是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在其后期创作中大量运用多种四度(纯四度、增四度、减四度)音程纵向叠置所构成的和弦。斯克里亚宾从小接受传统德奥音乐体系教育,在继承前人的同时不断的打破传统规则,尝试新的可能。他把西方音乐史上传统的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改为了不协和的四度(混合)结构,由于音程结构的改变,和声的语言和音响效果也焕然一新。


       在第五交响乐《普罗米修斯-火之诗》中斯克里亚宾大量的使用神秘和弦,因此这个六个不规则四度叠置的和弦又被成为普罗米修斯和弦。


       他把西方音乐史上传统的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改为了不协和的四度(混合)结构,由于音程结构的改变,和声的语言和音响效果也焕然一新。


以C音上构成的神秘和弦及其两个转位


斯克里亚宾第五钢琴奏鸣曲中的神秘和弦



布列兹指挥斯克里亚宾第五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火之诗》


斯克里亚宾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кря?бин)1872年生于莫斯科。他既是神秘主义者,也是无调性音乐的先驱,部分作品对二十世纪的欧洲音乐有过重大的影响。


       斯克里亚宾的作品以新的方式继承了俄罗斯古典传统。他的作品充满了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及乐观向上的刚毅精神,旋律宽广,情感激昂,结构宏伟而精致,爱用庞大的管弦乐编制,音响既浑厚而又细腻,力度对比强烈。其钢琴作品,广泛地运用了钢琴的技巧和表现力,音乐形象鲜明,充满热情,紧张的节奏与尖硬的和声时常出现,他大量运用复杂和弦,强调和声的紧张度和不协和,表现作家内心感受到的尖锐的、不可缓解的冲突。(节选自百度百科)


       忧郁症困扰了斯克里亚宾一生,最终他于1915年在莫斯科去世。



3. 勋伯格四度和弦


       作为20世纪现代音乐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十二音体系”的创始人勋伯格,今天不谈他无调性音乐的成果,而是他“有调性”弦乐四重奏中的一个和弦。


       和前文中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类似,勋伯格的这个和弦也是以不规则四度叠置的:



      这个七个音组成的和弦出自勋伯格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作品创作于1904-05年,属于作曲家的早期作品。按照作品创作年份,甚至早于斯科里亚宾的”神秘和弦”。当时勋伯格的整体音乐语言还是基于晚期浪漫派有调性音乐,但在下面这个片段已经能看出作曲家对于新的和声语言的探索:三个音的动机纵向组成的短小的卡农模仿造成了多个不协和音的碰撞,已经显现出几年后无调性音乐的苗头。


《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四度和弦片段,上图为把这些音从低到高排列


勋伯格《第一弦乐四重奏》,Zemlinsky Quartet演奏

勋伯格


       西方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生于维也纳,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


       勋伯格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他与其最重要的两大弟子威伯恩和贝尔格开创了第二维也纳乐派、编写《和声学》(1911)、提出《十二音列理论》(1923),深远地影响了二十世纪音乐的后续发展。


       起初,勋伯格受19世纪末德奥浪漫派作曲家的影响。1901年他来到柏林,执教于斯顿音乐学院。后来又回到了维也纳,于1910年担任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勋伯格参加了奥地利军队,战后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任教。从此他的音乐风格慢慢由浪漫晚期的复杂调性转为无调性音乐。在无调性音乐时期维持大约十五年后于1923年,勋伯格正式提出十二音列理论,进入创作的十二音列时期。


       勋伯格晚年的作品音响极不协和,旋律零七八碎,配器古怪,音乐也不再追求泛指意义的真与美,而是用在当时看来及其抽象的手法来表现他复杂的情感。1936年勋伯格和海菲茨同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教,他曾把新作《小提琴协奏曲》乐谱送给海菲茨征求意见。海菲茨在上面写道:“演奏这首曲子的小提琴家需要有六个手指”。据说首演之夜在费城,许多听众离席而去。


      自1933年起勋伯格长居美国,1941年取得国籍直至1951年逝世于洛杉矶。



4. 彼得鲁什卡和弦


       斯特拉文斯基把C大调(无调号)与升F 大调(五个升号)的主和弦互相叠置,产生的音效极为尖锐。想比前面的特里斯坦和神秘和弦,这个和弦意义更为重大,标志着从巴赫到拉赫玛尼诺夫以来用传统大小调思维来创作的模式被完全打破。


彼得鲁什卡和弦,钢琴上的黑键和白键三和弦一起发声产生不协和的效果。


在乐曲中由两支单簧管演奏的“彼得鲁什卡和弦”


       推荐阅读和视频:震惊,能唱准“彼得鲁什卡和弦”的猫咪!



5. 春之祭和弦


       如果说《彼得鲁士卡》还存在着晚期浪漫主义的影子,那么《春之祭》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音乐革命。


       比世界第一次大战还早一年,1913年5月29日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春之祭》的首演引起音乐史上最大的骚乱:由于这首作品无论在织体、节奏还是和声等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和之前经典大师们的音乐切断了联系,激烈的音响让人无法接受。在那个著名的夜晚,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的口哨、嘘声和议论声不断。在乐曲开头,音乐泰斗圣-桑拂袖而去;直至乐曲后半部分导致观众大打出手并招致警察来现场维护治安。斯特拉文斯基不得不从后台窗户溜走......


       在这首作品中,除了眼花缭乱的织体和卓越的配器乐,一个由E大调主和弦+降A大调属七和弦八个音组成,被弦乐和铜管演奏的和弦在音乐史上产生了绝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效果和影响力。


       在节奏设计方面,斯特拉文斯基是等值(附加)节奏组合的首创者。他把多种节奏加以叠置,搭配上这个“著名的和弦”,演奏出来的效果“爽”的无法形容。


       1,2,3,4,5,6,7,8,9

       1,2

       1,2,3,4,5,6

       1,2,3

       1,2,3,4

       1,2,3,4,5

       1,2,3


       上面的节奏搭配下图钢琴版春之祭和弦,还不快去琴上弹弹?



贝多芬的九和弦vs斯塔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和弦,看看有什么区别?


       刚才提到的都是《春之祭》的反对者,其实斯特拉文斯基还有不少支持者和追随者的:身在首演现场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深深佩服他的勇气,后辈普罗科菲耶夫试图仿效他的作品......


        “现代音乐”的时代终于来了!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交响乐团

斯特拉文斯基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1882年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他的创作经历过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序列主义。被广泛誉为音乐界中的毕加索。


       1910年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火鸟》在巴黎首演,因此让这位28岁的作曲家一夜成名;随后1913年时《春之祭》在蒙田大街的香榭丽舍剧院首演。观众由于这部作品的彻底反传统性而极其不满,几乎在剧场内酿成一场暴动。从此斯特拉文斯基便成了与勋伯格一样当时最为激进的先锋派作曲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所有的私人财产都被没收,从此不得不为生计而工作。作品配器方面显得十分节俭(为了避免动用大乐团),以适应当时的经济状况。


       1938年,斯特拉文斯基的女儿、妻子和老母亲相继去世,再加上希特勒侵占波兰和二战的爆发,促使斯特拉文斯基前往美国谋生,定居洛杉矶,随后于1945年后成为美国公民。


       斯特拉文斯基在加入美国国籍之后,乐曲中爵士乐的风格越发浓郁;而在作曲上重新开始创作大型作品。在完成了歌剧《浪子的历程》之后,斯特拉文斯基开始对序列主义产生兴趣。在1950年代初开始运用十二音体系来写作。1956年,开始运用整体序列主义。他将勋伯格及其弟子威伯恩的作曲技法加以改造,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不夸张的说,斯特拉文斯基影响了几代美国作曲家。


       1971年斯特拉文斯基于纽约去世,死后葬于威尼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1987年的格莱美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他,好莱坞星光大道上也有一颗斯特拉文斯基的星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