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与投机的人都要学点行为金融学

 淡然3a89r15snv 2023-03-23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1

在行为金融学者的眼中,大部分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四个观点。过分高估自己、急于回避损失、遗憾心理和从众心理,这种心理状态普遍存在。所以自我认知和自我情绪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人在情绪失控时,往往无法依据理性进行决策,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我发现,凡是一个情绪比较浮躁的人,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每个行业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比较理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所以了解自我并努力管理情绪,是成为期货寿星的必然一程。

在期货市场里,正是以上所说的认知偏差、选择偏好影响了投资决策,这些决策的叠加就产生了定价的偏差,然后市场又通过反馈机制再一次影响到投资者的心理,如此循环。研究行为金融学就是要在充分明了的基础上反其道行之,通过研究无效率的资产定价,还原出投资者的认识、情绪与意志,并剖析这些异常背后的缘由,从而发现隐蔽的交易机会。

行为金融学把理性交易者称为套利者,而把非理性交易者称为噪声交易者,并认为前者会很迅速消除后者引起的价格偏离。同时,行为金融学也明确地指出,即使当一种资产被广泛地误价时,对它的纠正也可能有很大的风险,或者说成本极高。非理性交易者是市场的润滑剂,他们让市场得以光滑地运行,但他们发出的噪音也让市场变得不完美,不过,市场这东西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完美。

行为金融学经过90年代的迅猛发展,大有取代标准金融学之势。行为金融学不只是学院派理论,他们的理念在实际操盘中也常常可以派上用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行为金融学大师 Richard Thaler就是一位既有理论也有实操能力的人,他的公司在大盘涨幅仅为16.1%的环境下,年报酬率也达到了31.5%,颇令人瞩目。同时,国内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在其业务中使用行为金融学成果,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行为金融学的应用研究领域,国内一些分析软件提供商起到了主导作用他们把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理念用于揭示市场事实、发现市场规律并建立操作模型,至于这些软件商的名字,我就不提了,以免大家认为我和他们是一伙的。

文章图片2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正方兴未艾,这是因为中国的证券期货市场是尚未成熟的市场,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度投机,原因就是中小投资者有着太多的非理性行为,而这正是行为金融学致力解决的问题。我国目前机构投资较少,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占绝大部分,他们的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短期态势,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操盘不专业,中小投资者常常以弱势的姿态出现,其行为的非理性导致了市场的严重不稳定。在这种环境下,行为金融学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优秀的操盘手应及时收集与处理信息,同时应当了解自己和其他投资者在此时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以避免心理因索造成失误。例如,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可能会对市场中的信息反应迟缓,此时,操盘手对于投资者的心理、对于市场延迟反应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以及价格变动的趋势和持续时间必须有深刻地了解和准确把握,才能在合适时机买人和卖出,这就是大众心理在投资操盘中的应用,也是操盘手把握时机能力的具体体现。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造成的行为偏差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偏离,而若能合理利用这一偏差,就能形成一套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的投资策略,近年来,美国的共同基金中已经大量出现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基金,业绩已崭露头角。

参与投机市场的人都应该学点行为金融学,事实上有不少人早已读过有关著作了,大家对其中的批判性例子都还有深刻的印象,但是世间万事都是知易行难,学了这些以后,能够不在投资中犯书中提到过的错误的人很少,我们圈子内的期货寿星们也大都经常重犯诸如此类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多学习的基础上还得多实践,还要每小时三省吾身,才能降低犯错的频率,只是降低犯错频率啊,完全杜绝错误是圣人和完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