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都存在高下之分。在我看来,投资可粗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无知无畏。这个层次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占比达到70%以上,严格来说,他们不能算是投资者,甚至连投机者也不能算,因为即便投机也存在原则、规律可循。他们对市场没有最基本的认识,抱着进赌场的心态进行投资,到处打听消息,追逐题材,拥抱热点,高买低卖,频繁交易,最后亏钱出场,并发下“以后再不入场”的诅咒,或者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死死抱着亏损的账户等待一轮牛市“解放军”的到来。可悲的是,这些“韭菜”,有些已经在市场上待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时间,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时间而已,它留不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让人回味。 第二个层次是初窥堂奥。这个层次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占比不会超过20%,他们已然明了个股起落的内在原因,不再为各种市场杂音所扰,能够洞悉市场的情绪变化,并能对市场的整体估值作出正确判断。他们告别了高买低卖的恶习,持股的时间可以达到一年甚至数年,只要市场还没疯狂,他们就会在场。他们已经具备做大周期投资的能力,唯一需要修炼的是对个股的研究能力,以便在振荡市(平衡市)或下跌市中能够找出低估的标的,保证投资的连续性。严格来说,只有达到第二个层次的投资者才应该入场,才可能赢利。 第三个层次是随心所欲。这个层次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占比不会超过万分之一,他们目光远大,意志坚定,像入定的老僧般大彻大悟。不动,则如高山大岳;动,则如离弦之箭。他们不仅对商业模式研究透彻,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公司作出合理估值,而且深谙人性,对各种非理性癫狂了如指掌。他们视投资为人生的乐趣,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享受其中,不觉其累。 巴菲特是一个传奇,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他具有其他投资者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比如他作为伯克希尔虞-哈撒韦公司的大股东,不需要参与各种长短期的业绩排名,直接面对投资人赎回基金的压力,而可以自己掌握节奏,超长周期地持股;比如他有来自保险公司源源不断的保险浮存金,这保证他在每次市场非理性下跌的时候子弹充足,从容不迫地抄底。 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发展时间不长、制度仍不完善以及民众赌性极重的国度,死搬硬套巴菲特的那一套投资方法是不明智的,更符合国情的方式是价值投机,即以价值投资的方式买入,以投机的方式卖出。以价值投资的方式买入保证了你有足够的安全垫,即便买入时间点出现偏差,也不会有本金损失之虞;以投机的方式卖出,保证了利润的扩大,你永远无法想象市场的非理性会达到多荒谬的地步。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具体的拿捏则存乎一心。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坚守价值投资的基础,但又不违逆市场方是正道。 格雷厄姆说,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一个人,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不成熟的市场,短期获得很高的收益并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难就难在持续不断长期的赢利。而时间,则是爱因斯坦称之为“世界第八奇迹”、“威力比原子弹更大”的复利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两个板就可以超越巴菲特,你连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超越一下试试?如果你能保证连续10年,每年收益达到20%,那10万元钱将变成62万,连续20年是383万,连续20年产将是令人咋舌的2370万。永远不要把运气当成实力,否则下场会很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