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金融学--冷静投机

 願隨身 2018-02-06

行为金融的起源及发展

Keynes(1936)注意到投资者行为和心理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他认为,由于投资者对市场信息认知有限,资本市场上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其投资决策行为的变化将影响市场的稳定。这是因为:第一,拥有资金并从事投资的人在投资评估方面的知识不足;第二,无知的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评价这件事于别人而不是自己;第三,专业投资者主要考虑的不是对一项投资在整个生命期内可能的收益做出较长期预测,而是依靠于一般大众预测到现有评估的变动。这种决策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一是偏好短期投资,二是投资依大众心理变动而变动因此,股价并不依据股票内在价值而是投资者群体心理的产物。

借用“选美博弈”可以看出,投资者为了推测股票需求是否很大,首先必须推测其它投资者的判断,但其它投资者的判断又取决于他们对别的投资者的判断。(整个市场就像夹在一组平行镜子当中的人们,他们看到的是他们这些人,包括他自己,在两块镜子中无限的被反射,无限的自我复制着。这一道理是最近2年才真正意识到,而当笔者真正认识到时,顿时洞开一道缝隙,透出一道光.....冷静投机批注

结果,某些种类的投资取决于那些在证券交易所从事经营的人的平均预期,而不取决于实际经营企业的人的真正预期。因此,虽然专业投资者的知识及其对投资对象的评价超过一般私人投资者,但他们所考虑的不是一项投资是否值得购买,而是在市场大众心理下,三个月或一年中市场对这项投资的评价。

对应于EMH在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上存在的问题,行为金融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1、个体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特征、群体行为和非完全市场(主要指有限套保);

2、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

3、投资者的盈利策略。

其中1是2产生的原因,3之所以能获得超额回报,是因为利用了2。

目前已鉴别的许多具有潜在公理地位的心理决策属性包括:

1、决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可变的,并且常常仅形成于决策期间;

2、决策者是适应性的,决策的性质和环境影响决策过程和决策技术的选择;

3、决策者寻求满意而非最优解


一、有限理性

理性人假设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市场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都以实现预期效用最大为准则;二是风险规避;三是他们都能够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对市场未来做出无偏估计;四是没有基于情绪的判断歪曲;五是效用函数具有稳定性,理性人把全部决策建立在其效用函数的基础上,根据相对于实际财富资本的变化,计算所有可能选择的预期效用值。在考察期内,其偏好是稳定的。

Frideman据此提出了“资产价格是由理性投资者决定的”论断。这一论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正在受到越来越强有力的挑战。一方面,这一论断没有严格的推敲和论证。假定市场上有两类投资者,一类是理性人,另一类是准理性人。他们都想尽可能做出正确决策,但由于能力有限,会出现预测失误。还假设市场上有两类金融产品X和Y,它们内在价值相同,但相互之间不可转换。再假设准理性投资者认为X比Y资产价值高,而理性投资者知道两者是等值的。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如果X和Y的市场价格要达到相同,即完全由理性人决定,市场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一是准理性投资者不能太多;二是要允许无成本卖空,以便在资产价格过高时,理性投资者能通过卖空机制将资产价格打压下去;三是只允许理性投资者卖空,否则当X和Y价格相同时,准理性投资者便会卖空Y,因为他们认为X比Y价值高,市场便没有均衡;四是在某个时刻T,所有投资者必须认识到两者是等值的;五是理性投资者持有X和Y的时间必须足够长并包含T。显然,这个条件是非常难以满足的。

另一方面,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完全更改的。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更多的是根据其对结果的盈亏善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更改决策的偏离是非常普遍和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人们在许多基本领域偏离标准的决策模型,这些领域可简单分为三类:

1、个人没有遵循VNM的理性规则来评价有风险赌局。相反,在评价这些赌局时,人们不是看其最终能获得的财富水平,而是看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收益和损失,并且表现出厌恶损失,即对损失比收益更加敏感。

2、在预测不确定结果时,个人系统偏离贝叶斯规则和其它概率论公理。例如,人们常利用短期历史数据,寻找这一短期历史代表着什么样的更长期的图形模式,从而预测未来不确定事件。在关注这种代表性时,他们常常没有充分注意到近期历史可能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他们构建的模型产生的。这种直觉(heuristics)在许多生活情境中非常有用,能帮助人们辨别数据中的模式,节省计算,但也许导致其严重误入歧途。

3、个人依靠框架,即问题的表达方式,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问题的框架影响决策。

因此,行为金融认为,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很难成立。现实世界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是一种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或者噪声交易者。并且,有时把这些投资者所依据的是直觉而不是贝叶期理性的信念称为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实际上反映了许多投资者的共同判断误差和市场上的总错误及偏差。它的出现增加了精确预测市场折难度。

经济行为人不可能具备完全知识,面对大量信息和瞬息万变的情况人们对信息的注意和处理具有选择性,不同经验和背景的人会对同一信息有不同解释。受价值取向、目标多元性、情绪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决策并非完全理性。实际上,人的决策大多可归于人的直觉思维能力,而这种直觉思维能力来自于人类对图式的积累和再认。这种决策无法坚持最优原则,而中能是满意原则。满意的标准取决于经济行为人的欲望水平,即决策者为自已订立的何时可以停止寻找而做出判断的标准。而且,决策者的认知因素和人格心理结构及决策情境因素,都对真实决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决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效用理论给出的理性规则。

二、有限套利(limited arbitrage)

套利是指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以有利的不同价格同时购买和出售相同的或本质上相似的资产。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存在可替代资产的假设下,如果某股票的价格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购买行为而高于基本价值聪明的投资者一旦发现这一事实,就会出售甚至卖空该股票,同时买入一个挖替代资产来规避风险。如果存在足够多的投资者,交易成本很低或没有,套利行为足够迅速而有效,套利者的相互竞争促使资产价格回落至基本价值。这样,套利者只能获得一个无风险利润。对于价值低估的证券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非理性投资者因在市场竞争中买入高估证券而放弃低估证券,不断丧失财富,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焉的不只有套利者。

可见,套利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存在挖替代资产。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价格高估的证券同时,必须买入同样或相似且价格没有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在实际中,并非每种证券都有合适的替代品。

对于许多衍生证券来说,替代品容易找到。但大多数情况下,证券并没有明显合适的替代品,所以套利者不能从总体上对股票和债券设定一个价格水平。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错误定价,套利者将无法进行无风险的对冲交易,不良替代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例如资金状况的恶化。

即使能找到完全相同的替代品,套利者也面临其它更多风险。如来自再次卖出股票价格的不可预知性,或者价格偏差在消失前会继续偏离下去。如果套利者试图利用的错误定价在短期内恶化出现损失,投资者就会断定他是无能的而撤走资金。出现这种情况,套利者只好被迫过早平仓。如果债权人根据较差的短期收益索要债务,就会再次引发过早清偿行为。对这些过早清偿头寸的害怕使他在利用错误定价时较不积极。这种风险被称为噪声交易者风险。从表面看近乎完美的套利,实质上却风险重重,所以作用也有限。

如果套利者和噪声交易者在同一方向上进行交易,就会恶化错误定价,而不是纠正它们。在存在正反馈交易者的经济中,如果噪声交易者把价格抬到基本价值以上,套利者就不会卖出或卖空资产。相反,他会买入。因为较早的价格上升将在下期吸引更多反馈交易者,导致价格进一步上升。这样套利者可以获利。

另外,卖空限制对套利也有很大影响。最简单的卖空限制是借入股票的费用,有时套利者无论以何种价格都找不到要借的股票。除了费用外,还可能存在法律限制。

因此实际套利是有限的、有风险的。有限套利有助于解释价格为什么并不必然对信息产生适度反应,价格对需求的不知情变化里包含的对非信息的反应。它也能解释在受到噪声交易者干扰时,市场为什么是无效的,但未能告诉无效采取的确切形式。

行为金融的这两个假设是必要的,有助于精确预测证券价格和收益行为。如果没有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有效价格没有被干扰,价格就不会偏离有效性。如果套利是无限制的,套利者既确信新信息能迅速正确吸收到价格中,又会利用需求不知情的变化,即使许多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市场仍然是有效的。只有这两个假设同时成立,市场才不是有效的。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之二

行为金融学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

金融市场上,参与者常常要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庞大的信息流、复杂的情形及交易压力下,迅速做出判断与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通常采取直觉方式,先把复杂情形简化到自己可以处理的水平,然后尽可能快地加工信息,形成判断做出决策。

直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是进行信息加工的规则或策略。人们认识事物时,通常先采用试错法,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普遍规则。试错法常常导致人们利用经验规则(rules of thumb)进行推断。这些经验规则被称为直觉。直觉帮助人们迅速找到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最优,可能接近于正确答案,便也可能出现一些系统性的偏差,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偏离目标。

直觉通常使用在以下情境中:

1、人们被大量信息所淹没,没有时间加工全部信息,因为人们同时能吸收的信息不多于七条;

2、问题不是很重要;

3、人们没有解决特殊问题的先前经验。

金融市场中特别是短期交易者常常遇到这些情境,往往使用直觉处理问题。

人们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直觉。有意识使用直觉的人通常知道它所具有的内在风险,结果不可靠。

无意识使用直觉的结果缺乏透明性,可能因意外歪曲感知和吸收信息而产生风险。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直觉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随着经验知识的增加最初的无意识过程逐渐变得明显,直到几乎能有意识地察觉到。只有认识到易受直觉影响的人,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信息感知和吸引中的歪曲因素,做出理性决策。

下面的解释是建立在无意识直觉的基础上的。


减少复杂性的直觉及其偏差

一、简化事实及其偏差

在评估信息时,将某些数字简化成方便易用易记的数字,或者假定细微差异不明显而忽略掉了,这增加了非理性决策的风险。比如,在A(50,1)与B(101,0.49)之间进行选择。判断者可能把B简化为(100,0.50)这样一个替代品然后责骂A比较。结果就会认为两者没有差异。但实际上,A优于B。

(X,P)表示以P的概率得到X

二、易得性及其偏差

易得性反映的是人们依靠容易得到的信息而非全部信息进行判断。根据易得信息的属性,可分为实际易得性和认知易得性(cognitive availability)。前者涉及的是容易获得和利用的实际信息。后者涉及的是依靠回忆(recollection),即能想起有关事件的情况。

现代金融理论假设所有信息均不需任何获取成本,同时被市场所有参与者获知,并且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加工时滞、信息解释差异等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不同参与者的信息渠道、接近信息源的程度时间精力记忆能力和知识结构等都不同,并非都同样容易获得所有信息。如有关某公司的资料,内部人更易获得。即使公开信息,每个人的获得程度也不相同。因此人们在判断时只能利用一部分信息。并且,人们更常使用容易得到的信息,这种情形大多出现在意识水平上。

大多数人的判断依靠回忆,即认识易得性。回忆涉及的大多是潜意识里被激活了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根据想起、想象的事例或发生情况的舒适程度来评估事件的概率。如果对某个事件可以得到的例子越多,决策者认为其发生的概率就越高。

受一些因素影响,依赖易得性会造成预测偏差。

1、 由事例易得性引起的偏差

当根据某类事例的易得性判断该事件的多少时,容易获得事例的事件好像比同等频率的不易获取事例的事件要多得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不熟悉的信息相比,一般是熟悉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中撮出来,被认为是更真实或合适的。除了熟悉之处,其它因素,如事件的新近性、显著性、生动性也影响事例的易得性。

2、 由搜索方式不同引起的偏差

3、 可想象性引起的偏差

有时,人们并没有某些类型事件的事例,便能按照一定规则把这些事例想象出来,评价该类事件出现的频。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根据构建恰当事例的舒适程度来评估概率或频率,但构造事例的舒适程度并不总是反映它们的实际频率,这样就易出偏差。例如,人们通过想象冒险不能对付的意外情况,评估其中的风险。虽然想象不能反映其实际可能性,但如果能生动描绘其中的许多困难,冒险就好像非常危险。相反,如果某种可能风险难以想象或者不能想起,风险就可能被低估了。

4、 幻觉相关

幻觉相关涉及的是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频率判断中的偏差。幻觉相关效应对矛盾的数据有极强的抵抗力,甚至当症状和诊断之间的关联实际上为负时,也会继续存在。因此,它会阻止人们探究实际存在的关系。

5、 由情感相似性导致的偏差

事件发生时所伴随的情感相似性会导致高估事件发生的概率,对实际经历的记忆都伴有当时的情绪。与特定状态相连的回忆在相似状态下较易获取。

6、 由媒体报道引起的偏差


三、忽略信息的其它机制及其偏差

人脑吸收信息的能力有限,同时人们还常常不希望感知每件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过度关注某一利空,或对某利好选择性忽略的原因.....冷静投机批注)

1、 选择性感知

指当信息不符合需要,或得到的信息与预期的不符时,人们倾向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它。在纸牌中夹有几张怪牌,如红色的黑桃或黑色的红桃,被试很难立即分辨出这些怪牌。大多数人把黑色红桃三看做正常的,或当作黑桃三。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无意识地把纸牌特征变换为匹配形状,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则把颜色变换成黑色。可见,对观察结果的强烈预期导致错误的感知。


2、 对比效应

人们不能感知那些不能与背景区分开的刺激,但对与背景对比明显的刺激会感受得更强烈,这就是对比效应。在明显不同的背景中出现的责骂一信息,人们的感知常常不对称。例如在白纸上用黑色写的信息就比用灰色写的更易为人们吸引。这种差异会导致感知歪曲。


3、 首因和启动效应

首因和启动效应都与信息出现顺序有关。信息出现的顺序非常重要。易得性倾向于保证最后提及的信息在人的思想中最重要,因为它最先被考虑到。但这种效应通常会被更有效的首因和启动效应所抵消。


对首因效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随着吸引信息的增加专心程度下降,对后来的信息就注意得较少。这样,当一起考虑所有信息时,给予后来信息较低的权重。另一种是第一印象一般被给予较大权重。

代表性及其偏差

一旦把情形的复杂性简化到可处理水平,就要迅速做出判断。人们在判断中常常使用的直觉有代表性、锚定、保守主义、过度自信、厌恶模糊性等。在特定环境中,它们会使判断发生歪曲。

代表性是最常见最广泛的直觉之一,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观察到的某种事物的模式与其经验中该事物的典型模式的相似程度而进行判断。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类别之间的关系。如果某一事物与其类别高度相似,其华表性就高;反之,代表性就低。

代表性常常作为人们预测的基础。在金融市场上,它最重要的应用是预测市场、挑选股票、选择基金等。在一般情况下,代表性是有效的,但有时也会产生严重偏差。因为它不受一些影响概率判断的因素影响,而且,作为比较标准的“模式”是通过过去观察、个人经验或学习获得的,可能存在某些歪曲。利用代表性判断时出现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联合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

概率论告诉我们,联合事件的概率从来不会比其中一个事件的概率更大。某个事件同属于集合A和B的概率要于或者等于只属于两者之一的概率。而人们的直觉常常违背这一结论,认为联合事件比单个事件有更高的代表性,联合事件的估计概率高于其中一个事件的概率,这种现象被称为联合谬误。

2、忽略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或基率(base rate),高估事件发生概率

忽略先验概率与贝叶斯法则相违背,一般进行判断时,并没有考虑判断对象所在总体中的比率,而是直接依据有关判断对象的描述与典型模式的对似度来估计其概率。

基率分为必然基率和偶然基率。如果一个基率表明存在一个必然因素,能解释某一特定事件更可能产生一种结果而不是另一种结果,就称之为必然基率。如果不能导致这种推断,就被称为偶然基率。必然基率比偶然基率的影响要大。

忽略基率导致轻微还是严重的判断歪曲,取决于总体的实际分布。例如一般认为,期货交易者是容易紧张和疯狂的。如果在期货经纪公司遇到容易紧张和疯狂的人,根据代表性,判断他可能是期货交易者。在这种情况下判断的歪曲是轻微的。因为在经纪公司的大多数人都是交易者,遇到一个的概率相当高。另一方面,如果上午十点在车站遇到一个易紧张和疯狂的人,他是交易者的概率就很低,因为那时几乎所有交易者都在交易。这样,根据代表性,在车站的人是交易者的估计就导致判断的严重歪曲,尽管他有代表性交易者的牲,却很可能从事其它职业。

3、对样本大小不敏感

按照大数定律(law of large numbers),大样本随机变量独立观察值均值的概率分布集中在随机变量的预期值附近,并且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加,样本均值的方差逐渐趋于零。当样本规模接近于总体时,样本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将渐近于总体概率。然而,一般情况下,人们误认为大数定律既能适用于大样本也能应用于小样本,样本大小对概率判断的影响不敏感。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相似性不依赖于样本大小,小样本和大样本有同样的代表性,小样本的均值与大样本的均值有近似相同听概率分布,小样本均值也有一个集中在随机变量预期值的分布。这种小样本反映总体性质的现象被称为小数定律。比如,抛6次硬币出现3正3反,就与抛1000次出现500次正和500次反一样有代表性。这显然与概率知识相矛盾。即使在问题形成时强调了样本大小,被试仍对它不敏感。抽样理论告诉我们,小样本比大样本更易偏离50%。

对样本大小不敏感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最初若不知道数据产生过程,容易根据很少的数据进行迅速推断。例如,在连续三次的预测中,某个分析师的预测全部正确,另一个全部错了。客户对未来善的估计是建立在过去观察结果的基础上的,他们会相信三次预测对的分析师是有才能的,因为连续三次成功不是差或平庸分析师的代表性特征。因此认为第一个分析师的下个预测正确的概率较高(高估概率)。换句话说,客户认为过去形成的思考模式在将来继续有效。实际上,这和假定第一个分析师好于第二个是一样的。这样,经验上的关系被转变成因果关系。虽然一个经验关系不排除是因果关系,但并不必然意味着是因果关系另一方面,人们在进行预测时,一般根据基于思考模式形成的经验关系做出假设,假定存在因果关系。这样,实际因果关系一般被高估了,或者在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地方觉察到了因果关系。明显高估因果关系的例子是股价与裙子的关系,即认为当裙子较短时,股份会上升。

假定的因果关系必须和实际的相比较,才能估计判断歪曲程度。一个分析师的质量是基于其通常正确的预测,因此第一个分析师可也许比第二个要好些。实际上,第二个分析师可能是个更好的分析师,但运气不好,3次预测都错了。3次观察结果不中以得出第一个分析师好于第二个的结论。另一方面,根据概率知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大群分析师中有几个总是正确的。设想一个4000名儿童通过掷硬币来预测下周价格变动的游戏,如果正面则预测价格上海,反之亦然。预测错误的退出游戏。按照概率计算,每次预测有一半人出错而退出游戏。这样,在3个月后仍有1个儿童在进行游戏,因为他总是正确的。显然我们不能说他技术好。

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若提前知道数据产生过程,小数定律会产生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效应。虽然人们知道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但在主观上对已发生的小样本事件做出了错误估计,往往夸大了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高估了未发生事件出现的概率。这导致过度推断(overinference)。例如,掷1枚硬币,连续5次正面,第6次是正面的概率有多大,正确的结果还是1/2。概率论表明,下次掷出正面和反面的机会是相同的。然后,人们认为不仅整个序例,而且序例的某一部分都可以表示整个随机过程的基本特征。有代表的思考模式是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一样多。在这种代表性模式的作用下,人们认为在连续几次正面后,不出现一次反面极不可能,应该出现反面了,于是预测第6次的结果是反面。但实际上,同一事件重复发生对随机过程并不具有代表性。而且,反面将出现的概率是1/2,如果游戏继续进行足够长的时间,反面甚至更可能出现,以与5个正面相平衡但是实际上,每次投掷都独立于以前的结果。要想公平,投掷必须无限进行下去。如果每次投掷都有支付的话,当某个参与者已没有什么可以支付时,投掷就停止了。而此时偏离可能没有被纠正,只是被缓和。与此相对应的是低估大样本对总体代表性。

赌徒谬误源自两种混淆:一是人们对随机过程的牲和如何预测这些过程的未来行为缺乏直觉理解。赌徒谬误是对回归均值的过份追求,不适当的预测会发生反转,预期反转比实际更为经常发生,导致预测的回归过度。实际上,回归均值暗含了更靠近均值,而不是为了满足均值定律,跑到均值的另一面。二是代表性。人们根据事件的代表性程度,建立其预测和概率判断。代表性的结果模式的特征是高低收益出现的次数相同。但是概率相同不等于实际出现的次数相同。

在预测时,那些追随趋势的人相信趋势将继续,那些犯赌徒谬误的人预测将支反转。两种预测都源自代表性。对前者来说,趋势继续代表了他们所感知的;对后者而言,反转也代表了其所感知的。同样的直觉,但不同的感知,导致了不责骂的预测。不同群体的感知存在系统性差异,导致预测上的系统性差异。其实,技术分析者的趋势分析也是代表性的体现。

4、对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

不敏感投资者一般坚持认为:好股票是好公司的股票,坏股票是坏公司的股票。在投资者的思想中,好公司代表成功公司,成功公司产生高利润,进而导致高收益;差公司反之。投资者避开差公司的股票,造成它们定价过低。因此代表性比风险解释收益预期好像更合理。由于描述是良好的程度不受描述本身的可靠性或它提供精确预测的程度的影响,如果人们仅根据描述的良好善进行预测,其预测对证据的可靠性和期望的预测精确性就都不敏感。

这种判断模式违背了统计理论。在统计理论中,预测的端点值和范围由可预测性决定。当不可预测时,在所有情况下预测都应相同。例如,如果公司的描述没有提供任何获得信息,所胡公司就应预测相同;如果完全可预测,预测值和实际值将一致,预测的范围等于结果范围。总的来说,可预测性越高,预测值的范围越宽。一些研究表明,在直觉预测中,被试很少或不考虑可预测性。

5、 有效性幻觉(illusion of validity)

人们是否相信自己的预测,主要依赖于代表性的程度,也就是在所选结果(如职业)与输入(如对一个人的描述)之间相互匹配的情况,而很少或不考虑限制预测精确性的因素。例如,如果对判断对象特征的描述接近于公交车售票员的刻板印象,人们就充分相信他是公交车售票员的预测。即使这种描述是不充分的或过时的,也是如此。这种在预测结果和输入信息之间良好吻合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没有根据的自信,被称为有效性幻觉。


人们相信基于某些输入的预测主要是因为输入模式的内在一致性。当输入变量高度重复或相关时,常常观察到高度一致的模式。因此,人们往往非常相信根据重复输入变量的预测。但统计学的基本结论是,给定一定有效性的输入变量,当它们是相互独立而不是重复或相关时,预测就能达到更高的精确性。因此,输入中的重叠增加了自信度,却减少了精确性。并且人们常常相信很可能不相关的预测。


6、 对回归的误解

Regression现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它表明事物发展有趋于均值的倾向。回归现象较难理解,因为人们认为预测结果应该最能代表输入信息,结果变量的值应像输入变量的值一样极端,这一看法和回归不一致。因此人们未对它形成正确的直觉认识。


第一,在许多必定出现回归的情况下,人们没有预料到会出现回归现象。例如在飞行训练中,有经验的教练注意到对练习者出色的着陆表扬后,他在下一次着陆中一般表现较差,反之亦然。教练得出结论:言语奖励是有害处的,言语惩罚是有好处的。这和已接受的心理学规则相反,也缺乏根据,因为教练不了解着陆成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存在回归均值现象。


第二,即使人们认识到回归均值,却不一定能正确运用它。例如在大牛市后,回归均值表明未来收益将更接近于历史均值,但并不是说它们将在历史均值的另一方。长期高收益之后,回归均值并不是回到均值之下;反之亦然。多数经济和金融序例是正的自相关因此在均值之上的业绩往往跟随着均值之上的业绩,回归到均值的另一方是不可能的。


第三,当人们认识到回归出现时,常常找出一些虚假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产生了许多错误认识。

行为金融学之三

行为金融学

锚定及其偏差


在预测价格变动时,大多数人最初往往是根据某个初值或参考值(锚定点)来评估信息,接着,根据进一步获得的信息或更详细的分析,逐渐将评估结果调整到真实数值。如果调整过程是充分的,就不会出现任何错误,但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无论以什么作为初值,初值都被赋予太大的权重,调整过程都是不充分的。初值总是得到不同的偏向于初值的估计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锚定。(第一印象十分麻烦,就好像下了一个锚,你走不远了。...冷静投机批注)

在金融市场上,分析师们比较保守,往往对盈利信息反应不足,常常导致预测区间设定得太窄,低估大幅波动的概率。这意味着人们更容易经常性感到意外。盈利预测上的保守意味着盈利意外一个跟随着一个,亏损意外也一个跟着一个。


一、不同初值下的锚定效应

1、随意选择初值的锚定效应

估计联合国中非洲国家所占百分比这一实验说明随机选取的数字作为锚定值,对估计有显著影响。而且,给予被试精确的报酬并没有减少这种锚定效应。显然即使初值是随机选取的,人们还是固守于无关的初始信息。

2、不完全计算结果作为初值的锚定效应

把被试分为两组,要求在5秒内估计一个算式的结果。一组是1*2…*7*8,另一组是否8*7…*2*1,结果发现第一组中位估计值为512,第二组为2250,而正确答案是40320。这说明,被试很可能进行最初几步乘法运算,就根据外推调整估计乘积后果。两种情况下,锚定值不同,估计值也不同,但因为调整不充分,都低估了结果。

3、观点或态度作为初值的锚定效应

从分析师那儿得到的外部信息也可作为锚定点。例如,得到牛市的咨询结果会导致把比较高的股价指数作为锚定点,甚至在根据自己的估计调整之后仍然很高。而且,分析师提供的答案可能也受到已设定的锚定值的影响。这最终都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许多证据表明,一旦人们形成一个观点,就会过分牢固,过于长期地坚持它。这种锚定作用的背后,至少有两种效应在起作用。第一,人们不愿意寻找与其信念相矛盾的证据。第二,即使找到了这种证据,也对它持过分怀疑的态度,甚至把与其假设相反的证据,一律误解为对实际有利的。如果人们相信了有效市场假说,即使与之相反的证据出现,人们仍会继续相信它。(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锚定点,最好反方向来重新锚定,然后比较两个锚定点的逻辑关系....冷静投机批注


4、当前情形作为初值的锚定效应

如果在估计中不能得到第三方的信息,通常把当前情形作为锚定点。例如,估计一年后某股票的价格,人们通常使用现价为锚定点,然后根据有关知识和信息进行向上或向下调整。另一方面如果对于该股未来价格,需要的是一个可能的范围,人们通常就会考虑价格能向上或向下移动多远,个别移动有多大可能作为调整过程的一部分。过分锚定现状常常导致预测范围定得太窄,低估过度移动的概率。(涨了看涨,跌了看跌。目前跌势就看未来更糟糕,目前涨势就看未来更乐观.....冷静投机批注

5、某些不现实的数据也有锚定作用

例如,假设大多数期货评论预测铜价三个月内将从18000元/吨上涨到25000元/吨。突然有人提出一个完全不同的预测值,比如说35000元/吨,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完全不现实的,因此必定从记忆中略去它。然后,如果三个后实际价格是32000元/吨,多数人实际上不会感到惊讶,因为35000元/吨仍然存在记忆中。(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有人在网络上一炮成名的原因,胡说也有说对的时候,一个不走的钟表,一天内也有准的时候....冷静投机批注

二、后验概率估计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在锚定作用下,人们对新信息调整不充分,这意味着人们靠直觉做出的后验概率的判断往往不能达到贝叶斯规则所要求的修正幅度。这种修正不足现象,被称为保守主义倾向。

Edwards实验假设有100个包,每包装有1000张扑克牌。其中装有700张黑牌和300张红牌的包有45个,装有700张红牌和300张黑牌的包有55个。被试随机抽取一个包,考虑:(1)抽出的包中包含黑牌更多的概率是多少?(2)假定从抽出的一个包中重复抽取12张牌,发现有8黑4红。此时,你是否要根据这条信息调整在(1)中估计的概率?如果需要调整,新的估计概率是多少?对(1)的常见回答是45%。多数被试对(2)的回答是45%或67%。显然,45%是包含更多黑牌的包所占的比例,67%是重复抽样抽到黑,被试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吸收新信息。他们坚持最初预测,显然对新信息反应不足。回答67%的被试注意到重复抽取的结果中2/3的牌是黑牌的事实,但与代表性直觉一致,忽略了以前的信息。实际上(2)的正确回答是96%。可见,大多数人坚持初始信念,对新信息调整不充分,反应太保守。

这个例子还说明过强调基率的情形。这好像与代表性导致对基率重视不足的结论不一致。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如果数据对基本模型具有代表性,人们就过分重视数据。但如果数据对任何显著模型都不具有代表性,人们对数据的反应就太弱,就会过分依靠以前的信息。8黑4红对任何一包都没有特别的代表性,可能导致过分依赖先验信息。

出现保守主义倾向的可能原因有:(1)理解上的差错,这是由于人们并不都很善于理解信息对判断所具有的影响和意义;(2)归并方面的差错,这是由于个人并不善于把各项信息对判断所具有的意义归并起来形成正确的判断;(3)人为现象,指人们在复杂的实验任务面前,很难准确用贝叶斯规则处理,只有简单的任务才可能较好地用贝叶斯规则去处理

三、在联合和分离事件评估中的锚定效应

有关研究都表明,人们往往高估联合事件的概率而低估分离事件的概率。这种偏差很容易被解释成锚定的影响。已知的基本事件的概率为联合事件和分离事件的估计提供了一个自然起点。从起点开始的调整一般是不充分的。这样最终的估计值仍很接近两种情况下基本事件的概率。联合事件的总概率要低于每个基本事件的概率,而分离事件的总概率要高于每个基本事件的概率。因此锚定的结果是:在联合事件上总概率被高估,在分离事件上总概率被低估。

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可能改变事件类型,产生不同的概率估计偏差。假设某地一年内严重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是0.1%,要求估计50年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正确结果是5%。但多数人低估了这个概率。0.1%的概率确定了一个锚定点,随后未能充分调整到正确数值。另一方面,如果一年内没有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是99.9%,要求估计50年内没有遇到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正确的结果是95%。但多数人估计的数值太高。这两者虽然锚定都发生了作用,但前者实际是在估计几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即分离事件的概率,因而出现低估现象。而后者实际是在估计几个事件都发生的概率,即联合事件的概率,因而出现高估现象。

在计划工作中,联合事件评估偏差尤为显著。一项工作的成功完成一般有联合事件的特征。它包括一系列事件,虽然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出现的可能性都非常大,但如果事件很多,成功的总概率相当低。高估联合事件概率的倾向导致在评估一个计划能否成功或一个项目能否及时完成时表现出毫无根据的乐观主义。相反在风险评估中,一般面对的是分离结构。如果一个复杂系统的某一基本部分受损,就会出现功能失灵,即使每一部分损坏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涉及许多部分,总体失灵的的概率就会很高。人们往往低估复杂系统失灵的概率。因此,从事件的结构可推断锚定偏差的方向。联合结构导致高估事件发生的概率,分离结构导致低估事件发生的概率。

(不要相信一个复杂的交易系统,因为它往往需要很多部分联合使用。借用美军士兵手册第18. things that must be together to work usually can^t be shipped together.必须要装配在一起才能发挥效力的武器装备通常不会一起运来。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必须是清晰简单的可以训练成本能反射的.....冷静投机批注


四、估计主观概率分布中的锚定效应

在决策分析中,往往需要有关概率分布的数据。当缺乏有充分根据的客观资料时,往往只能用主观概率来构造分布资料。这就要靠某些专家进行评估,专家需要以概率颁布的形式表达对某个数值的意见。这种分布的构造,一般是请求专家选择与其主观概率分布的某个百分数相对应的数值。这些估计出来的概率分布一般有较大的系统偏差,置信区间过窄,这反映了他们比根据被估计值的知识进行的调整更加肯定。这种偏差对有无经验者都是一样的。这种影响至少部分可归结为锚定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之四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与代表性和锚定有关的个性特征。

Mahajon将过度自信定义为一种过高估计一系列事件发生概率的行为。决策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对概率的个人评估能力,往往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也就是说,估计者自认为的概率估计准确性往往要低于其实际的准确性。人们常常对自己的预先判断很自信,但事实却相反。在研究过度自信现象时,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校准(calibration)的概念,以反映估计者对自己所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判断能力。许多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往往对自己的校准能力估计过高。

一、过度自信常见而不普遍


过度自信是常见的。它不限于普通判断或实验室实验。几乎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存在过度自信。多于2/3的小企业在四年内倒闭的观察结果表明,许多企业家高估了其成功的可能性。另外,华人比欧美人更加容易过度自信。反应出更多的情绪化过度乐观或悲观。在最提倡中庸之道的中华文化氛围下,似乎反而比欧美更容易走极端。


但过度自信不是普遍的。有关校准的研究已发现,在非常容易的项目上,过度自信消失,并常常观察到缺乏自信现象。也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后验概率估计中常常表现出保守或缺乏自信。


二、影响自信的因素


评估自信程度一般需要汇总不同类型的证据。在许多问题中,能够区分出证据的强度或极端状况,以及证据的份量或预测有效性。例如,假设一个不均匀硬币偏向正面。样本中正面的比例反映了这个假设的确证据的强度,而样本规模反映了证据的份量。如果人们对证据强度变化高度敏感而对它的可信度或预测有效性的变化不十分敏感,即强度高,份量低,就会表现出过度自信。如果强度低,份量高就会表现出缺乏自信。


虽然概率统计理论规定了强度和份量结合的规则,但大量实验表明,人们没有按照概率和统计规则将强度和份量结合在一起。在许多情况下,证据的强度往往比份量占优势,人们先集中在证据的强度方面,再根据份量进行调整,做出某种判断。这使得过度自信更为常见。但重视证据强度导致人们对控制预测有效性的其它变量,如基率真和鉴别力利用不足。由于证据份量的锚定作用,调整过程一般是不充分的。

1、样本规模与自信

研究表明被试根据小样本的直觉判断表现出过度自信心,而根据较大样本的直觉判断表现出缺乏自信。这个结果有助于解释一些明显不一致的现象。保守主义和过度自信虽由证据强度方面的相同偏向,即强度比份量占优势而产生,但样本规模不同。

2、基率与自信

许多研究表明,在具体证据出现时,人们容易忽略背景资料,这种忽略导致过度或缺乏自信。

3、辨别力与自信

当考虑两个假设中的哪个为真时,自信程度应该依赖于数据符合一个假设而不是另一个假设的程度。但对于一个给定假设,人们好象集中在证据强度上,而不管同样证据多么符合另一假设。当假设之间辨别力高时,被试非常缺乏自信。当假设之间辨别力低时,被试稍显过度自信。另外,这个观点帮助解释了人们在预测他人比预测自己时更加过度自信。

4、难度与自信

人们的自信程度随着任务难度变化而变化。对于非常容易的项目表现出轻微的缺乏自信;对困难的项目,表现出一贯的过度自信;对“不可能的”项目表现出特别显著的过度自信。这种过度自信现象可用锚定来解释。对一般的估计任务,人们对自己的校准能力都有一定自信水平。随着估计任务难度增加,便开始调整其自信水平,但由于锚定而调整不足,来不及跟着任务困难程度增加而相应降低校准能力的自信水平,因而出现了随着傻难度增加而过度自信程度也增加的倾向。

5、专业知识与自信

在一定的任务难度下,人们的专业知识高低影响其自信程度。当任务难度小,可预测性非常高时,专家一般比普通人校准得更好。但当任务难度增大,可预测性非常低时,专家比新手更加过度自信。

6、经验与自信

在投资者预测市场时,经验是影响自信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价格在历史记录附近波动时,没有经验的投资者比有长期经验的投资者预测其组合有更高的收益,更相信自己能够击败市场。经历熊市的投资者比那些没有经历的更少乐观。华乐街的策略师在预测时是过度自信的。

7、信息与自信

当信息收集达到某一点时,预测精确性就达到了最高限度,根本不会随着信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是,随着获得信息的增加,对自己决策的信心会继续稳定上升。这样,到信息收集过程结束,大多数投资者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随着信息的增多,变换答案的人数显著减少。这表明判断者常常根据最初信息牢牢地形成了一个刻板的结论,当接到新信息时,并不愿意改变其结论,后续信息好像主要是证明以前的结论而不是修改整个结论的。判断者对自己决策的肯定程度完全走出了它们实际正确的程度。这也说明自信程度逐渐增加并不表示结论精确性逐渐增加。

人们在判断中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是人们习惯于寻求证据(因果逻辑)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不习惯于从对立角度挑战自己的看法。另一个可能原因是自我归因偏差(self-attribution bias)。它是指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失败归为坏运气。重复这样做的结果将是人们误认为自己非常有才能,对自己的信任走出了其实际水平。投资者在几个季度的成功之后就会变得过度自信。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后见之明(hindsight)的偏差。它是指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容易相信自己在事件发生之前就预测到了事件的发生。如果人们认为自己预测过去比实际能预测得更好,也会相信自己预测将来比实际能预测得更好。

四、过度自信的利弊

过度自信可带来一些好处。表现出自信能增加经济生存能力。即使在业绩非常容易度量的基金管理业中,自信的基金经理更容易吸引客户。那些按照增加自身舒适的方式过滤信息的人,在理论上可能比那些总是理性地解释信息的人更加成功。这样,人们在采用直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滋长过度自信。

但过度自信具有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设定的估计值的置信区间窄而偏。98%的被试的置信区间包括真值的机会约60%,这样实际感觉到的意外比预料的更频繁。另外,人们设定的置信区间是有偏的。往往通过感知到的图表上的自然的显著趋势来简化预测;过分相信自己精确预测的能力;最好的预测不是位于最高和最低预测的中间位置。当市场已上升很多时,人们认为继续上升的空间很小,向下的空间很大,不会对大跌感到意外,其最好的预测更接近于预测上限。同理当市场下降很多时则反之。产生这种有偏置信敬意的原因是,人们的预测被锚定在图表的早期记录上。锚定效应依赖于早期记录的显著程度。对于一些发生概率很低但影响重大的事件,经历过的人一直担心它会再次发生。

第二,在估计概率时,人们的校准能力很差。研究发现,人们认为肯定发生的事件实际上只有约80%可能发生;人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实际上却有20%可能发生。

第三,与其说人们是谨慎的,不如说交易得更频繁,这导致过大的交易量。在对预期未来价格变化做出直觉判断时,投资者表现出过度自信,特别原意根据这些判断采取行动。过度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够挑选好的证券,往往选择过度积极的投资组合,导致交易次数增加。

虽然过度自信不是普遍的,但是是流行的,其程度常常很大,且难以消除。这种现象非常重要,不是因为它解释了直觉判断和概率法则之间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信心控制行动。过度自信是一种系统歪曲感知的错误来源。它使人感觉良好,做一些在其它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但得到这些益处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在诊断病人、审判结果或设计利率时过度自信,会导致不合适的结果。(很多人因为一种短期技术模式屡屡得手而产生过度自信,哪知....这个技术模式,是市场刻意营造的,特定市场趋势和环境下的特殊技术特征。因此未能从背景上洞察变动的人们,往往因这种局部模式而最终导致一波行情的利润全部回吐----批注冷静投机

行为金融学之五

厌恶模糊性

指人们不喜欢概率分布不确定的情形。人们在冒险时喜欢拿已知的几率(风险性)而非未知的几率(不确定性)做依据。厌恶模糊性的情感因素是害怕未知事件出现的未知不良后果。比如对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人们关注的是它的坍塌可能会动摇全球金融系统。上述由于直觉而产生的偏差,往往很难完全避免。这是因为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和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许多情况下必须采用直觉方法。任何东西都有利弊,直觉方法也不例外。因此,在了解上述各种直觉方法的缺点后,我们并不是消极抛弃它们,而是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首先,决策者要了解各种直觉可能产生的偏差,以便对其有所警惕。其次,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其产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偏差的幅度。


人们厌恶损失,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

厌恶损失与现实生活及实验心理学的感觉和判断理论是相符的。因为概率相同,盈利的诱惑力不能抵消对损失的厌恶程度,形如(x,0.5;-x,0.5)的对称性赌局显然没有吸引力,而且随着赌注的增加,对对称性赌局的厌恶程度也增加,即如果x>=y>=0,则人们往往选择(y,0.5;-y,0.5)而不是(x,0.5;-x,0.5)。于是有:

v(y)+ v(-y)> v(x)+ v(-x)

v(-y)- v(-x)> v(x)- v(y)

令y=0,可得v(x)<- v(-x)。若v的导数存在,令y逼近x,得v`(x)< -v`(-x),因此,损失区域的值函数要比收益区域的值函数陡峭。

实验表明,人们对中等程度的损失评价大约是同样大小收益评价的两倍。因为人们厌恶损失,选择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不一定会损失的希望。厌恶损失暗含了人们有一种为避免确定损失而愿意冒更大风险的倾向,特别是在面对难以避免的损失时,使得人们变得敢于冒险。大额损失的风险偏好行为与风险规避的传统假设是不一致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一旦被套住之后,敢于冒更大的险继续持有,最终深套。相反在踏空初期却具有非常高的风险意识,非常谨慎,以至于错失良机----批注冷静投机

期望理论保留了构成预期效用理论基础的双线性形式,但背离了理性人的传统假定,吸收了不确定条件下选择的一些经验规律,关注价值的变化而不是最终形态,使用的决策权重与确定的概率并不一致。这使它合理解释了阿莱悖论、股票溢价之谜、期权微笑、即买保险又买彩票的偏好等不少经济现象。比如,虽然值函数在收益区域的凹性一般产生风险规避,但对于小概率大收益的彩票来说,过分重视小概率占优势导致风险爱好。虽然值函数在损失区域的凸性一般导致风险爱好,但过分重视小概率导致在小概率大损失的赌局上风险规避。因此,人们偏好既买保险又买彩票。可见期望比预期效用理论更精确地描述了个人风险行为。(一方面担心小概率发生的损失提前购买保障,另一方面又期待彩票中奖这种极端小的概率发生。人性真的很有意思。很多人舍不得那几千元,不愿意为自己的座驾购买保险,相反却在彩票投注站挥金如土----批注冷静投机

风险选择的SP/A理论

Lopes提出了风险选择的两因素理论,即SP/A理论,其中S代表安全(security),P代理潜力(potential),A代表渴望水平(aspiration level)。 两因素理论使用意向因素(dispositional factor)和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解释风险选择。意向因素描述了促使人们愿意获得安全(即风险规避)或利用潜力(即风险爱好)的根本动机。情境因素描述了人们对直接需要和机会的反应。渴望水平是情境变量。这些因素有时是冲突的,有时又是一致的。因此产生了复杂的行为模式,使责骂一个人的行为中既存在风险规避,又存在风险爱好的选择。

一、安全与潜力

Lopes受风险心理学对情绪认识的启发,集中研究了恐惧和希望两种情绪。恐惧占优势的人往往把安全的需要放在优先地位,希望占优势的人往往把潜力的需要放在优先地位。对风险的容忍力反映了与恐惧相比的希望的力量。其认为风险规避和风险爱好的人在是否注意分布中的最坏或最好结果上是不同的。风险规避的人好像受安全的希望所驱使,而风险爱好的人好象受潜力的希望所驱使。前一个的动机是重视安全,后一个则是重视机会。

安全动机与彩票中最坏结果比最好结果的权重更大相对应,潜力动机则与彩票中最坏结果比最好结果的权重更小些相对应。把合适的权重应用到累积函数就能将这个过程模型化。安全-潜力因素被认为是意向变量,反映了个人对风险的反应方式。风险规避者更多地看下面,风险爱好者更多的看上面。但一方面风险爱好者有时会安全行事,风险规避者必要时会冒风险。安全动机是更常见的模式,以致经济学家认为它是每个人的模式。因为在正常的成长过程中,谨慎的标准是从父母和生活经历中获得。另一方面,风险爱好者可能追踪远期机会,等待正常情况下受压制或鼓励的运气来补偿其损失。一个人基本上由安全-潜力因素的一极所驱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另一极。对于风险规避的人来说,潜力不及安全与渴望重要;对于风险爱好的人来说,安全不及潜力和渴望重要。当较强的动机不足以决定选择时,较弱的动机就会起作用。

二、渴望水平

渴望水平作为情境变量,反映了手头的机会和环境施加的限制因素。在任何给定情况下,发挥作用的渴望水平至少能反映三种来源:第一是对希望合理或安全的事件的直接评价;第二是在选择集中其它选项直接前后关系的影响;第三是通过外部影响。如果较安全的选择产生足够能赢的机会很小或没有,较冒险的选项在概率上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渴望水平可能与安全-潜力因素相互作用。对于收益和损失来说,受安全驱使的人比受潜力驱使的人往往设定更适度的渴望水平。这种可能的相互作用必定使风险选择的独立评价复杂化。在安全-潜力与渴望之间也存在冲突,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安全与潜力之间的冲突。

在投资中,风险和收益一起变化。如果你想安全,就要在收益上付出;如果你想收益,就在担忧上付出。说安全-潜力确定了意向变量,就是说人们在避免坏结果和达到好结果之间选择其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看到自己没有选择的。比如说,在做出明显的安全决策时,一个人可能后悔失去了机会,但也很快注意到其特殊好处,如无风险彩票允许他双收其利。二是当不同情形导致了在安全或潜力的意向动机与影响渴望水平的直接需要及机会之间一致和不一致的不同模式时,就产生了冲突。

对于宏观世界安全驱使的人来说,在收益时,安全与渴望呈正相关;在损失时,安全和渴望很可能呈负相关。对于受潜力驱使的人来说,情形正好相反。在损失时,潜力与渴望水平呈正相关;在收益时,它们很可能呈负相关。

总之,两因素理论把情境驱使的渴望水平和倾向于追求安全或潜力结合起来。安全动机抓住了人们一般愿意喜欢确定事件,喜欢没有坏结果概率的赌局,这样一种特征。该理论也说明了一些人倾向于获得远期机会和其它不可能有大结果的赌局。这样,它解释了在经济意义上一个人怎么规避风险,但有时又做出风险爱好的选择。

该理论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含义是,在特殊环境下,人们仅持有两种类型证券:非常安全的和非常有风险的。

行为金融学之六

行为金融学

人类认识一些事物时,通常是依赖一个“认知模型或者认知框架”来描述某个事物。(说的通俗点,我们人类的几何学,就是把我们所观察到的物质世界的形状,抽象独立成三角,方和圆。这样我们就能识别和描述各种物体的形状。比如这个是三角圆锥体,那个近似球体。而事实上,真实的世界,和我们所抽象出来的标准几何体的组合之间,差距是很大的。比如一块鹅卵石,你说它是多少个几何形态组合的?---冷静投机批注

我们的金融学,经济学,都是根据长期观察金融和经济的运行,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或者一个统计框架,之后再使用这些模型和框架,去识别描述金融现金流或者一些经济的实际运行。那么这些特定的认知模型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加息会和股市暴跌挂钩,通胀上升挂钩,这些都是人类认知世界模式需要一个框架和概念钩子导致的。显而易见,这些框架如果充塞你的大脑,那么就叫做所知障。真实的世界比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认知框架来的更复杂多变,人类这种认识方式是非常机械的。---冷静投机批注

然而,许多金融学的认知模型框架并不是明显的,而是模糊的。当一个人难以识别一个模糊框架时,其结论一般依赖于其使用的“经验框架”。结果这就导致了实质的不同,套用经验模型来认知一种多变的模糊的实际问题时,风险就产生了。“框架依赖”---是投资者会因为情境和问题的文字陈述与表达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感受和选择。这是由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验框架,期望理论中提到的个人根据自身参考点来做决策就是框架依赖现象。框架依赖包括心理核算、认知失调、自我控制、厌恶后悔、禀赋效应等。

心理核算

人们对问题进行描述和决策的过程被称为心理核算。心理核算说明了人们如何通过合并与分离的方式来组织决策。一个重要特征是往往把单个赌局与其它部分的财富分开对待。换句话说,人们常常评价赌局,就好像它是其面对的唯一赌局一样,而不是把它与以前的赌局结合起来,看看新赌局是否值得参与。

心理核算的一般过程可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A:你花了100元买了张音乐会门票,到达门口时发现票丢了,售票处仍在出售同一价格门票,你会再买一张吗?

B:你预订了一张100元的音乐会门票,到门口时发现丢了100元钱,如果你带的钱仍然充足,你会买预订门票吗(假设订票无额外费用)?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两种情形是一样的,都是丢了100元,决定是继续买票还是回家。但经验研究表明,多数被试在情形A中决定回家,在情形B中决定买票。

听音乐会是人们的心理预期目标,

情形A中,到达音乐厅时,再买一张票则会令人觉得,达成听音乐会的心理目标,成本突然翻倍,这可能太贵了,因此许多人不愿再买票。这是用音乐会作为锚定点,来计算支付成本。

而在情形B中,听音乐会这个心理预期目标,还是听音乐会。

(持有一只股票一年的时间获利100%,实际上与每个月跑短线获利8%是等效的,但人们通常选择后者。这是同样的心理核算误区。而事实上,持有一只股票2年时间获利200%,和年收益100%也基本是等效的。但人们总是陷入这样的心理核算误区。人们认为时间成本太贵了,选择了“快速获利”的心理预期目标。---冷静投机批注)


认知失调

在几乎所有包含多种可能结果的决策之后,人们认知上都会产生冲突。这表现在人们常常会问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决策。决策的选择是否能让结果本应更好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所选择的那个决策,结果常常包含着消极的一面,人们未选择的那个决策,也经常包含着积极的一面。这与相信自己做出了最好决策的观点相矛盾。这种矛盾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冲突使人感到不愉快,所有人都试图尽可能快地解决在感知和思考之间的任何冲突因素。解决方法是使自己的认知和其它的相一致,努力寻找与决策协调的认知因素,忽略失调认知因素,把失调的认知变成协调的。

在认知协调和失调产生过程中,两种情形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凭借决策者过去累积的知识经验相接近的。二是能够被观察到的某种特定外在表相上的联系。(前者导致了想当然,后者导致了刻舟求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体会事物内在的变化,以及宏观背景环境上的联系,这是人类的人性问题,人类的心理机制必须自我突破才能带来认知协调---冷静投机批注 

摆脱失调的方法

认知失调令人不快,人们试图避免或减少失调。失调越强,越渴望减少它。消除或减少失调的方法有两种。

1、学会不断认错,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以前的决定,就可以减少失调,但须克服一些障碍,因为改变决定不仅会带来成本,也会带来心理痛苦。人们通常最不情愿的,就是承认自己无知或者错误。

2、对所有可能性的认知方向,都提前制定不同的策略和风险预案,也可以摆脱失调,避免重大损失。


行为金融学之七

行为金融学

自我控制

通过直接干预达到控制

在金融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一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来干预市场价格,因此不能施加任何控制。他们一般知道自己不能影响价格。许多国家央行的实践证明,大规模的干预最终不能阻止通货贬值。事实上,只有少数人和机构通过大量的资金和频繁交易可能达到控制市场的效果,但也只能在市场本身具备可干预条件的基础上。(这用一句俗话,叫做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冷静投机批注)

通过预测控制

预测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自我控制的感觉。理性的经济和交易图表统计分析,能够达到一定的预测命中率。不过预测毕竟是概率游戏,因此这样的自我控制,还要加上风险控制策略,才能避免出现致命结局。(过度依赖预测,导致你的期望值急速升高,会形成“幻觉”。预测需要不断和现实进行比对,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控制。---冷静投机批注)

通过知道影响因素控制

即使决策者对特定事件的发生或结果不能施加影响,但只要知道支配它的一些必然性因素,仍有助于其判断状况,大大减少无助感。这种控制形式可以应用到广泛的决策情形之中,但不同情形的控制程度不同。当一个决策者感到信息充分、有能力,决策所需的一切都已知道。就能正确计算和控制风险。如果知道决策情形在将来会重复出现,就更为有利。(这需要充分的挖掘事物内部的必然性机理,这不是通过简单实践就能达到的。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是需要大智慧的。而事实上真正的大智慧,从人类的世俗伦理上看,都不够聪明,甚至还有些迂腐,不通人情,不合世故,有点一根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懂这个道理,未必真的能做到,要舍弃小聪明你才有大智慧,这很难很难。巴菲特所树立的榜样,究竟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小聪明人人具备,大智慧凤毛麟角。---冷静投机批注)

通过总结教训进行控制

事件发生后总结教训,可以获得对未来相似情形的控制经验。如果能在事后总结出原因,就能控制未来的相似情形。在金融市场上,相同的原因一定会导致相似的结果,这对以后实际操作就是极其有用的。例如一个刚刚在大跌中有巨大损失的投资者,会尽全力研究对这种大跌的各种解释,总结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归纳,调整。那么当未来出现同样原因时,可以有效的提前动作,完全可以避免损失。

通过贬低消极后果进行控制

一些人会迅速忘记痛苦事件,或在思想上一直考虑积极的一面。这类人常常贬低消极后果。同时,他们把损失看做计划的一部分。因此,损失常常被贬低,好像是交的学费。这种控制形式的特征是最终通过改变对情形的感知,甚至是态度,导致一种虚假的满足。但实际环境和结果并没有任何变化。(这种鸵鸟心理在普通个人投资者身上很常见。正是因为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没有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才会导致他们总是在同一块石头上摔跟头,或者被同一块香蕉皮滑倒---冷静投机批注)


对行动结果的评价方式

对选择的结果是个别评价还是整体评价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决策者把所有的结果放入一个心理帐户(合并),控制不足感,就少于个别评价的情况(分离)。这表现在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持有4只股票,你如果整体评价,那就是4只股票的合计盈亏,这样你会更有控制感,而如果你将注意力放在每一只个股上,你可能会有更强烈的失控感)

在金融市场上,如果投资者只在很长时间以后评论其业绩,控制不足感就会最小。如果投资者每天都关注价格波动,核对自己股票的盈亏,就会感到风险很大,很快就会产生一种受市场摆布的心理感觉。整个人似乎都在跟随着市场价格指数变的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域。密切关注价格移动的投资者比那些以更长时间跨度的方式考虑的投资者更加回避风险,并且整体来说结果很坏。(短炒与中长线,短线是风险厌恶性的。而市场的盈利原理是,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入成正比,不愿意承担风险的叫做投机,愿意承担风险的叫做投资。这是人生态度问题,而实际上愿意承担更多风险的反而没太多风险,不愿意承担太多风险的反而更多风险。很多人从认识上就没理解,在金融市场上的财富是怎么积累起来的。付出才有回报,耕耘才有收获。中长线如同农民种地,追求短线暴富如同拔苗助长。---冷静投机批注)

控制幻觉

当控制幻觉与事件的可预测性联系起来时,就产生了过分自信,从而有系统的歪曲事实。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通常与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多少无关,而与其看待问题的角度多寡有关。当人们只有关于事件的一些表面知识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控制了该事件,这种控制就是过分自信的行为。

控制幻觉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a.人们受控制环境所驱使。b.相信一个人没有控制能力是不愉快的。c.在许多情形中,机会和技术要素共存。d.与其说幻觉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不如说在情绪调节上是有利的。

控制幻觉与代表性有关。大多数人认为控制得越多,就能赶快地对事件产生积极影响。这种思考模式容易转变为条件概率幻觉。一旦某人接连成功几次,就相信事件在自己控制之下。因此,代表性为控制幻觉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操纵市场的一些人,往往会故意重复某种量价图形模式,培养市场参与者形成一种控制幻觉。等你被惯出一个自信,认定某只票的某种重复出现的技术图形,大量的操作,你就离损失不远了。---冷静投机批注)

后见之明的控制幻觉 (马后炮的幻觉)

后见之明帮助个人构建一个对过去决策是否合理的事后法则,使其对自己的决策能力感到自豪或者感到悔恨。以后见之明看现实,比先见之明更显然。受后见之明偏见影响的人,不适当地应用当前的后见之明到过去的先见之明上,发现已发生事件比实际情况更易预知。

后见之明在两方面是有害的:一是会让人产生过份自信,因为它会助长自己误认为事情是可预测的感觉;二是投资者在价格下跌之后,易于因后见之明而责问分析师或经纪人为何未早一点建议卖出股票,这可能使对方感到痛苦,影响决策的客观性。。(马后炮的聪明人很多,这是一种幻觉。以后见之明来看现实,那么其原因和结果,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历史就是一种固定,而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如果你能让未来如同过去一样凝固固定,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了。有很多人以“后见之明”自责,通常的表述为“我当时要是...就不会...”,这样的自责是严重损害投资者身心健康的愚蠢行为,它也会障碍你更理性的看待事物---冷静投机批注)

失去控制现象

这会导致严重的挫折、不确定甚至是害怕和恐慌。无数研究表明,失去控制会对幸福感有严重的消极影响。缺乏控制的感觉产生三种影响:控制需要的下降,认识两种影响之间的关系下降,以及随着影响缺乏程度的必然增加,害怕也许变为失望。长期不能控制交易的投资者将会退出,并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停止交易。

失去控制后提交者可能有三种反应。

一是拜访好像仍能控制情形的人,如著名经济分析师。他们的预测结果在过常常是正确的。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什么。然而,如果投资者跟随他们的建议,就会感到较少受市场摆布。股价上升时,著名分析师的观点对投资者行为只有很小影响,股价下跌时反之,这时,投资者都遇到失去控制的问题。(这就是本博的大局观文章没人看,而对短期技术的预测忽悠文章却访问量很大的原因。哈哈,但我在这里要告诉各位,短期技术性分析对各位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我一直不写。真正害人的往往是表面看上去立竿见影的,比如说滥用抗生素---冷静投机批注)

二是一些投资者努力寻找有相似观点的人群,比如投资俱乐部。在人群中比较观点会产生有效性幻觉。这种幻觉有助于恢复投资者的控制感,因为他们认为这么多人不可能都错,于是不再感到孤单。(羊群心理,从众心理,需要群体认同的心理,事实上真理往往就在少数孤独者手里,享受孤独,享受寂寞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智慧的妈妈,哈哈---冷静投机批注)

三是如果投资者不能重新获得控制,就可能变得紧张。在紧张压力下的人要么变得愤怒,实施攻击,要么退却。(呵呵,网络上四处抨击,发泄不满的,一定是个失败者,这毫无疑问。)

控制不足与风险规避

大多数人不能对自己是风险规避者还是爱好者给出一个一般答案。人们接受风险的意愿基本上好象依赖于具体情形,或者更确切的说,依赖与每种情形下的控制的程度。这解释了风险爱好投资者并不必然是其它领域的冒险者。

如果风险规避是由控制不足造成的,风险规避程度的决定因素与控制不足的决定因素就相似。但控制不足并不总是必然导致风险规避。在一些情形中如买彩票中,人们臭味相投地体验失去控制的感觉,表现出爱好风险。人们喜欢令人愉快的不确定事件,这些事件给他们获得最大奖金的微弱希望。

行为金融学之八

厌恶后悔

后悔是没有做出正确决策时的“事后”情绪体验,是认识到一个人本该做得更好而感到的痛苦。它和损失相联系,但比损失的痛苦更大,是内心强迫自己对损失负责的一种挣扎。还有的看法认为后悔是人们发现因为太晚做决定而使自己丧失原来有比较好结果的痛苦。错误决策引起的失望感,无助感,纠结感,可以说错误决策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成功决策后所带来的快乐。当做错决策时,会出现后悔。不做决策时,也可能出现后悔。没有行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决策。人们感到错误决策的后果比什么也不做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一般地,在短期,后悔主要和采取行动相联系。而在长期人们最后悔的是没有做的事情。

事前有多种决策方向可供选择时,后悔最容易发生。如果事前选择余地很小,甚至别无选择,就可能不存在后悔问题。应对方法:多次等额平均买入策略减轻了厌恶损失的程度,它结合了下面三个因素:对付诱惑的好习惯;能减少损失痛苦,减缓后悔感觉。事先限定决策选择的范围和数量,可减少或消除后悔。比如严格的选股程序,一如既往的操作框架和纪律等等。(后悔是人之常情。建立一套分析决策模式和交易纪律,严格按照自己的交易模式和交易纪律来,就可以明显的降低后悔的心理,并最终战胜自己的这种情绪---冷静投机批注)



禀赋效应
是指一旦拥有某种物品,对它的评价就比未拥有前大幅提高。这种效应被无数实验所证明,也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当然,这种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人们都想在卖掉某些东西时能获利,但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买卖价差非常高,不能简单用贪婪来解释,但可借助厌恶损失加以解释。

禀赋效应反映了人们有避免失去禀赋的倾向,因而也被称为安于现状偏差,即保持事物原状的倾向。这种安于现状的倾向非常强烈,除非新的想法比旧的预示着更大的成功,采取创新方法是相对困难的。当制造商邀请顾客尝试产品或把它们分发给顾客时,就利用了禀赋效应来影响消费者。这导致许多人在试用几次商品后,尽管最初没有买它的意图,但最终还是决定购买它。因为试用几次之后的适应,导致了初始意图的变化。



从众行为

是指市场参与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与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上,它表现为投资者在观察到其它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之后,改变原先想法,追随那些被观察者的决策和行为。在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整个市场层面都会出现。从众行为具有放大效应。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如果被模仿者的行为指向市场效率优化的一面,从众行为就会强化这一指向,从而出现有效率的格局;如果指向效率下降的一面,从众行为只会加重效率的下降的扭曲。后一种情况是人们极不愿看到的。在经济学上,从众行为的原因主要可归为以下四类:一是因信息层叠引起;二是为维护自己的职业声誉而产生;三是信息溢出效应产生;四是投资者群体情绪的模仿传染而形成。(从众行为是动物的生存本能,但在金融市场中,这种本能必须加以克服,道理不需要多说。你应该有属于你自己的分析和交易程序---冷静投机批注)



偏差的纠正
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决策是以信息为依据的。越是相信自己消息灵通,就越相信自己能掌控形势。其实,信息的多少并不能代表控制的程度。即使相信自己控制了一切,也不要粗心大意。因为市场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所有参与者的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为减少决策情形的复杂性,减少它们引起的偏差,就应认识到:

1、信息易得性和选择性感知会导致忽视可能重要的信息,因此要注意信息的主要部分,不要受媒体的评论、媒体所描述的故事的生动性和感人性影响。
2、不要夸大与你观点相同的人数;遇到持不同观点的人,不要简单忽略他们的看法。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感知不同。应努力寻找不同的市场看法或者相反的视角,即使这是困难的。要敢于向你的决策提出质疑。
3、自己容易得到的信息通常他人也容易得到。越是容易获得的信息其价值越小。很多人独自坐在电视机前,就会有一种错觉,以为只有他看到了某条新闻。(大家可以观察,当有重要政府公告,诸如宣布加息的消息公布之后,论坛里,各种聊天群里,大家争先恐后的发帖提醒别人。这正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心理错觉。要知道,你看到的同时,全国几亿人都看到了。根本不需要你提醒别人。---冷静投机批注)
4、技术分析者,最容易成为选择性观察的牺牲品。图形分析需要一定的模式识别技术,因此人们感兴趣的只是寻找一定的走势形态,尤其是符合其常常预想的市场图形。当追踪趋势线时,技术分析师常常选择那些连续压制或支撑的的趋势线,而下意识地贬低甚至忽略看上去看上去对当前价格的压制或支撑,还比较远的趋势线。


要减少代表性可能产生的偏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几个连续成功的预测足以使某分析师成为明星。事实上这可能是偶然结果。因此,不要轻易信任被许多人尊崇为权威的专业人士。要收集其它不知名的分析师的观点和判断进行比较,尤其要注意不同观点。
2、要防止出现赌徒谬误。接连几次价格上升之后,它很可能继续上升。但也随时可以大幅下跌,起初在形成趋势时,常常没有人相信它。而当之后相信它的人多了之后,就容易被人利用,而反过来骗线。
3、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现象,不应将价格的正常回吐和反弹,与一些偶然特定事件联系在一起。
4、在收集和分析信息时,要避免过度自信。虽然不同来源的相似分析使预测正确的信心增加,但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依赖于相同或相似的证据,也可能是其观点已进行了相互比较和参考。如果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表达一致观点,正常情况下反而不是足够的操作理由。要克服过度自信,硬多从对立的角度来挑战自己的想法。
5、减少锚定的风险,不要依靠一个锚定值,要故意设定多个锚定值。多建立一些不同的观察视角,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分析偏差。


交易偏差的纠正
根据期望理论,大多数人在上涨过程中规避风险,却在下跌过程中爱好风险。这在市场上表现为意向效应,导致人们常常过早的卖出,或者因侥幸而没有及时止损。因此,在进行每个交易前,就应给自己框定一个价格目标和止损范围,要确信目标利润大致是准备承担风险数量的三倍,不要把止损范围定的太小,要根据市场状态,允许市场有一定范围的变动空间。

过早实现利润的表现是交易的成功率高。显然,价格在一个方向上变动3-5%更常出现。但是,交易的高成功率并不代表着高利润率,小额收益的次数再多,仍可能被一次大额损失所抵消。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投资最重要的是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投资观念,以必要的纪律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参与者不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缺乏必要的纪律及自我控制不足,再好的投资策略和预测都难以真正发挥效果。而如果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必要的纪律来回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意味着市场更加有效率。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